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山西票号协调发展的历史启示

作 者: 王杨
导 师: 孔祥毅
学 校: 山西财经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山西票号 金融协调 协调手段 现代银行业
分类号: F83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0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经济金融发展的关联度不断加深,金融稳定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溢出效应日益明显。金融行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协调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减少金融风险带来的危害,促进金融的协调稳定均衡发展。首先,本文在第一部分分四个阶段对山西票号协调发展的历程进行梳理,探索山西票号在发展过程中体现的金融、经济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问题,认为稳定健康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对山西票号的产生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环境和谐经济运行稳定时,票号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并促进经济的发展;在金融的生存环境中出现不协调因素时,在遭遇经济危机时,票号业也不能幸免于难,发展阻滞,进而又阻碍经济的发展。其次,本文在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对山西票号的微观协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协调手段的有效性:同一票号的总分号之间的协调,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资本的流动性与收益性;独特的两权分离与人力股制度,有效地协调了劳方与资方及东掌关系;各票号同业之间的相互救助,以及协调业内矛盾、规范同业经营行为的同业行会协调管理票号业的经营活动,为票号提供了协调的生存发展环境;票号与钱庄作为早期的具有不同职能的金融机构,二者相互合作,为对方带来业务和收益的增加;兼有中央银行性质的户部银行凭借其特权和优势,与票号进行不公平的竞争,对票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是银行业中的不协调因素;山西票号与清政府的密切关系为其带来了畸形短暂的繁荣,但导致票号业务的不均衡发展,是山西票号走向衰败的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在第三部分提出山西票号的协调发展的现实意义,为现代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在宏观层面上,稳定的政治环境,健康良性的经济运行,工商企业的繁荣发展,可以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创造协调的外部发展环境。对于微观金融主体,山西票号的协调发展的经验教训也是值得借鉴的,彼此之间的和谐搭配运作,金融机构之间分工明确、公平竞争,内部权、责、利的对等均衡等问题,都为现代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启示。总之,本文以山西票号的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山西票号的金融协调分析,探索金融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关性,分析金融机构采取的内部、外部的协调方式等问题,为现代银行业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启示与借鉴,以期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协调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3
1 导论  13-18
  1.1 选题背景  13-14
  1.2 文献综述  14-16
    1.2.1 金融协调理论的研究现状  14-15
    1.2.2 山西票号协调发展的研究现状  15-16
  1.3 研究思路  16-17
  1.4 创新与不足  17-18
2 山西票号协调发展的历程  18-27
  2.1 山西票号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8-20
  2.2 山西票号的大发展  20-22
  2.3 山西票号的鼎盛  22-24
  2.4 山西票号的衰落  24-27
3 山西票号协调发展的分析  27-40
  3.1 同一票号内部的协调  27-31
    3.1.1 总分号制的经营模式  27
    3.1.2 信息与资金的协调  27-28
    3.1.3 财东、大掌柜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28-31
  3.2 票号之间关系的协调  31-33
    3.2.1 票号之间善待“相与”  31
    3.2.2 同业行会协调公共事务  31-33
  3.3 票号与其它金融机构的关系  33-36
    3.3.1 票号与钱庄的互利合作  33-35
    3.3.2 户部银行与票号的不公平竞争  35-36
  3.4 票号与政府的关系  36-40
    3.4.1 票号为清政府服务  36-38
    3.4.2 清政府对票号的整顿与管理  38-40
4 山西票号协调发展的启示  40-45
  4.1 金融机构产生于经济对金融协调的需求  40
  4.2 金融机构的发展与金融的协调性相关  40-41
  4.3 银行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41-42
    4.3.1 银行业不协调的内生性  41
    4.3.2 银行业的协调促进经济的发展  41-42
  4.4 山西票号协调发展的借鉴意义  42-45
    4.4.1 总分行之间的协调  42
    4.4.2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  42-43
    4.4.3 两权分离的利与弊  43-45
5 结论  45-47
参考文献  47-49
致谢  49-5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0-51

相似论文

  1. 弱势群体金融支持研究,F832.4
  2. 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初探,F832.7
  3. 山西票号风险防范制度研究及借鉴,F832.3
  4. 山西票号与晚清河南经济,F127.9
  5. 从历史足迹看外资银行对票号的影响及启示,F832.3
  6. 山西金融地理研究,F832.7
  7. 中西方早期金融发展路径之比较,F831.9
  8.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协调性及其测度,F832.3
  9.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研究,F832.7
  10.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下的最优融资模式结构研究,F121
  11. 山西票号风险管理研究与借鉴,F832.2
  12. 山西票号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及启示,F832.2
  13. 山西票号金融稽核创新与研究,F832.9
  14. 论金融监管中的协调监管原则,D922.28
  15. 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协调发展研究,F832.3
  16. 山西票号兴衰的制度变迁分析,F832.9
  17. 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理论、实证与防范,F831.59
  18. 集团公司内区域性子公司和专业公司之间关系协调研究,F276.6
  19. 论山西票号的经营制度与经营精神,F832.9
  20. 山西票号兴衰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因素研究,F832.9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史、银行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