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红玫瑰》管窥鸳鸯蝴蝶派的流变

作 者: 林彩云
导 师: 李晓红
学 校: 厦门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红玫瑰》 赵苕狂 鸳鸯蝴蝶派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红玫瑰》创刊于1924年7月2日,终刊于1931年1月28日,共出版350期,出版历时长达七年之久,是现代通俗文学期刊中寿命最长的一份刊物,被公认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刊物,展现了通俗文学杂志的第二代风貌。作为一份大众通俗刊物,《红玫瑰》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非常流行,深受市民读者喜爱,但在接下来的时间长期遭受人们的非议与批判,并未得到国内学术界应有的客观且公正的评价。八十年代中期后,随着学术界对鸳鸯蝴蝶派及通俗文学研究的深入,这份期刊成为鸳鸯蝴蝶派研究的原始佐证史料不断被提及,但遗憾的是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专文专著尚未出现。笔者力图通过翔实的史料研究梳理与突入文本内部的感性体认,还《红玫瑰》一个更加清晰切实的历史图景,借此管窥鸳鸯蝴蝶派的流变。第一章主要介绍《红玫瑰》的创刊背景以及它的前身《红杂志》的概况,通过把握主编赵苕狂的编辑理念,并将《红玫瑰》刊物还原到历史文化语境中,以此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刊物的意义;第二章主要归纳分析了《红玫瑰》重视市民心理的编辑形式与契合商业规则的市场运作方式,透过该刊驳杂的作者群体利用丰富的文体样式参与社会公务事务的讨论,借此来分析《红玫瑰》打造都市公共空间所做出的努力;第三章,从该刊众多驳杂的文体样式中选取散文与小说作为个案进行解读,挖掘出《红玫瑰》的文学文本所呈现的滑稽妙趣的市井内容、贴近时代的文学立场以及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归纳出《红玫瑰》的文学价值;结语,通过考察《红玫瑰》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学场中的位置,以期确认它在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4
第一章 《红玫瑰》概述  14-25
  第一节 《红玫瑰》的创刊背景  14-17
  第二节 《红玫瑰》的前身——《红杂志》  17-20
  第三节 主编赵苕狂及其编辑理念  20-25
第二章 作为大众通俗期刊的《红玫瑰》  25-41
  第一节 重视市民心理的编辑形式  25-32
  第二节 契合商业规则的市场运作  32-37
  第三节 打造都市公共空间的努力  37-41
第三章 兼顾时代与大众的办刊宗旨  41-53
  第一节 滑稽妙趣的市井生活  41-46
  第二节 贴近时代的文学立场  46-49
  第三节 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  49-53
结语:《红玫瑰》的历史地位  53-55
参考文献  55-57
后记  57

相似论文

  1. 日本砚友社与中国鸳鸯蝴蝶派叙述主题之比较,I106.4
  2. 鸳鸯蝴蝶派《福尔摩斯探案集》浪漫化翻译研究,I046
  3. 现代传媒视野下的鸳鸯蝴蝶派,I207.42
  4. 《礼拜六》前百期言情小说研究,I207.42
  5. 被遮蔽的另类现代性,I207.42
  6. 论鸳鸯蝴蝶派与砚友社,I106
  7. “俗”与“雅”的博弈,I207.42
  8. 鸳鸯蝴蝶派评价史研究,I206.6
  9. 新文学与鸳鸯蝴蝶派的场域占位斗争考察(1896-1949),I206.6
  10. “鸳鸯蝴蝶派”之再考察:1920年代上海文人交游网络,I206.6
  11. 人性的觉醒与局限,I206.6
  12. 《月月小说》研究,I207.42
  13. 《礼拜六》杂志编辑思想评析,G239.29
  14. 二十世纪初中国大众文化论争的反思,I206.6
  15. 鸳鸯蝴蝶派的审美意识,I206.6
  16. 张恨水小说的市民文学特征,I207.42
  17. 自我的冲突——《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佟振保形象的心理学分析,I207.42
  18. 近现代旧体言情小说三次勃兴探微,I207.42
  19. 民国名刊《红杂志》、《红玫瑰》研究,I206.6
  20. 平民的狂欢,I207.4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