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脑缺血后髓鞘碱性蛋白变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作 者: 刘刚
导 师: 赵合庆;陈应柱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神经病学
关键词: 脑缺血 髓鞘碱性蛋白 海马 胼胝体 髓鞘染色 RT-PCR 急性脑梗死(ACI) 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 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 髓鞘碱性蛋白(MBP)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相关系数
分类号: R7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脑缺血髓鞘碱性蛋白变化的基础研究目的观察大鼠缺血脑组织髓鞘、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2d、4d、7d、14d和28d五个时间点及假手术组。用髓鞘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胼胝体区髓鞘改变;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BP蛋白表达变化;RT-PCR法观察海马组织MBPmRNA表达;ELISA法观察海马组织MBP含量的变化。结果(1) HE染色可见缺血后胼胝体白质疏松、空泡形成、胶质细胞深染、间质水肿。(2)假手术组大鼠胼胝体髓鞘染色呈条索状、髓鞘纤维排列致密;脑缺血后胼胝体髓鞘疏松、空泡形成。脑缺血后7d、14d和28d时大鼠胼胝体髓鞘灰度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3)透射电镜下假手术组髓鞘螺旋包绕轴索,板层排列致密、均匀且连续;缺血后髓鞘扭曲变形、染色变浅、少突胶质细胞数目减少、胞质内细胞器减少、线粒体肿胀、峪消失。(4)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后2d、4d胼胝体MBP阳性纤维显著降低(P<0.05)。(5)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缺血后2d大鼠海马组织MBPmRNA表达水平即已降低,但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至7d时显著降低(P<0.05),14d时持续降低(P<0.01)并持续至28d时达到高峰(P<0.01)。脑缺血后7d、14d和28d有显著差异。(6)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脑缺血后2dMBP含量即有降低(P<0.05),4d时达到高峰(P<0.01),以后又缓慢升高,第7d时仍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到第14d时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结论(1)脑缺血后胼胝体、海马出现髓鞘和MBP改变,以缺血后7d最为显著。(2)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MBPmRNA表达逐渐降低,呈现时间依赖性。第二部分临床研究一、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分型的特点和预后研究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的构成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164例ACI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按照TOAST标准分为5大亚型、OCSP标准分为4大亚型,分析不同亚型与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本组TOAST各亚型构成比:小动脉闭塞型(SAO)42.7%、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17%、心源性栓塞型(CE)15.9%、其他病因型(SDE)3.7%、不明原因型(SUE)20.7% ; OCSP各亚型构成比:完全前循环(TACI)13.4%、部分前循环(PACI)30.5%、后循环(POCI)19.5%、腔隙性梗死(LACI)36.6%。TOAST五个亚型中,CE和LAA型预后最差(预后不良比例分别为65.4%、57.1%),其次为SUE型(17.6%),SAO预后最好(0)。与SAO比较,CE和LAA预后不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83)。OCSP四个亚型中,TACI型预后最差(90.9%),其次为POCI (28.1%)和PACI型(24%),LACI型预后最好(0)。与LACI比较,TACI、PACI和POCI预后不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83)。结论ACI患者NIHSS评分随TOAST、OCSP不同亚型而变化。TOAST分型和OCSP分型可作为ACI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二、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变化的研究目的观察不同类型ACI患者血清M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探讨MBP与NIHSS评分、TNF-α、IL-1β的相关性。方法164例ACI患者按照TOAST标准分为5大亚型、OCSP标准分为4大亚型并行NIHSS评分,同时设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BP、TNF-α、IL-1β含量。观察不同亚型ACI患者MBP含量变化,分析MBP与NIHSS评分、TNF-α、IL-1β相关性。结果(1) TOAST分型中CE、LAA、SUE亚型患者MBP、TNF-α、IL-1β含量升高,SAO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LAA、CE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SAO比较,LAA、CE有显著性差异(P<0.01)。OCSP分型中TACI、PACI及POCI亚型患者MBP、TNF-α、IL-1β含量升高,LACI变化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TACI、PACI及POCI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LACI比较,TACI、PACI及POCI有显著性差异(P<0.01)。(2) TOAST分型LAA、SUE中血清MBP含量与相应时间段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8、0.51 )(P<0.05)。OCSP分型中TACI、PACI中血清MBP含量与相应时间段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2、0.60) (P<0.05)。(3) TOAST分型LAA、CE中血清MBP含量与相应时间段TNF-α、IL-1β含量呈正相关(r=0.64、0.56;0.62、0.52 )(P<0.05)。OCSP分型TACI、PACI中血清MBP含量与相应时间段TNF-α、IL-1β含量呈正相关(r=0.67、0.57;0.72、0.66) (P<0.05)。结论MBP含量随TOAST、OCSP亚型的不同而变化。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MBP含量在部分亚型可以作为病情评估、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可能通过间接损伤少突胶质细胞和直接损伤血脑屏障从而参与了ACI患者血清MBP的升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6
Abstract  6-12
引言  12-18
第一部分 脑缺血髓鞘碱性蛋白变化的基础研究  18-34
  材料与方法  18-23
  结果  23-27
  讨论  27-30
  结论  30-31
  参考文献  31-34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34-54
  基线资料和方法  34-37
    1. 入选标准  34
    2 临床资料  34-35
    3 分组  35
    4 分型标准  35-37
  一、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分型的特点和预后研究  37-45
    资料和方法  37
    结果  37-40
    讨论  40-42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5
  二、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45-54
    资料和方法  45-46
    结果  46-48
    讨论  48-51
    结论  51-52
    参考文献  52-54
结论  54-55
综述  55-62
  参考文献  60-6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2-63
致谢  63-64
详细摘要  64-69

相似论文

  1. 基于统计方法的核磁共振人脑图像的分割及三维数据的分析,R445.2
  2. 凡纳滨对虾性腺抑制激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S917.4
  3. 昆虫OBP CSP和sid-1基因的预测及序列分析,Q78
  4. 河南省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S852.65
  5. PRRSV的感染差异性和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研究,S858.28
  6. 小麦苗期磷胁迫诱导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和转录因子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分析,S512.1
  7. 蝴蝶兰(Phalaenopsis)脱毒快繁关键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S682.31
  8. MMP-7和溶菌酶在DSS诱导的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S858.91
  9.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及高脂饮食小鼠海马神经元内IP3、IP3R-1和Aβ表达变化的研究,R329
  10. 不同培养方法和细胞因子对小鼠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R329
  11. 硒对饮水型氟中毒大鼠海马突触体膜流动性及PSD-93的影响,R599
  12. 硒对饮水型氟中毒致脑损伤的干预分子机理研究,R599
  13. 肝脏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小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R614
  14.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 19 mRNA和MUC1 mRNA的检测意义,R737.33
  15. 经鼻给予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的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R742.1
  16. 猪FTO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其调控,S828
  17. Copula-EGARCH-核密度模型研究及应用,O211.3
  18. HCO3-、K+和HSO3-对大豆幼苗rbcL与rbcS表达及光合作用的影响,S565.1
  19. 姜黄素对运输应激状态下生长猪海马NO-NOS系统的影响,S858.28
  20.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S828
  21. 栽培大豆和滩涂野大豆及其杂交后代CLC1基因鉴定和功能的初步研究,S565.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脑血管疾病 >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