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及葡萄灰霉病拮抗菌筛选

作 者: 崔欣
导 师: 朱建兰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葡萄灰霉病 区系分析 16srDNA鉴定 抗药性 定殖
分类号: S436.6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6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葡萄灰霉病是国内外重要的葡萄病害之一,每年由此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很大。现在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但是这两种措施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对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附生拮抗菌的筛选、鉴定以及附生拮抗细菌的定殖和防治试验的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本试验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对处于幼果膨大期、着色期、成熟期的抗病品种巨峰、中抗品种红地球、感病品种京亚果穗的附生微生物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的数量随生育期及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抗感病品种间附生微生物数量差异显著。自膨大期到成熟期真菌和酵母菌数量逐渐增加;细菌数量先增加后下降,总菌数也在着色期达到最大值,而后呈下降趋势,但数量变化不大;自幼果膨大期到成熟期,细菌数量一直占优势。病果穗附生的真菌、细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均高于健果穗,果穗发病后真菌的种类减少,细菌和酵母菌的种类变化不大。2优势拮抗细菌的筛选在葡萄果穗上分离出的13种附生细菌经平板对峙试验初筛,筛选出11种对葡萄灰霉病有抑制作用的拮抗菌。将11种具有拮抗作用的附生细菌对灰霉孢子抑制试验、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及离体果的防治试验结果均表明,B5和B12菌株的抑制能力最强,是优势拮抗菌株,而B4和B6菌株的抑制能力最差,其它7种拮抗细菌的抑菌能力均在它们之间,波动不大。通过离体果的防治试验表明了先喷施拮抗菌发酵液后接种病原菌的防治效果与先接种病原菌而后喷施拮抗菌发酵液的防治效果有显著差异,这说明了拮抗菌的保护作用好于治疗作用。3优势拮抗细菌B5、B12的16srDNA的鉴定本试验采用传统分类方法即菌落大小和形态、革兰氏染色和分子生物学方法16SrDNA相结合,将拮抗菌B5、B12菌株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将测出的菌16SrDNA序列用Blast软件、Clustal(1.8)软件及Mega软件对其序列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立了菌株在细菌系统发育学上的地位。B5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B12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4拮抗菌B5、B12在葡萄果穗表面的定殖及日光温室防治试验定殖试验结果表明经抗药性标记后B5、B12菌株均能在葡萄果穗表面定殖,B5菌株定殖周期为19d,B12菌株在葡萄表面定殖周期为25d。日光温室自然发病防效试验的结果表明B5、B12菌株的防治效果均达到了50%以上,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全文目录


摘要  2-4
Summary  4-8
第一章 绪论  8-26
  引言  8-9
  1 葡萄灰霉病研究现状  9-16
    1.1 葡萄灰霉病病原学  9-10
    1.2 发病症状  10
    1.3 侵染循环及发病规律  10-11
    1.4 病原菌的致病性  11-12
    1.5 病原菌的抗药性  12-13
    1.6 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  13
    1.7 防治措施  13-16
  2 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16-22
    2.1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重要性  16-17
    2.2 生物防治的机制  17-18
    2.3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发展  18-20
    2.4 灰霉病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20-22
  3 细菌16SrDNA 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22-24
  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4-25
  5 技术路线  25-26
第二章 葡萄果穗附生微生物的区系分析  26-35
  1 材料与方法  26-28
    1.1 试验材料  26
    1.2 试验方法  26-28
  2 结果与分析  28-33
    2.1 不同品种果穗不同生育期附生微生物数量分析  28-29
    2.2 不同葡萄品种果穗附生真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29-30
    2.3 不同葡萄品种果穗附生细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30-31
    2.4 不同葡萄品种果穗附生酵母菌菌类群及微量动态分析  31-32
    2.5 病、健果穗附生微生物区系分析  32-33
  3 讨论与结论  33-35
第三章 防治葡萄灰霉病的优势拮抗细菌的确定  35-43
  1 材料与方法  35-37
    1.1 试验材料  35
    1.2 试验方法  35-37
  2 结果与分析  37-41
    2.1 葡萄灰霉病菌的分离结果  37
    2.2 13 种附生细菌对峙试验结果  37-38
    2.3 附生细菌对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试验  38-39
    2.4 附生细菌对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试验  39-40
    2.5 离体果的防治试验  40-41
  3 结论与讨论  41-43
第四章 B5、B12 菌株鉴定  43-48
  1 材料与方法  43-45
    1.1 培养性状观察  43
    1.2 染色反应  43
    1.3 16SrDNA 序列分析  43-45
  2 结果与分析  45-47
    2.1 菌体的染色反应及培养性状  45
    2.2 细菌的16srDNA 检测  45-47
  3 结论与讨论  47-48
第五章 B5、B12 菌株的定殖及日光温室防治试验  48-54
  1 材料与方法  48-50
    1.1 试验材料  48
    1.2 试验方法  48-50
  2 结果与分析  50-52
    2.1 抗药性的标记结果  50
    2.2 抗药性检测  50-51
    2.3 标记菌的抑菌活性检测  51
    2.4 B5、B12 菌株在自然条件下的定殖试验  51-52
    2.5 B5、B12 的日光温室自然发病防治试验结果  52
  3 结论与讨论  52-54
第六章 结论  54-55
参考文献  55-62
附录  62-65
  附录一  62-64
  图版一  64-65
致谢  65-66
个人简介  66-67
导师简介  67-68

相似论文

  1. 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对呋喃虫酰肼的抗性风险评估,S435.112.1
  2. 日本看麦娘对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抗性与交互抗性多抗性及其抗性治理的研究,S451.2
  3. 小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对精噁唑禾草灵抗药性的初步研究,S451.221
  4. 马铃薯甲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硫丹的抗性及其机理,S435.32
  5.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及其机理,S435.32
  6. 解磷菌K3的溶磷特性及其在不同土壤中定殖研究,S144.9
  7. 褐飞虱抗药性监测、对噻嗪酮的抗性风险评估及生化机理研究,S435.112.3
  8. 申嗪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性风险评估,S435.111
  9. Bacillus subtilis SQR9的黄瓜促生和枯萎病生防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S436.421
  10. 油菜田日本看麦娘的抗药性研究,S451.2
  11. 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5.621
  12. 小麦田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对精噁唑禾草灵抗药性的初步研究,S451.221
  13. 我国不同地理种群登革热媒介伊蚊和丹东三带喙库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R184
  14. 一株抗药用白菊枯萎病生防菌的分离与生防效应研究,S435.672
  15. 霍乱弧菌毒力基因tcpP调控基因的筛选及LysR蛋白功能的研究,R378
  16. 复混肥中缩二脲对作物毒害的临界值与缩二脲降解菌的研究,S143
  17. 西宁地区番茄内生芽孢杆菌定殖规律及促生效应的研究,S641.2
  18. 福寿螺不同地理种群抗药性及其生理生化差异研究,S433
  19. 茄科尖孢镰刀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其定殖特性的研究,S436.41
  20. 轮枝镰孢的荧光标记及其在寄主—病原菌互作中的应用,S435.131.4
  21. TAU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紫杉类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R737.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果树病虫害 > 浆果类病虫害 > 葡萄病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