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产红色素菌株的筛选、鉴定、色素提取、红色素发酵工艺及性质的研究

作 者: 刘小娟
导 师: 樊美珍;胡丰林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红色素 串珠镰刀菌 色价 性质 发酵
分类号: TS26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1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食品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毒理学和分析技术发展证实,许多合成色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因而被限制使用。天然色素则以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而收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一株产红色素菌株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菌株溶解性好,色价高,性质稳定,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通过对PDA、SDAY、察氏、酵母蔗糖和淀粉五种培养基的筛选和菌丝生长速率比较,选出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并通过比较胞内外色素OD值和菌丝体干重大小对初筛所得15株菌株进行复筛,通过比较发现:菌株RCEF4029胞外色素OD值为0.39,胞内色素OD值为0.63,菌丝体干重为3.11g,明显高于其它菌株,因此将RCEF4029作为目标菌株进行研究。根据该菌株的形态、培养特征和其显微形态观察,从菌丝、孢子的形态和产孢子的特征等初步判定为镰刀菌属(Fusarium)。为确定其分类地位,又用ITS-DNA测序鉴定进行了验证。将ITS-rDNA提取后进行PCR扩增,测序后提交到National Center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核酸数据库,通过Blast程序,将ITS-rDNA序列与Genebank中的核酸序列进行比对,结果确定RCEF4029菌株为串珠镰刀菌(Fusariummomiliforme)。本文以产红色素菌株发酵液的菌体为原料,研究了红色素的提取工艺,比较了浸提法与超声波提取和微波提取的效果,最终确定有机溶剂浸提为本实验的最佳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有机溶剂浸提法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溶剂为二氯甲烷∶丙酮=2∶1(V/V),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180min,提取料液比为1∶30(m/v),提取级数为3级。详细讨论了该红色素的性质:该色素为脂溶性色素,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正己烷、甲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极易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丙酮等有机溶剂;色素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35nm;该红色素的耐热性较好;该色素在避光、室内散射光和室外散射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但紫外光对其光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该色素对大多数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维生素、酸度调节剂、常用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的稳定性较好,其中柠檬酸、氢氧化钠、VE、明胶和苯甲酸钠对红色素有增色的效果;根据DPPH抗氧化筛选模型法得该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根据CHO Cytotoxicity Assay模型进行测定得RCEF4029所产红色素基本无毒,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天然色素,因此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以应用于印染和食品等工业。通过液体培养基组成成分的正交试验,以色价和分泌率为指标,比较不同的营养性因素包括碳氮源、无机盐及不同的非营养因素包括pH、温度和培养时间对红色素产量的影响。最终筛选出RCEF4029菌株的最适液体培养基的组成为5%可溶性淀粉,20%马铃薯汁,0.25%蚕蛹粉,0.075%KH2PO4;最佳发酵条件如下:起始pH值为7.5,生长温度为28℃,转速150rpm,接种量为10%,培养时间10d。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液质联用(LC-MS)等分离纯化方法,分离得到色素纯品,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4H14O6,分子量为278.261。通过液质连用、数据库比对,得知目前在一种真菌中已有一产红色素物质,分子式为C14H14O6,其颜色、紫外光谱和分子式都与本试验得到的物质一致,因此,可以断定本试验研究的红色化合物可能就是该化合物。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1 文献综述  9-24
2 引言  24-26
  2.1 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24-25
  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5-26
3 材料与方法  26-47
  3.1 材料  26-31
  3.2 方法  31-47
4 结果与分析  47-82
  4.1 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  47-51
  4.2 菌株的复筛试验  51-52
  4.3 目标菌株的鉴定  52-56
    4.3.1 目标菌株形态学特征  52-53
    4.3.2 培养特征  53-54
    4.3.3 RCEF4O29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54-56
  4.4 红色素的提取  56-64
    4.4.1 红色素含量测定所用最佳波长的确定  56-57
    4.4.2 色素的提取  57-64
      4.4.2.1 破壁提取红色素效果的比较  57
      4.4.2.2 菌体干湿状况对色素提取的影响  57-58
      4.4.2.3 有机溶剂提取法  58-62
      4.4.2.4 超声波提取实验  62-63
      4.4.2.5 微波提取实验结果  63-64
      4.4.2.6 三种方法的比较结果  64
  4.5 红色素的性质  64-72
    4.5.1 红色素的外观特征  64
    4.5.2 红色素的溶解性  64
    4.5.3 红色素的色泽变化性  64-66
    4.5.4 红色素的光谱特征  66
    4.5.5 红色素的稳定性  66-71
    4.5.6 红色素粗提物抗氧化性能研究  71-72
  4.6 红色素安全性及应用实验  72
    4.6.1 红色素安全性实验  72
    4.6.2 红色素的应用实验  72
  4.7 红色素发酵条件的研究  72-80
    4.7.1 营养性因素对RCEF4092菌株产红色素的影响  72-76
    4.7.2 非营养性因素对RCEF4O29菌株产红色素的影响  76-79
    4.7.3 红色素发酵条件优化前后对红色素产生的影响  79-80
  4.8 活性物质的分离制备和分析  80-82
讨论  82-85
结论  85-87
参考文献  87-94
致谢  94-95
作者简介  95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5-96
附图  96-97

相似论文

  1. 辐射问题的球谐函数—离散坐标法研究,TK124
  2. 海红果醋加工技术的研究,TS264.22
  3.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在毕赤酵母的表达、纯化及其催化外消旋萘普生酯化拆分的研究,Q814
  4.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5. 灰黄霉素产生菌FS80的诱变与选育研究,TQ927
  6.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S451
  7. 易错PCR定向进化扩展青霉FS1884脂肪酶,Q78
  8.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点与治理研究,D917
  9. 玉米凝集素性质及其在PGPR筛选中的应用,S513
  10. 柔性、刚性混配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表征,O621.1
  11. Pseudomonas sp.RT-1低温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纯化及基因的克隆表达,TQ925
  12. 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真菌α-淀粉酶高产菌株,TQ925
  13. 罗非鱼死鱼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研究,TS254.4
  14. 红曲米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研究,TS251.65
  15. 精白保胚发芽米淀粉特性研究,TS235.1
  16. 大米蛋白酶解—接枝共聚综合改性技术的研究,TS201.2
  17. 猪粪堆肥的理化特征及腐熟度评价研究,S141.4
  18. 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混合配比对盆栽牡丹理化性状的影响,S685.11
  19. 蛋氨酸羟基类似物异丙酯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S823.8
  20. 高温蛋白酶Pgsey及解旋酶Htc16特征的初步研究,Q814
  21. Thermobifida Halotolerans YIM 90462~T木聚糖酶基因克隆表达以及酶学特性研究,Q7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酿造工业 > 调味品的生产 > 食用色素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