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主体间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作 者: 李炳辉
导 师: 杜向民
学 校: 长安大学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主体间性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 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
分类号: D6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01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是指通过西方哲学中主体间性相关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展开,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即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内在的拯救主体、重新立“人”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的、具有科学性的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深入系统的研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新时代条件下的各种挑战,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局限,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化、现代化、人性化建构,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实效性和感染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交代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积极意义、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文章第二部分,在阐明了主体、客体、主体性等概念之后,分析了主体性理论以及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而后在揭示近现代因为主客二分思维指导下人类主体性过度弘扬所凸显种种弊端和局限的基础上,分析了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的历史进程,并指出了主体间性的理论内涵。文章第三部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的条件下,廓清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四个方面的基本阐述及其理论内涵,阐明了主体间性相关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之间相辅相成的辨证统一关系。文章第四部分,系统分析了我国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发展过程,具体分析了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种认知模式及其弊端和不足,认为极端化的“主客二分”思维方式是其根本原因,从而提出了从主体间关系的视角出发,积极借鉴主体间性相关理论,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文章第五部分,具体提出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实现是建立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并分析了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指出了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原则、所应坚持的理念及其实现的过程和基本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第一章 绪论  8-18
  1.1 选题的背景  8-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4
    1.2.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背景分析  9-11
    1.2.2 当前我国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的研究状况  11-14
  1.3 研究意义  14-16
  1.4 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6-18
第二章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18-28
  2.1 主体与主体性  18-19
  2.2 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向  19-26
  2.3 主体间性的理论内涵  26-28
第三章 主体间性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28-36
  3.1 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主体间性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28-29
  3.2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与主体间性理论  29-34
    3.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科学揭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9-32
    3.2.2 主体间性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辩证统一关系  32-34
  3.3 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积极意义  34-36
第四章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36-44
  4.1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线索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  36-38
  4.2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38-44
第五章 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44-58
  5.1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  44-45
  5.2 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  45-58
    5.2.1 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45-48
    5.2.2 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所坚持的基本理念  48-52
    5.2.3 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过程  52-55
    5.2.4 交往式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基本方法  55-58
结语与展望  58-60
参考文献  60-64
致谢  64

相似论文

  1.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2.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3.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4. 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G641
  5. 大学交往德育模式建立及其实施策略研究,G641
  6.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实现研究,D64
  7. 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研究,G642.3
  8. 马克思实践生存论视域中的主体间性理论研究,B023
  9. 高职教育英语教学评价方法:主体间性视角,H319
  10. 新闻翻译中的主体间性,H059
  11. 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性别倾向,I207.42
  12.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G641
  1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问题的研究,G641
  14. 论马克思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的建构及其当代意义,B27
  15.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问题探究,G711
  16.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G711
  17. 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G641
  18. 和谐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G641
  19.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状况及其实现途径研究,G641
  20. 高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G632.421
  21. 阐释学视域下翻译的主体间性,H05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