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浅析“亚里士多德与墨子”自然观的差异性

作 者: 张力
导 师: 杨建飞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与墨子 自然观 差异
分类号: N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9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人类在进入“轴心时代”这一段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西方的古希腊和东方的中国,其各自的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同时也产生了各自的自然观。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东方不同的科学文化形态,归根究底自然观的差异首当其冲。本文从传统的自然观(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墨子哲学)与现代科学哲学的问题交汇点——文化传统对于科学影响问题出发,通过对两种风格迥异但是内涵丰富的哲学流派(也是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的逍遥派与墨家自然观进行对比,从中分析出了哲学思辨的逻辑理性(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哲学致用的实践理性(墨子哲学)的差异对于科学发展的影响。对“亚里士多德与墨子”自然观的差异分析从各自认知自然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各自对“自然”进行“立法”从而构建各自层次和特色“自然”观的解析,从形式、内容(物质观、时空观、生死观)、性质、取向这四个基本方面进行剖析、思考和解读。从“亚里士多德与墨子”的自然观之差异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科学认识不仅具需要逻辑的理性因素,还具有非理性的因素(自然观的差异是其中之一)并且在一定程度左右着科学的方向和历程。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绪论  7-13
  1.1 自然观差异问题的提出  8
  1.2 自然观差异问题的研究内容  8-10
    1.2.1 两种文化所影响的两种自然观的差异  8-9
    1.2.2 “亚里士多德与墨子”的自然观  9-10
  1.3 自然观差异问题的研究意义  10-11
    1.3.1 理论意义  10-11
    1.3.2 应用价值  11
  1.4 自然观差异问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1-13
    1.4.1 自然观差异问题的研究思路  11-12
    1.4.2 自然观差异问题的研究方法  12-13
第二章 自然观差异问题研究的理论综述  13-19
  2.1 “自然观”基本概念和演变历程  13-15
    2.1.1 自然观基本概念  13
    2.1.2 自然观演变历程  13-15
  2.2 对于“亚里士多德与墨子”自然观问题的研究  15-17
    2.2.1 关于亚里士多德自然观研究的新进展  15-16
    2.2.2 关于墨子自然观研究的新进展  16-17
  2.3 本人对以上文献的评价  17-19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与“墨子”的自然哲学以及各自的自然观  19-28
  3.1 “亚里士多德与墨子”自然观的起源、背景、条件—自然条件的制约  19
  3.2 “亚里士多德哲学”的自然观及“逻辑理性”倾向—自然  19-24
    3.2.1 《形而上学》、《物理学》中的“自然”  21-22
    3.2.2 基本概念—自然的概念、自然的表现形式  22-23
    3.2.3 亚里士多德自然观的体系  23-24
  3.3 “墨子哲学”的自然观及“实践理性”倾向—人与社会  24-28
    3.3.1 《墨经》中的“自然”  24-25
    3.3.2 基本概念(哲学范畴)—天命、非命、法仪、端、实、故、宇、久(宙)  25-27
    3.3.3 墨子自然观的体系  27-28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与墨子”的自然观的差异性  28-35
  4.1 本质上的差异(朴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8-30
    4.1.1 认识基点的不同  29
    4.1.2 认识落脚的不同  29-30
  4.2 形式上的差异(实体论、运动论与经验论、方法论)  30
  4.3 内容上的差异(物质观、时空观、生命观)  30-33
    4.2.1 物质观的差异  31
    4.2.2 时空观的差异  31-32
    4.2.3 生命观的差异  32-33
  4.4 取向上的差异(机械论与有机论)  33-35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与墨子”的自然观之差异对其各自科学认识的影响  35-40
  5.1 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35-36
  5.2 墨子的自然观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36
  5.3 亚里士多德与墨子的自然观的异同所引发不同的科学研究范式  36-37
  5.4 亚里士多德与墨子的对后世科学发展的影响  37-40
结论  40-41
参考文献  41-4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3-44
致谢  44

相似论文

  1.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2. 高中男、女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差异及对其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G633.41
  3. 基于感性工学的家具把手及拉手设计研究,TS664.01
  4.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5.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6. 棉铃虫和烟夜蛾在4个辣椒品种上的寄主适合度差异研究,S436.418
  7. 抗倒伏油菜根、茎解剖结构及木质素含量和木质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研究,S565.4
  8.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及atp6基因RNA编辑研究,S565.1
  9. 棉纤维起始发育优势基因表达谱和三个新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S562
  10. 水稻叶色敏感基因型筛选及其对氮素响应的生理机制,S511
  11. 萝卜镉胁迫响应相关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S631.1
  12. 中国生猪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F323.3
  13. 基于共振峰的OSAHS筛查,R766
  14. 宋代易学阴阳自然观视域下乾坤卦义考,B221
  15. 差异性学生评价探究,G40-058.1
  16. 城市文化与都市报研究,G216.3
  17.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产业价值链研究,G219.24
  18. 基于资本视角的户外新媒体战略研究及其案例分析,G206-F
  19. 二氮嗪后处理在大鼠心肌线粒体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R965
  20. 粗糙集的增量式属性约简研究,TP18
  21. 试析1929-1933年中共中央与地方苏维埃政府农民土地政策的差异,D231

中图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 科学的哲学原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