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腐烂茎线虫种内不同群体形态及遗传分析

作 者: 黄健
导 师: 林茂松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病理学
关键词: 腐烂茎线虫 ITS1-PCR-RFLP 测序 基因型 形态测量
分类号: S432.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甘薯茎线虫病是农业上生产的重要病害,其病原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deswuctor)为我国禁止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腐烂茎线虫最初是在马铃薯上发现的,并导致马铃薯腐烂,但在我国主要危害甘薯的生产,也可以侵染当归,盆栽接种试验表明也可以侵染花生。本实验以来自国内的13个腐烂茎线虫群体和1个荷兰的鳞球茎茎线虫群体为研究材料,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对来自国内的13个腐烂茎线虫群体和1个荷兰的鳞球茎茎线虫群体进行了ITSl区的扩增和5种限制性内切酶RsaⅠ、HaeⅢ、MspⅠ、HinfⅠ和AluⅠ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发现13个腐烂茎线虫群体存在两种不同的酶切图谱,两种图谱在RsaⅠ、HaeⅢ、HinfⅠ和AluⅠ4种酶的酶切位点上存在差异,而鳞球茎茎线虫群体的RFLP图谱与腐烂茎线虫的RFLP图谱相比则在5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上都存在差异。根据RFLP酶切图谱的差异,可以将腐烂茎线虫的13个群体分为A和B两个基因型。A基因型包括DeSD1、DeSD2、DeSD3和DeJS1四个群体,B基因型包括DeAH1、DeAH2、DeHB1、DeHB2、DeJS2、DeSX、DeSD4、DeTJ1和DeTJ2九个群体。对ITS1区的序列进行比对,发现A基因型4个群体的差异在1%~4%之间,B基因型9个群体的差异在0~1%之间,腐烂茎线虫种内不同基因型群体之间的差异在29%~30%之间,鳞球茎茎线虫与腐烂茎线虫种间的差异在39%~48%之间。对4个腐烂茎线虫群体和1个鳞球茎茎线虫群体进行了形态测计,发现腐烂茎线虫两个基因型群体间除雌虫在4个形态测计值c值、尾长、V值和V’值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其他形态测计值上无显著差异。ITS1区的RFLP图谱和序列比对以及形态测计数据都表明中国的腐烂茎线虫群体存在两个基因型。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前言  9-10
上篇 文献综述  10-22
  第一章 腐烂茎线虫概述  11-14
    1 腐烂茎线虫的经济重要性  11
    2 腐烂茎线虫的形态描述  11
    3 腐烂茎线虫的分类地位  11
    4 腐烂茎线虫在全世界及我国的分布  11-12
    5 腐烂茎线虫的寄主范围  12-13
    6 腐烂茎线虫的危害症状  13
    7 腐烂茎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13-14
  第二章 植物寄生线虫的分类鉴定方法  14-22
    1 形态学特征分类鉴定  14
      1.1 光学显微镜技术  14
      1.2 电子显微镜技术  14
    2 鉴别寄主反应鉴定  14-15
    3 分子鉴定  15-20
      3.1 同工酶分析  15-16
      3.2 DNA技术  16-20
    4 特异引物的应用  20-22
      4.1 基于rDNA-ITS区域上的特异性引物  20
      4.2 基于基因组DNA的特异性引物  20-22
下篇 研究内容  22-41
  第一章 腐烂茎线虫的遗传分析  23-32
    1 材料与方法  24-26
      1.1 材料  24-25
      1.2 实验方法  25-26
    2 结果与分析  26-30
      2.1 PCR扩增  26-27
      2.2 RFLP分析  27-29
      2.3 PCR扩增产物序列比对  29-30
    3 讨论  30-32
  第二章 腐烂茎线虫不同群体形态的研究  32-41
    1 材料与方法  33-35
      1.1 线虫种群  33
      1.2 实验方法  33-35
    2 结果与分析  35-38
    3 讨论  38-41
全文结论  41-43
参考文献  43-47
附录 二种茎线虫核糖体ITS区序列比较结果  47-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基于RNA测序技术的马氏珠母贝珍珠囊转录组及数字基因表达谱分析,Q786
  2. 河南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亚型)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5
  3. 入侵植物薇甘菊的转录组分析及其群体遗传特征初探,S451
  4. 水稻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播期效应模拟研究,S511
  5. 小麦品质性状的环境效应和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研究,S512.1
  6. 农杆菌介导GmWRKY21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S565.1
  7. 不同基因型烤烟生物碱表现及与香气物质、感官质量的关系,S572
  8. 遗传因素和施氮量对豫中烤烟品质和风格特色的影响,S572
  9. 稻米外观品质氮素效应的解剖学与生化学分析,S511
  10. 小麦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气候效应模拟,S512.1
  11. 水稻叶色敏感基因型筛选及其对氮素响应的生理机制,S511
  12. 不同基因型蚕豆产量与品质形成及调控机理研究,S643.6
  13. 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S511.22
  14. 玉米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S513
  15. 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型鉴定及药敏预测,R446.5
  16. 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R512.62
  17. 山东地区汉族中老年第一前磨牙解剖形态测量及观察,R78
  18. 武汉地区戊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ORF3基因变异的分析,R512.6
  19. 不同菠菜基因型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及机理研究,S636.1
  20. 雌雄鸡胚性腺RNA测序分析,S831
  21. 新一代基因测序的数据处理中的相关问题,TP391.4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病害及其防治 > 侵(传)染性病害 > 线虫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