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主干路出入口合理间距的仿真研究

作 者: 王宁
导 师: 陈红
学 校: 长安大学
专 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关键词: 城市道路出入口 间距 交通设计 交通微观仿真
分类号: U491.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9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出入口的设置尚未予以系统地规范,普遍存在道路出入口过多,出入口设置位置随意性大等现象,不仅影响到城市到路功能的发挥,也已成为很大的安全隐患。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城市主干路出入口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鉴美国出入口管理思想,综合运用交通工程学理论,交通心理学理论,以及现行道路规划、设计规范,应用交通微观仿真技术,明确我国城市主干路出入口间距与交通安全、运行效率的关系,本着“安全第一,兼顾效率”的原则,确定基于安全、运营角度考虑的城市主干路出入口合理间距标准。论文主要完成了一下内容的研究:城市道路出入口间距要求随着出入口类型的不同存在差异,论文依据道路的功能等级、出入口控制方式、对主干路出入口进行划分,基于出入口的相互关系,划分出入口间距类型,并对道路交叉口功能区范围进行了界定。在维护交叉口功能区去完整性的原则下,依据既有相关理论,确定了满足车辆换车道、交叉口视距、标志有效性等要求的交叉口安全间距。进而以区间形成车速为考核指标,证实了交叉口间距对运营效率的影响作用。在仿真环境下,以区间运营车速为考核指标,分析交通量、信号周期、主路绿信比与交叉口间距综合作用下的运营效率变化规律。在最佳信号周期及与之相适应的交通量水平下,确定满足运行效率要求的合理交叉口间距。综合考虑安全间距和效率间距,推荐了交叉口合理间距标准。分析了主干路接入口间距的约束条件,进而确定影响因素。根据接入间距理论模型推算得到理论接入间距。通过接入间距影响因素分析,应用微观交通仿真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别主干路,综合考虑不同交通荷载系数、接入口间距的影响,考核不同仿真方案下的此路平均每辆车延误,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确定了基于仿真方法的接入间距。汇总分析了论文的研究成果,确定了城市主干路出入口间距标准。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8
第一章 绪论  8-15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8-10
    1.1.1 问题的题出  8-9
    1.1.2 研究意义  9-10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0-12
    1.2.1 道路出入口相关研究  10-12
    1.2.2 研究方法方面  12
  1.3 论文结构  12-15
    1.3.1 章节安排与研究内容  12-13
    1.3.2 研究思想与方法  13-15
第二章 城市主干路出入口间距研究基础  15-25
  2.1 城市主干路功能分类  15
  2.2 出入口间距划分  15-19
    2.2.1 出入口模式划分  16-17
    2.2.2 出入口间距模式划分  17-19
  2.3 交叉口功能区  19-23
    2.3.1 交叉口功能区含义  19-20
    2.3.2 上游功能区长度  20-22
    2.3.3 下游功能区长度  22-23
    2.3.4 交叉口功能区建议值  23
  2.4 研究范围界定  23-24
  2.5 本章小结  24-25
第三章 城市主干路交叉口间距分析  25-50
  3.1 信号交叉口安全间距分析  25-35
    3.1.1 满足交叉口识别距离要求的间距  25-26
    3.1.2 满足换车道所需距离  26-31
    3.1.3 满足交叉口视距所需距离  31-32
    3.1.4 满足交通标志设置有效性要求的交叉口间距  32-35
    3.1.5 交叉口理论安全间距分析  35
  3.2 信号交叉口效率间距仿真分析  35-49
    3.2.1 信号交叉口理论效率间距分析  35-37
    3.2.2 效率间距仿真模型建立  37-42
    3.2.3 效率间距影响因素仿真分析  42-45
    3.2.4 效率间距仿真方案设计  45-46
    3.2.5 效率间距仿真结果分析  46-49
  3.3 信号交叉口间距综合分析  49
  3.4 本章小结  49-50
第四章 城市主干路接入口间距和转角净距分析  50-65
  4.1 城市主干路接入口间距约束条件  50-54
    4.1.1 停车视距要求  50-51
    4.1.2 满足警告标志设置距离的要求  51
    4.1.3 分离右转冲突重叠区域  51-52
    4.1.4 接入口识别距离  52-53
    4.1.5 接入道路出口道通行能力  53-54
  4.2 接入口理论间距分析  54-58
  4.3 接入口间距仿真方案设计  58-61
  4.4 接入口间距仿真结果分析  61-63
  4.5 交叉口转角净距分析  63-64
  4.6 本章小结  64-65
第五章 城市主干路出入口间距综合分析  65-69
  5.1 交叉口间距综合分析  65-66
  5.2 接入间距和交叉口转角净距  66-67
  5.3 城市主干路出入口合理间距标准  67-69
结论  69-71
参考文献  71-75
致谢  75

相似论文

  1. 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睫状沟水平间距的临床评价,R770.4
  2. 基于激光测距的罐道位移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TN247
  3. 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工程设计管理研究,U239.5
  4. 高热密度数据中心机房散热影响因素的研究,TU834
  5.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混合算法研究,TM714.3
  6. 基于谱单元法的多圆柱绕流及其互扰效应数值模拟,TB126
  7. 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算法研究,TP273
  8. 船舶进出港安全间距对沿海港口航道通过能力的影响,U691
  9. 复合型土压平衡盾构刀盘布刀规律研究及刀盘CAD系统开发,U455.3
  10. 基于元胞自动机和模糊控制的交通流模型研究,U491.112
  11. 松质骨骨小梁间距估计的算法研究及超声诊断系统的初步研制,R580
  12. 基于改进最大间距准则的人脸识别研究,TP391.41
  13. 位移矢量角参数及其在堆积层滑坡治理工程优化设计中的应用,P642.22
  14. 石人沟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工艺参数的研究,TD853.362
  15. 折流板脉冲萃取柱放大规律研究,TL24
  16. 圆柱阵列容积换热器流动与换热数值模拟,TK172
  17. 抗滑桩机理分析及工程应用,TU473.1
  18. 近接既有人防工程小间距隧道施工技术研究,U455.4
  19. 基于UTGIS的道路交通微观仿真研究,U495
  20. 基于GPS的分布式移动多载舰OTHR系统姿态测量方法研究,P228.4
  21. 先进金属材料高速切削加工有限元模拟及理论分析,TG506.1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 >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 > 交通系统 > 交叉点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