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

作 者: 潘斌
导 师: 李明贤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农林高等院校 大学生 就业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提升
分类号: G647.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林高等院校作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培养了大批的农业科技人才,为服务“三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社会对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的大量需求与目前大量的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形成明显的对比,而造成两者之间的矛盾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在当今严峻的就业现实形势面前,如何提升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能够顺利实现就业,是摆在学生、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面前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提升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实现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和成就职业人生的前提与保障,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才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明确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介绍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以及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随后,在对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人职匹配理论、人组织匹配理论、职业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理论阐述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基础。其次,综合和借鉴国际上衡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指标体系,挑选出适合衡量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指标,并结合目前我国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在咨询20名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从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目标视角出发,试图构建一套包括道德个性、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和其他方面等6个方面32个具体指标的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对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衡量出目前我国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结果显示,当前湖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指数为74.64%,大学生就业能力一般。然后,从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政府因素和用人单位因素四个方面分析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我们发现影响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是多元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影响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并得出内部因素是影响目前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最重要因素,而外部因素是次重要因素的结论。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提升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解决当前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使更多农林类的大学生成功就业;也解决目前农村社会需要的大量人才与农林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就业结构问题,成为两者实现对接的突破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3
第一章 导论  13-23
  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3-15
    1.1 研究背景  13-14
    1.2 研究目的  14
    1.3 研究意义  14-15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20
    2.1 国外研究现状  15-17
      2.1.1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研究  15-16
      2.1.2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内容研究  16
      2.1.3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历史沿革过程  16-17
    2.2 国内研究现状  17-19
      2.2.1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研究  17
      2.2.2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研究  17-18
      2.2.3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内容研究  18-19
      2.2.4 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19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9-20
  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20-22
    3.1 研究思路  20
    3.2 研究方法  20-21
      3.2.1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0
      3.2.2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0-21
      3.2.3 归纳分析法与演绎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  21
    3.3 篇章结构  21-22
  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22-23
    4.1 创新点  22
    4.2 不足之处  22-23
第二章 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3-27
  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3-24
    1.1 农林高等院校  23
    1.2 大学生就业能力  23
    1.3 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  23-24
  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基础  24-27
    2.1 人职匹配理论  24
    2.2 人组织匹配理论  24-25
    2.3 职业发展理论  25
    2.4 多元智力理论  25
    2.5 人力资本理论  25-27
第三章 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研究  27-44
  1 构建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27
  2 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7-35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7-28
    2.2 具体指标的确定  28-35
      2.2.1 道德个性  28-29
      2.2.2 基本能力  29-31
      2.2.3 专业能力  31-32
      2.2.4 实践能力  32-33
      2.2.5 发展能力  33-34
      2.2.6 其他方面  34-35
  3 AHP法的基本原理及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35-37
  4 数据来源及指标的计算  37-40
    4.1 数据来源与目标值的确认  37-39
    4.2 指标的计算  39-40
  5 雷达图分析与基本结论  40-44
    5.1 雷达图分析  40-41
      5.1.1 道德个性方面  40
      5.1.2 基本能力方面  40
      5.1.3 专业能力方面  40-41
      5.1.4 实践能力方面  41
      5.1.5 发展能力方面  41
      5.1.6 其他方面  41
    5.2 基本结论  41-44
第四章 当前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44-53
  1 大学生自身因素  44-46
    1.1 个人基本特征  44-45
    1.2 职业生涯规划  45
    1.3 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  45-46
    1.4 就业行为  46
  2 学校因素  46-47
    2.1 基本特征  46
    2.2 培养模式  46-47
    2.3 办学特色与专业设置  47
    2.4 就业指导工作  47
  3 政府因素  47-49
    3.1 相关扶持就业政策  47-48
    3.2 大学生就业服务市场  48
    3.3 大学生实习制度  48-49
  4 用人单位因素  49
    4.1 用人单位的用人政策  49
    4.2 与学校共建实践基地情况  49
  5 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  49-51
  6 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特点  51
    6.1 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元的  51
    6.2 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  51
    6.3 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是不断变化的  51
  7 结论  51-53
第五章 提升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53-63
  1 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的策略  53-56
    1.1 做好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53-54
    1.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54
    1.3 夯实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54-55
    1.4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55-56
  2 学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56-58
    2.1 转变培养目标与模式  56-57
    2.2 调整专业设置  57
    2.3 加强实践性教学  57
    2.4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  57-58
  3 政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58-60
    3.1 加强就业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58-59
    3.2 加强对高校办学的宏观指导  59
    3.3 健全实习制度以及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59-60
    3.4 建立与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市场  60
  4 用人单位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60-63
    4.1 加强与学校的就业信息联系与合作  60
    4.2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60-61
    4.3 提供大学生实习机会  61
    4.4 与学校共建实践基地  61-63
参考文献  63-66
致谢  66-67
作者简历  67

相似论文

  1.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4.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5.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6.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7.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8.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9.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11.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12.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3.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4.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5.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6.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17.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8.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9.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20.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21.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