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元杂剧和日本谣曲的叙事学研究

作 者: 郭燕
导 师: 李强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西厢记》 《井筒》 元杂剧 谣曲 叙事学
分类号: I3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元杂剧和能乐分别是中国和日本第一个成熟的戏剧形态,对两国戏剧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可以把它们看作是中国和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戏剧。由于中日两国的佛教往来,使得能乐的产生和元杂剧存在某种隐在的联系。笔者希望能够摆脱以往影响研究的固定范式,借用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叙事学理论,对二者进行一种新的比较研究,探讨出元杂剧和能乐的共性和个性,并借此发掘东方戏剧一些共同的美学特征。《西厢记》《井筒》分别被视作元杂剧和能乐的杰出代表,而且都属于才子佳人一类的爱情题材,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详细解读对我们更好地了解元杂剧和能乐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第一章,对《西厢记》和《井筒》这两部作品的形成进行简要的梳理,分析中日文学两国的叙事传统分别对元杂剧和谣曲的形成产生的影响,并介绍两部作品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从叙事视点出发,借用西方叙事学的理论,分别从叙述方式和聚焦方式等方面探讨元杂剧和谣曲中的叙事模式。作为东方戏剧的元杂剧和谣曲,都属于显在的戏剧叙事模式,二者具备一些共同的叙事特点,又具有各自的特性。从人物的自报家门、舞台提示、剧情发展中的角色自述等方面看,剧作者都隐含在作品背后,采取的是一种全知全能的零聚焦模式,这使《西厢记》和《井筒》呈现出共同的显在的叙事风格。而元杂剧的题目正名和谣曲中的地谣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两种独特的显在叙事方式。第三章,着重对元杂剧和谣曲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进行比较。在叙事时序上,元杂剧和谣曲都采取了以顺叙和追叙为主的叙事方法,·而且在谣曲中还出现了较多的预叙。元杂剧和谣曲在控制叙事节奏上,都善于灵活运用概略、省略、场景、延缓等手法,并且在舞台上轻而易举地实现时空的自由转换,让过去与现在、现实与梦境、现世与冥界能够随心所欲地在剧作家的意志中迅速流转,完美地融为一体,不受时间和空间观念的限制,这也成为东方戏剧最重要的共同叙事特征之一,并着重从历史地理环境和对时空的认识方式上探讨能剧对空间的重视与开拓。第四章,在叙事逻辑上,由于受时代背景和中日两国传统审美意识的影响,元杂剧多是遵循由恶化到改善的叙事逻辑,而谣曲则多是遵循由改善到恶化的叙事逻辑,所以元杂剧多是大团圆结局,而谣曲多为令人叹惋的悲剧。在处理大致相同的故事情节上,元杂剧和谣曲中的角色的叙事功能基本相同,但是元杂剧更注重情节的关目设置,使剧情波澜起伏,更具有戏剧化色彩。谣曲则是刻意简化故事情节,重在突出抒情因素,形成一种幽深的意境,达到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梦幻的境界。在最后借用格雷马斯的语义方阵对《西厢记》、《井筒》进行现代解读,为古典名著的现代阐释提供有益的实践。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3
第一章 绪论  13-23
  第一节 《西厢记》《井筒》故事的发展演变  13-17
  第二节 中日两国的叙事文学传统  17-21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3
第二章 《西厢记》和《井筒》的叙事视点研究  23-36
  第一节 共性:显在叙事和聚焦方式  23-31
    一、显在叙事  23-28
    二、聚焦方式  28-31
  第二节 显在叙事的个性:题目正名与地谣  31-36
    一、元杂剧中题目正名的独特叙事  31-32
    二、谣曲中地谣的多重叙事功能  32-36
第三章 《西厢记》和《井筒》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比较  36-61
  第一节 《西厢记》和《井筒》的叙事时序  36-40
    一、《西厢记》的叙事时序  36-38
    二、《井筒》的叙事时序  38-40
  第二节 《西厢记》和《井筒》的叙事节奏  40-47
    一、概略  41-42
    二、省略  42-43
    三、场景  43-45
    四、延缓  45-47
  第三节 自由流转的叙事时空  47-61
    一、时间意识  48-50
    二、空间意识  50-51
    三、叙事时空的共性与个性  51-61
第四章 《西厢记》和《井筒》的叙事句法比较  61-80
  第一节 叙事序列  61-66
  第二节 角色的叙事功能  66-73
  第三节 结构主义视角下对《西厢记》、《井筒》的意义新探  73-80
结语  80-82
参考文献  82-85
致谢  85-8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7

相似论文

  1. 元代散曲套数叙事艺术研究,I207.24
  2. 维·苏·奈保尔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叙事特点,I561.074
  3. 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的戏曲舞台艺术形象之比较研究,J805
  4. 从“神判”到“人判”,I207.41
  5. 元杂剧以诗为媒现象考论,I207.3
  6. 河南许昌新龙煤业梁北矿副井进风井筒风温变化规律研究,TD727
  7. 深厚表土不稳定地层中立井井筒的破坏预测与治理决策,TD262
  8. 当代婚恋题材电视剧叙事研究,J905
  9. 井筒受采空区塌落影响的破坏机理及治理研究,TD325.4
  10. 工业广场煤柱开采井筒损害特征及治理技术研究,TD823.87
  11. 间歇井压力动态分析,TE312
  12. 《西厢记》三译本比较研究,H315.9
  13. 非理想气体节流过程热力学研究及实践应用,TE377
  14. 闵齐伋刻《会真图》考,J217
  15. 浅析当代影视中的戏曲名著改编,J905
  16. 元杂剧男主角形象研究,I207.37
  17. 水平气井稳产能力及优化设计研究,TE328
  18. 靖边气田水平井井筒压力及产能计算研究,TE328
  19. 论元杂剧的生命意识,I207.3
  20. 徐复祚戏曲理论研究,I207.3
  21. 元杂剧之公案剧研究,I207.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戏剧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