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水稻斑马叶基因遗传定位与表达条件研究

作 者: 谢刚
导 师: 陈良碧;梁满中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斑马叶 微卫星引物 基因初定位 第11号染色体 脱落酸(ABA)
分类号: S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稻T001是本研究室发现的具斑马叶性状的突变株。有关该斑马叶性状遗传定位和形成斑马叶的生理机制还未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杂交探究水稻斑马叶性状遗传规律,利用水稻微卫星标记对水稻斑马叶突变体进行基因初定位研究;并通过脱落酸处理探讨水稻斑马叶性状表达的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T001与八种不同遗传背景的常规水稻杂交,无论正反交,其F1代的叶色均表现为正常绿色,F2群体中出现正常绿色植株和斑马叶植株的性状分离,且分离比符合3:1的理论比,表明该斑马叶性状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2.选取T001/日本晴的F2代斑马叶群体作为定位群体,通过用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841对微卫星标记进行SSR分析,筛选到水稻第11号染色体上S11-13507. S11-79两对微卫星标记与斑马叶基因连锁,将斑马叶基因初步定位在水稻第11号染色体上,命名为oszb (Oryza Sativa L. Zebra-leaf Gene), oszb与这两个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0.9cM和19.6cM。3.高温、强光照以及伤根是促进斑马叶性状表达的条件,外源ABA抑制斑马叶性状表达。根据该结果推测:T001突变体形成斑马叶的生理机制是在高温、强光照以及伤根逆境下叶片合成脱落酸(ABA)受阻,强光照下叶片产生的自由基不能被及时清除,致使正在发育的幼叶叶绿体的形成受损、叶绿素的合成减少,从而导致叶片出现黄色条纹。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9
1. 引言  9-27
  1.1 斑马叶水稻的形态和超微体结构特征研究  9-12
    1.1.1 斑马叶水稻的形态特征研究  9-10
    1.1.2 斑马叶水稻的超微体结构特征研究  10-12
  1.2 水稻斑马叶突变基因的遗传研究  12-13
    1.2.1 由核基因控制的斑马叶突变  12
    1.2.2 由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斑马叶突变  12-13
  1.3 水稻叶色突变体的脱落酸生理学研究进展  13-16
    1.3.1 脱落酸的发现,合成部位与生物合成途径  13-14
    1.3.2 脱落酸与植物逆境胁迫  14-15
    1.3.3 脱落酸作用机理研究  15
    1.3.4 水稻叶色突变体和ABA的关系研究进展  15-16
  1.4 水稻斑马叶突变体的基因定位  16-18
  1.5 杂交稻种纯度鉴定方法  18-26
    1.5.1 形态检验法  18-19
    1.5.2 物理化学鉴定  19-20
    1.5.3 电泳鉴定法  20-22
    1.5.4 DNA分子标记鉴定法  22-26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6-27
2. 材料和方法  27-31
  2.1 材料  27
  2.2 方法  27-31
3. 结果与分析  31-38
  3.1 斑马叶遗传规律分析  31-32
  3.2 斑马叶杂交F_2群体的SSR标记分析  32-33
  3.3 斑马叶基因的初步定位  33-34
  3.4 外源ABA对斑马叶性状表达的影响  34-38
4. 讨论  38-42
  4.1 水稻斑马叶突变体基因定位研究  38-39
  4.2 水稻斑马叶突变体和BAA的关系研究  39-40
  4.3 斑马叶性状应用于杂交水稻制种的可行性  40-42
5.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54
致谢  54-56

相似论文

  1. 拟南芥PP2CA2基因T-DNA插入突变体功能分析,Q943.2
  2. 水稻FIS类多梳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相关突变体研究,S511
  3. 温室条件下以生态适合度评估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和油菜分别向杂草稻和野芥菜基因漂移的风险,S451
  4. 舟山眼镜蛇的系统地理和种群遗传结构,Q958
  5. 水稻2个叶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的精细定位,S511
  6. 水稻白条纹叶突变体gws的遗传分析与Gws基因精细定位,S511
  7. 三种不育胞质粳稻细胞核不育系的特性研究及小粒突变基因的鉴定,S511.22
  8. 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育性的影响及生理分析,S511
  9. 水稻导入系中株高超亲变异的遗传基础研究,S511
  10. 水稻黄绿叶基因YGL4的遗传分析和分子定位,S511
  11. 两个水稻株高突变体的遗传与基因定位,S511
  12. 雄性不育TDR下游基因Os503的筛选验证及其功能研究,S511
  13. 低磷诱导水稻化感作用潜力变化的机理分析,S511
  14. 稻米矿质元素含量的QTL分析,S511
  15. 改良剂对水稻根系锌铬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S511
  16. 改良剂对水稻植株锌铬积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S511
  17. 水稻重组自交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S511
  18. 利用川香29B/Lemont重组自交系分析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基础,S511
  19. 水稻斑马叶基因ZB9(t)的遗传分析与初步定位,S511
  20. 水稻FIS类多梳蛋白基因启动子特性及基因表达分析,Q943
  21. 拟南芥TUA2基因参与ABA胁迫下种子萌发过程的研究,Q945.7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