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转型期中国乡土社会的法律意识研究

作 者: 杨彩云
导 师: 王蓓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法学理论
关键词: 转型期 乡土社会 法律意识 法治
分类号: D920.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乡土社会的广泛参与和积极配合,否则这些目标最终也只是停留在政治口号的层面。乡土社会因其涉及的面积大、人口多,演绎着传统和现代的交汇,情况很复杂,自然成为实现这些目标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其中让法律在乡土社会生根发芽,把乡土社会的方方面面纳入法律轨道加以规范,更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题中之义和必要举措。此时,最需要做的基本功就是了解乡土社会,也只有了解了乡土社会的法律意识现状,才能让法律在乡土社会站稳脚跟,畅行无阻。然而,通过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术界虽然已经意识到了处在转型期的乡土社会与费孝通笔下的乡土社会不可同日而语,意识到了研究转型期乡土社会的重要性,但是对转型期乡土社会法律意识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纵然有所论及也仍然避免不了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以农民的法律意识代替整个乡土社会的法律意识全貌,并且对农民法律意识的表述也很固化,更多的侧重于谈论传统法律文化对农民法律意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少有的几份实证研究中,仿佛涉及到了乡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依然有就法论法的感觉,缺乏一种文化底蕴和跨学科的视角。社会学在对转型期乡土社会的研究中,提到阶层分化这一状况,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所以,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转型期乡土社会阶层分化为视角,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些时代背景结合起来,选取农业劳动者、农民工和大学生村官三个典型阶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法律意识进行解析。意欲细化学术界对乡土社会的印象,向读者展现今非昔比的转型期的乡土社会,展现乡土社会复杂多样、参差不齐的法律意识,意欲为学术界破解乡土社会法治困境提供一种更加开阔、可行的视角。在本文中,农业劳动者保守与理性的法律意识、农民工懵懂与无奈的法律意识、大学生村官澎湃与尴尬的法律意识一一呈现,转型期乡土社会法治状况的复杂性也略见一斑,使每一位法律人备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提高转型期乡土社会的法律意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如何提高转型期乡土社会的法律意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毕竟这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如若能尽绵薄之力已甚感欣慰。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导论  8-15
  一、问题的提出  8-9
    (一) 选题缘由  8-9
    (二) 选题意义  9
  二、研究现状  9-13
    (一) 对转型期乡土社会的研究  9-11
    (二) 对转型期乡土社会阶层分化的研究  11-13
  三、研究方法  13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13-15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理论范畴  15-22
  一、对"转型期"的解读  15-16
  二、对"乡土社会"的解读  16-19
    (一) 传统乡土社会  17
    (二) 转型期的乡土社会  17-19
  三、对"法律意识"的解读  19-20
  四、对研究对象的界定  20-22
第二章 农业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22-31
  一、从案例中透析农业劳动者法律意识的细微变化  22-27
    (一) 案例解析  22-25
    (二) 农业劳动者法律意识的细微变化  25-27
  二、对影响农业劳动者法律意识因素的新思考  27-31
    (一) 成本——收益的权衡影响其纠纷解决机制的选择  27-28
    (二) 传统法律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土社会  28-29
    (三) 法律环境影响其对法律的认识  29-31
第三章 农民工的法律意识  31-36
  一、农民工法律意识的现状  31-32
    (一) 法律认知范围偏狭  31
    (二) 对法律的感情比较复杂  31-32
    (三) 小部分农民工进城后迷失自我,走向犯罪  32
  二、农民工法律意识现状的原因解析  32-36
    (一) 受乡土社会行事规则的影响  33-34
    (二) 缺乏有效组织  34
    (三) 远离乡土社会的舆论压力  34-35
    (四) 维权成本的考虑  35-36
第四章 大学生村官的法律意识  36-41
  一、大学生村官的简要介绍  36-37
    (一) 大学生村官是乡土社会组织建设的生力军  36-37
    (二) 大学生村官是乡土社会新生的知识力量  37
  二、大学生村官法律意识的困境  37-39
    (一) 法律认知与实践之间存在差距  37-38
    (二) 法律观念难以被认可  38-39
  三、大学生村官法律意识的潜能  39-41
    (一) 民事纠纷调解的中间人  39-40
    (二) 普法过程中的宣传员  40
    (三) 涉农职务犯罪中的监督员  40-41
第五章 提高转型期乡土社会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及举措  41-46
  一、提高转型期乡土社会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  41-42
    (一)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41
    (二)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41-42
    (三)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2
  二、提高转型期乡土社会法律意识的举措  42-46
    (一) 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工作  42-44
    (二) 提高执法、司法机关的公信力  44-45
    (三) 重视法制教育  45-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50
致谢  50-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1

相似论文

  1. 民主法治视域下网络监督问题研究,D630.9
  2. 依法治国视野下的政治权力运行法治化研究,D920.0
  3. 我国社会转型期慈善伦理的经济学分析,D632.9
  4. 中国第三次社会转型以来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研究,G812.0
  5. 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武术发展环境特征及对策研究,G852
  6. 我国高等学校管理法治化研究,G649.2
  7. 网络公民文化的法治价值及其实现,D909.2
  8. 中国法治变革中的法律思想冲突,D909.2
  9. 论法官责任的追究与豁免,D925.2
  10. 论民间借贷的法律规制,F832.4
  11. 转型期我国转业军官就业能力提升研究,G647.38
  12. 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对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D909.2
  13. 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理性建构,D909.2
  14. 马克思、恩格斯宪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911
  15. 论工商行政执法的法治化,D922.1
  16. 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冲突研究,D648
  17. 我国出入境管理法治化研究,D922.14
  18. 当代中国司法程序的法治价值,D926
  19. 企业法治文化建设研究,D926
  20. 网络民意的法理学透视,G206
  21. 电视剧“第三者”形象之裂变,J90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学习、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