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毛竹林土壤碳素周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 者: 梁颖颖
导 师: 张奇春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土壤学
关键词: 土壤吸附 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土壤呼吸
分类号: S79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毛竹林土壤生态系统碳素周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为目的,通过室内吸附试验、野外林地土壤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毛竹林地土壤碳氮吸附性能.土壤中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的动态变化.土壤呼吸年动态变化,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毛竹林土壤中碳的固定、释放及动态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利用类型红壤中可溶性有机碳(SOC)和可溶性有机氮(SON)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如下TM、Langmuir、Freundlich和Temkin四种类型的等温吸附方程均适合于低浓度SON、SOC吸附的拟合;当SOC浓度很高,超过使土壤达到最大吸附量的浓度时,只可以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毛竹林、梨园、茶园3种经济林作物土壤对SOC和SON的吸附能力一致表明为毛竹林土>茶园土>梨园土,但差异不显著。3种土壤对SON的吸附能力比对SOC的吸附能力强。与原始土壤相比,去除游离氧化铁、铝后土壤对SON和SOC的吸附率均增加;去除无定形氧化铁土壤对SON、SOC的吸附率均降低;去除有机质土壤对SON的吸附率增加,对SOC的吸附率降低。2.毛竹林土壤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特性研究。该林地试验设有对照不施肥(CK)、农民常规高产栽培(FFP)与科学施肥(SSNM)三个施肥处理。结果如下: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为3.2%,季节变化不明显,施肥对其影响不显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总有机碳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R2=0.5405**),可溶性有机碳(SOC)含量范围为102.5mg·kg-1~200.2mg·kg-1,其中7月SOC含量明显高于1月(p=0.0220)。与CK相比,FFP中SOC的含量减少了13.3%,达显著水平(p=0.0107);SSNM中SOC含量虽有减少,但未达到显著水平。毛竹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150.8 mg·kg-1~431.3 mg·kg-1之间,春夏季的微生物量碳含量高于秋冬季,其中1月与6月的微生物量碳含量达到极显著差异(p=0.0087)。与CK相比,SSNM处理中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增加(p=0.0286),微生物代谢熵也显著增加;而FFP中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减少(p=0.0182),微生物代谢熵也显著下降。说明氮肥施用量大和翻耕明显降低了微生物活性,从而降低了微生物量碳含量。3.毛竹林土壤呼吸年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5cm土温与气温显著相关(R2=0.9473),土壤的含水量在22.6%~30.2%之间,含水量较高,季节变化不大。土壤呼吸CO2的释放通量季节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与5cm处土温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R2在0.9163~0.9373之间),在1月10日至1月17日的观察期内出现CO2释放通量的最小值,CK处理为0.13g·m-2·h-1,SSNM处理为0.14g·m-2·h-1,FFP处理为0.17 g·m-2·h-1;7月21日至7月28日观察期内, CO2释放通量达到最大值,其中SSNM处理最大,为1.18 g·m-2·h-1。土壤呼吸CO2的释放通量与土壤湿度相关性较差,施肥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也不大。利用模型F=a·ebT来计算土壤呼吸年释放量,得到CK处理的CO2年释放量为50.24 t·h·m-2,SSNM处理为49.87t·h·m-2,FFP处理为50.72 t·hm-2,远高于其他植被覆盖的土壤。

全文目录


致谢  6-7
摘要  7-9
ABSTRACT  9-11
目录  11-13
第一章 绪论  13-21
  1.1 碳循环概述  13-15
  1.2 土壤吸附性能研究  15-17
    1.2.1 土壤对可溶性有机氮的吸附性能研究  15
    1.2.2 土壤对可溶性有机碳的吸附性能研究  15-17
  1.3 土壤碳形态研究  17-18
    1.3.1 土壤有机碳  17
    1.3.2 土壤微生物量碳  17-18
  1.4 土壤呼吸研究  18-21
    1.4.1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素  18-19
    1.4.2 土壤呼吸的测定方法  19-21
第二章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21-23
  2.1 选题依据  21-22
  2.2 技术路线  22-23
第三章 不同利用类型红壤对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吸附研究  23-35
  3.1 前言  23
  3.2 材料与方法  23-26
    3.2.1 供试土壤  23-24
    3.2.2 有机肥提取液的制备  24-25
    3.2.3 吸附试验设计  25
    3.2.4 数据处理  25-26
  3.3 结果与讨论  26-34
    3.3.1 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对SON的吸附特性分析  26-30
      3.3.1.1 吸附等温线  26
      3.3.1.2 土壤对SON的平衡吸附等温方程  26-29
      3.3.1.3 土壤对SON的吸附率分析  29-30
    3.3.2 不同利用类型土壤对SOC的吸附特性分析  30-32
      3.3.2.1 吸附等温线  30
      3.3.2.2 土壤对SOC的平衡吸附等温方程  30-31
      3.3.2.3 土壤对SOC的吸附率分析  31-32
    3.3.3 土壤对SON与SOC吸附能力比较  32-33
    3.3.4 土壤吸附的影响因素分析  33-34
  3.4 小结  34-35
第四章 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特性研究  35-44
  4.1 前言  35
  4.2 材料与方法  35-37
    4.2.1 研究区概况  35-36
    4.2.2 试验设计  36
    4.2.3 测定方法  36-37
  4.3 结果与讨论  37-42
    4.3.1 毛竹林土壤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季节动态变化  37-40
      4.3.1.1 土壤总有机碳的季节动态变化  37-38
      4.3.1.2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季节动态变化  38-39
      4.3.1.3 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季节动态变化  39-40
    4.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40-42
      4.3.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40
      4.3.2.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  40-41
      4.3.2.3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41-42
    4.3.3 毛竹林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与总有机碳之间关系  42
  4.4 小结  42-44
第五章 土壤呼吸年动态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  44-51
  5.1 前言  44
  5.2 材料与方法  44-45
    5.2.1 试验设计  44-45
    5.2.2 数据处理  45
  5.3 结果与分析  45-49
    5.3.1 毛竹林土壤呼吸季节动态变化  45-47
    5.3.2 土壤呼吸与温度、湿度、施肥等影响因素分析  47-49
    5.3.3 毛竹林土壤呼吸CO_2年释放量  49
  5.4 小结  49-51
第六章 全文总结  51-53
参考文献  53-60
作者简介  60

相似论文

  1.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动态研究,S153.6
  2. 黑碳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S153.6
  3. 生物质炭对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分解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S153.6
  4.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初探,S158
  5.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6.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碳库和土壤呼吸,S714
  7.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8. 太湖地区水稻土有机碳空间表征尺度效应研究,S158
  9. 不同氮磷肥水平下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S158
  10. 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S147.2
  11. 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活性有机碳、氮与作物生长间关系动态研究,S158
  12. 2000~2007年不同管理措施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估算,S812
  13. 不同施肥措施对矿区复垦土壤活性碳库的影响,S158
  14.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特征,S153.6
  15. 重金属胁迫下海州香薷根际微域细菌群落结构和特异基因表达研究,X173
  16. 过火后森林土壤黑碳的分布格局特征研究,S714
  17. 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S714
  18. 黄河干流有机碳及调水调沙时期碳输运规律,X143
  19. 中亚热带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S714.3
  20. 杉木林地不同更新方式土壤碳氮垂直分布及碳库管理指数,S791.27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树种 > > 刚竹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