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应用复合指纹法研究崩岗泥沙来源

作 者: 陈起军
导 师: 黄炎和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土壤学
关键词: 花岗岩 崩岗 复合指纹法 泥沙来源 泥沙迁移
分类号: P64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侵蚀泥沙来源与运移规律是崩岗侵蚀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根据崩岗各土层土壤理化特性存在差异的特点,将复合指纹法应用到研究崩岗侵蚀泥沙来源及其泥沙迁移规律中。本研究在福建省安溪县选择典型崩岗,分层采集6个典型崩岗崩壁的土样,并根据研究区的土壤理化特征选择了11种指纹因子作为待选指纹因子。通过分析了指纹因子在崩岗不同土层的差异性并筛选出了最佳指纹因子组合,而后选取其中一个采样点对其泥沙来源进行初步探索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分析11种指纹因子在每个采样点随采样深度的变化特征及随崩岗土层的变化特征表明,选择的这11种指纹因子中有四种以上的指纹因子在崩岗不同土层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本研究中采用复合指纹法进行崩岗侵蚀产生泥沙来源的分析是可行的。2.在每个采样点对11种指纹因子进行无参数检验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每个采样点中至少有6种以上的指纹因子在不同的泥沙源地存在显著差异,筛选的指纹因子能够满足复合指纹法研究泥沙来源的要求。3.采用逐步判别方法筛选出了各个采样点的最佳指纹因子组合,并对其进一步进行分类筛选的结果表明,指纹因子K和C可以作为研究区通用的指纹因子组合来进行崩岗泥沙来源的研究。4.选择其中的一个采样点对崩岗泥沙来源进行探索性研究。应用多元混合模型对该采样点崩积堆和冲积扇上的泥沙来源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红土层、砂土层和碎屑层对其下方的崩积堆的泥沙的贡献百分比分别为26.53%、33.41%和40.07%,说明该采样点崩岗还在处于不断崩塌过程中。红土层、砂土层和碎屑层对距离崩壁10m处冲积扇泥沙样品(CN1)的相对泥沙贡献百分比分别为29.76%、31.26%和38.82%;红土层、砂土层和碎屑层对距离崩壁20m处泥沙样品(CN2)的相对泥沙贡献百分比分别为31.78%、32.97%和35.38%;红土层、砂土层和碎屑层对距离崩壁30m处泥沙样品(CN3)的相对贡献百分比分别为23.54%、37.05%和39.40%。说明距离崩壁越远红土层的泥沙贡献率减少。在以后的研究中不仅要增加指纹因子研究的数量,还应对泥沙的迁移规律进行详细的研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8
1. 引言  8-15
  1.1 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8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8-13
    1.2.1 崩岗侵蚀研究现状  8-11
    1.2.2 指纹法研究泥沙来源现状  11-13
  1.3 本项目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13-15
    1.3.1 本项目研究背景  13-14
    1.3.2 本项目研究内容  14-15
2. 材料与方法  15-24
  2.1 研究区概况  15-17
    2.1.1 自然概况  15
    2.1.2 地质地貌概况  15-16
    2.1.3 研究区崩岗侵蚀概况  16-17
    2.1.4 试验地选择  17
  2.2 研究方法  17-24
    2.2.1 样品采集  17-19
    2.2.2 待测指纹因子的选择  19-20
    2.2.3 实验方法  20-21
    2.2.4 分析方法  21-24
3. 结果与分析  24-49
  3.1 指纹因子在崩岗各采样点变化特征分析  24-39
    3.1.1 指纹因子随采样点深度变化特征分析  24-34
    3.1.2 指纹因子在不同土层差异性分析  34-39
  3.2 研究区崩岗指纹因子的筛选与组合  39-46
    3.2.1 不同采样点指纹因子的筛选  39-44
    3.2.2 最佳指纹因子组合的筛选  44-45
    3.2.3 研究区崩岗适用指纹因子筛选  45-46
  3.3 崩岗泥沙来源分析初探  46-49
    3.3.1 泥沙指纹因子浓度特征分析  46-47
    3.3.2 泥沙来源分析  47-49
4. 结论  49-51
参考文献  51-55
致谢  55

相似论文

  1. 南方丘陵区域土壤侵蚀的SWAT模拟,S157
  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花岗岩沥青加铺层的应用研究,U416.2
  3. 北山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岩的确定、成因和构造意义及其邻区早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探讨,P588.121
  4. 桂北摩天岭和元宝山花岗岩体中片麻状构造的形成机制,P588.121
  5. CYCHU-10磁场测量装置机械系统设计与实现,TL542
  6. 景观艺术中花岗石的主要特性与科学应用,TU521.2
  7. 基于遥感与GIS的流域崩岗敏感性分析,P642.21
  8. 福建省武平县乌山地区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研究,P612
  9. 全强风化花岗岩地层海底隧道注浆效果检测方法分析研究,U455.4
  10. 新疆北山地区中坡山北和红石山层状岩体中花岗质岩脉岩石成因,P588.121
  11. 雀儿山花岗岩体放射性特征的初步探讨,P588.121
  12. 察隅—旁多构造岩浆岩段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建造时空分布,P588.121
  13. 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花岗岩建基岩体波速偏低分析及开挖扰动评价,TU45
  14. 云南省文山官房矽卡岩型钨矿床控矿构造研究,P618.67
  15. 山东胶东地区郭家岭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P588.121
  16. 利用坝地沉积旋廻研究黄土高原小流域泥沙来源演变规律,S157.1
  17. 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改良土路基疲劳试验及其仿真分析,U213.1
  18. 内蒙古太仆寺旗前庙地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P612
  19. 全风化花岗岩改良土工程特性及其在高速铁路建设中的应用,U212.22
  20. 用于液体静压导轨的花岗岩材料结构分析与试验研究,TG502.31
  21. 南方红壤区崩岗侵蚀特征及治理范式研究,P642.2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 工程地质学 >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