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改良措施对退化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作 者: 李早霞
导 师: 宝音陶格涛
学 校: 内蒙古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退化羊草草原 改良措施 群落 养分 化学计量比
分类号: S54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2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自然恢复、耙地、浅耕翻和播种羊草四种草原改良措施处理26年后的退化羊草草原群落特征、地下生物量、土壤、植物和根系的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进行了分析,并以围栏外自由放牧样地作为对照,探讨不同改良措施对群落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状况的影响,认识演替的规律和方向,优化现有改良措施,使草地的改良向着更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进行,并且通过对不同改良措施的比较,为退化草场的恢复和治理以及提高草原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寻求退化草地恢复的最佳途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有机质、全效养分和速效养分的含量在不同处理中均为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处理间的显著性差异也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消失,栏外显著低于栏内各改良措施,栏内整体为自然恢复最高。2、养分化学计量比栏内各改良措施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处理下土壤各指标的相关关系显示,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在自然恢复中达到显著性正相关,全磷和速效磷在耙地和栏外对照为显著性正相关(p=0.05);各处理中土壤氮含量对N/P的限制要大于土壤磷的,栏内各处理土壤中C/N主要受土壤全氮含量的限制而土壤有机质对其影响较小,但是C/P和C/N刚好相反。3、改良处理后群落生物量、密度和凋落物较栏外显著提高(p=0.05)。地上生物量和凋落物栏内各处理为自然恢复>耙地>浅耕翻>补播羊,自然恢复和耙地优质饲草比例较高;群落密度为自然恢复>耙地>播种羊草>浅耕翻。4、不同改良措施对植物氮含量的影响要大于对磷含量的影响,氮含量整体为栏外对照和自然恢复显著高于其余三种改良措施,不同处理植物磷含量的差异不大(p=0.05);通过N/P得出该地整体均为缺氮状态,耙地、浅耕翻和播种羊草较自然恢复更为严重。5、不同改良措施地下总生物量的顺序为自然恢复>耙地>浅耕删>播种羊草>围栏外,各处理地下生物量大部分均集中于表层土壤中,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生物量急剧的降低。不同处理地上/地下生物量的情况为:栏外对照显著高于栏内各改良措施,围栏内各改良措施之间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无显著差异(p=0.05)。6、不同改良措施根系氮、磷含量为栏外对照和自然恢复显著高于其它三种处理;根系自然恢复、栏外对照和浅耕翻的缺氮状况较播种羊草和耙地更为严重。7、与原生羊草草原相比较,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总体较原生群落提高;全氮含量和各化学计量比(N/P、C/N和C/P)均较原生群落下降;各处理植物氮含量和N/P较原生群落降低;植物磷含量较原生群落则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19
  1.1 草原现状及其退化状况  11
  1.2 退化草原改良措施  11-14
    1.2.1 围栏封育  12
    1.2.2 机械改良措施  12-13
    1.2.3 人工草地的建植  13-14
    1.2.4 其它改良措施  14
  1.3 化学计量学研究综述  14-17
    1.3.1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基本理论  15
    1.3.2 化学计量学的发展历史  15-16
    1.3.3 化学计量学研究现状  16-17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17-19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19-23
  2.1 研究地概况  19-20
    2.1.1 地形地貌特征  19
    2.1.2 气候特征  19
    2.1.3 土壤特征  19
    2.1.4 植被特征  19-20
  2.2 研究方法  20-23
    2.2.1 样地布置及处理方法  20
    2.2.2 取样测定  20-22
    2.2.3 数据处理  22-23
第三章 结果分析  23-49
  3.1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23-33
    3.1.1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23-24
    3.1.2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全效养分的影响  24-26
    3.1.3 不同改良措施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26-28
    3.1.4 不同改良措施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  28-30
    3.1.5 不同改良措施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之间的相关分析  30-32
    3.1.6 小结  32-33
  3.2 不同改良措施对植物群落及其养分的影响  33-41
    3.2.1 不同改良措施对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3-35
    3.2.2 不同改良措施对群落密度的影响  35-36
    3.2.3 不同改良措施的植物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  36-39
    3.2.4 不同改良措施植物养分相关关系分析  39-40
    3.2.5 小结  40-41
  3.3 不同改良措施对根系及其养分的影响  41-49
    3.3.1 不同改良措施对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41-43
    3.3.2 不同改良措施地上、地下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43
    3.3.3 不同改良措施对根系养分的影响  43-45
    3.3.4 不同改良措施根系N/P及其养分相关分析  45-46
    3.3.5 土壤、植物和根系养分与群落生物量和密度的相关分析  46-47
    3.3.6 小结  47-49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9-53
  4.1 讨论  49-51
  4.2 结论  51-53
参考文献  53-61
致谢  61-62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62

相似论文

  1. 湛江湾微生物群落在不同营养梯度水体中的变化,Q938.8
  2. 青山湖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及其功能评价研究,Q948
  3. 稻—蛙、瓜—蛙—鱼生态种养及养分平衡的研究,S-0
  4. 高位精养模式日本囊对虾生长及浮游生物演替规律,S968.22
  5.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6.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7.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8. 不同肥料配施对烤烟生长发育、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S572
  9. 不同处理血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仔鸡饲粮中的应用研究,S831.5
  10. 金华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研究,Q948.1
  11. 漓江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评价,X826
  12. 侵蚀红壤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肥力质量评价,S158
  13. 滩涂土壤养分与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变异及评价研究,S158
  14. 长期不同种植模式下东北黑土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研究,S153
  15. 不同退化程度喀斯特生态系统中根际土壤的养分变化特征,S158
  16. 烤烟根际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动态变化研究,S572
  17. 上海市青浦区稻田杂草群落演替及其防除技术研究,S451
  18. 土壤盐分胁迫对棉田土壤微生态的影响,S562
  19. 烤烟连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烟叶品质的影响,S572
  20.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S511
  21. 福建海坛岛主要防护林树种的生物生产力研究和土壤养分特征分析,S727.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饲料作物、牧草 >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