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PAHs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根际效应及机制

作 者: 杨静
导 师: 廖敏;杨生茂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农业资源利用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植物修复 根际效应 根系分泌物 土壤微生物
分类号: X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8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和能源利用过程。因其结构稳定、水溶性差、土壤附着能力强,且具有较强的“三致”效应,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有关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土壤和环境科学届共同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中,植物修复因其操作简便、投资少、费用低、环境友好等特点而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在评述土壤PAHs污染植物修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PAHs污染土壤植物修复中的根际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影响因素等,重点阐述了PAHs污染胁迫下,植物根系分泌物释放的生理生态特征、根际微生物的生态响应机制及促进PAHs根际降解的机制。本文通过50 d的黑麦草盆栽试验,探讨了黑麦草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对黑麦草根系分泌物中主要成分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了土壤PAHs污染胁迫下植物主要根系分泌物组成及数量上的生理生态变化;通过多隔层根箱试验模拟研究了PAHs降解的空间特征及根际距离梯度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水培体系收集芘胁迫下黑麦草的根系分泌物并模拟其空间梯度递减特征,研究了与之相伴的PAHs降解特征及微生物的生态响应特征。本论文获得以下主要结果:(1)黑麦草可明显促进土壤中菲、芘的降解。经50 d处理,种植黑麦草土壤中菲和芘的去除率显著高于无植物对照,分别为83.5%~95.0%和37.4%~57.3%。黑麦草对菲的修复效果好于对芘的修复效果。黑麦草对低、中浓度(5 mg/kg和50 mg/kg左右)的菲、芘污染有较强的耐受性;高浓度(500 mg/kg左右)菲、芘污染抑制黑麦草生长。植物吸收积累不是植物促进土壤菲、芘降解的主要原因,其贡献率小于2.24%。黑麦草对土壤中菲、芘降解的促进作用主要为植物的根际效应可显著促进土壤中微生物对菲、芘的降解。(2)低分子量有机分泌物是植物根系分泌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低分子量有机酸、可溶性总糖和氨基酸。芘污染胁迫下,黑麦草根系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分泌总量随芘胁迫处理浓度升高而显著上升,但有机酸组成无明显变化。而试验条件下,即芘胁迫浓度在3 mg/L、6 mg/L和9 mg/L时,根系总糖分泌量随着芘胁迫处理浓度升高而呈现先略微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分泌量差异不显著。黑麦草根系氨基酸分泌总量随着芘胁迫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多,但根系分泌的氨基酸组成无明显变化,而19种氨基酸分泌数量的变化情况不相同,分泌量总体均随着芘胁迫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其中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和鸟氨酸的分泌量显著增多,差异显著(P<0.05)。(3)与不种植黑麦草处理相比,种植黑麦草的根箱中芘的残留浓度明显降低,修复过程中呈现出较强的根际效应。芘的根际降解存在距离根系不同远近的差异,芘降解的整体趋势表现为:近根层>根生长层(根室)>远根层。种植黑麦草处理的各室层土壤中芘的残留浓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大小顺序为S6>S0>S5>S4>S1>S3>S2。不种植黑麦草处理中各室层土壤芘残留浓度无显著差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表现出与土壤芘残留浓度变化相反的趋势。土壤芘残留浓度与土壤微生物量碳、脱氢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性(P<0.01)。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随根际距离梯度的变化特征是污染土壤中芘残留浓度随根际距离梯度变化而呈现不同根际效应的生态机制,并且芘降解的根际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受限于距根系的距离。(4)污染土壤中芘的残留浓度随着试验条件下根系分泌物添加剂量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非线性变化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熵与芘残留量的变化趋势相反,表明土壤微生物随根系分泌物剂量变化可能是污染土壤中芘残留量随根系分泌物添加剂量变化的生态机制。细菌随根系分泌物添加剂量的变化趋势与芘降解变化特征一致,表明芘的降解以细菌为主,根系分泌物主要通过影响细菌群落的数量,进而影响着芘的降解变化特征。土壤脱氢酶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微生物量和主要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一致,进一步证明了土壤微生物随根系分泌物剂量变化是污染土壤中芘残留量随根系分泌物添加剂量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根际效应的生态机制。

全文目录


致谢  7-8
摘要  8-10
Abstract  10-15
第1章 引言  15-29
  1.1 PAHs根际修复研究进展  18-19
  1.2 PAHs根际修复机理  19-25
    1.2.1 植物直接吸收和代谢PAHs  19-21
    1.2.2 植物根系释放分泌物和酶去除PAHs  21-23
    1.2.3 根际强化微生物群体对PAHs的降解  23-25
  1.3 PAHs根际修复的影响因素  25-28
    1.3.1 植物  25-26
    1.3.2 PAHs的理化性质  26
    1.3.3 土壤类型  26
    1.3.4 根际空间距离  26-27
    1.3.5 菌根真菌  27
    1.3.6 表面活性剂  27-28
  1.4 PAHs根际修复中的关键问题及本文的研究目的  28-29
第2章 黑麦草对菲、芘污染土壤的修复  29-37
  2.1 材料与方法  29-32
    2.1.1 供试植物  29
    2.1.2 供试土壤  29-30
    2.1.3 试剂与仪器  30
    2.1.4 研究方法  30-32
    2.1.5 统计分析  32
  2.2 结果与讨论  32-36
    2.2.1 土壤菲、芘污染对黑麦草生物量的影响  32-33
    2.2.2 土壤中菲、芘残留浓度的动态变化  33-34
    2.2.3 植物对土壤中菲、芘的修复作用  34-35
    2.2.4 菲、芘在黑麦草体内的累积  35-36
  2.3 小结  36-37
第3章 芘对黑麦草根系低分子量有机分泌物的影响  37-46
  3.1 材料和方法  37-39
    3.1.1 供试材料  37
    3.1.2 试剂与仪器  37
    3.1.3 研究方法  37-39
    3.1.4 统计分析  39
  3.2 结果与讨论  39-45
    3.2.1 芘胁迫对黑麦草生物量的影响  39-40
    3.2.2 芘胁迫对黑麦草根系分泌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影响  40-41
    3.2.3 芘胁迫对黑麦草根系分泌总糖的影响  41-42
    3.2.4 芘胁迫对黑麦草根系分泌氨基酸的影响  42-43
    3.2.5 芘胁迫对黑麦草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43-45
  3.3 小结  45-46
第4章 污染土壤芘降解根际效应的空间特征和微生物活性  46-54
  4.1 材料与方法  46-48
    4.1.1 供试植物  46
    4.1.2 供试土壤  46
    4.1.3 试剂与仪器  46-47
    4.1.4 研究方法  47-48
    4.1.5 统计分析  48
  4.2 结果与讨论  48-53
    4.2.1 根际距离梯度对土壤中芘残留浓度的影响  48-49
    4.2.2 根际距离梯度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49-50
    4.2.3 根际距离梯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0-52
    4.2.4 黑麦草对芘的吸收  52
    4.2.5 根际距离梯度对芘的降解特征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52-53
  4.3 小结  53-54
第5章 黑麦草根系分泌物剂量对污染土壤芘降解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54-65
  5.1 材料与方法  54-56
    5.1.1 供试植物  54
    5.1.2 供试土壤  54
    5.1.3 试剂与仪器  54
    5.1.4 研究方法  54-56
    5.1.5 统计分析  56
  5.2 结果与讨论  56-63
    5.2.1 根系分泌物添加浓度对污染土壤中芘降解的影响  56-57
    5.2.2 根系分泌物添加浓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熵的影响  57-59
    5.2.3 根系分泌物添加浓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9-63
    5.2.4 根系分泌物添加浓度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3
  5.3 小结  63-65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5-68
  6.1 研究结论  65-66
  6.2 展望  66-68
参考文献  68-73

相似论文

  1. 根系分泌物及其组分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活化作用,X53
  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初探,S158
  3. 龙葵和小飞蓬耐锰性及富集作用的研究,X173
  4. 三种水生植物生长对土壤性状和根际氮、磷耗竭的影响,S154.4
  5. 土壤有机营养添加物对土壤微生态的修复效果与机制分析,S143
  6. 土壤盐分胁迫对棉田土壤微生态的影响,S562
  7. 种养结合梨园果实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S661.2
  8. 西瓜、水稻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对西瓜连作枯萎病的影响,S436.5
  9. 转基因香石竹遗传稳定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初探,S682.19
  10. 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S147.2
  11. 土壤盐分对棉田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影响,S562
  12.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氮素矿化与微生物作用机理研究,S812
  13. 南繁条件下转基因棉花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及棉田虫害影响的初步研究,S435.622
  14. 松嫩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模拟增温及氮沉降的响应,S812.2
  15. 干旱对海河流域典型森林土壤生态系统演变的影响研究,X820.3
  16. 植物、外加碳源和菌剂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介质的修复作用研究,X53
  17. 德保苏铁回归种群生态初探,Q948.1
  18. 植被修复对湘潭锰矿矿区废弃地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X144
  19. 甘蔗宿根栽培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S154.3
  20. 牡丹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的初步研究,S567.15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