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国际环境干预与中国环境外交

作 者: 刘小溪
导 师: 沈海涛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国际政治
关键词: 环境干预 环境外交 环境殖民主义 环境安全
分类号: X3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同时还涉及到贸易、外交、安全、能源等多个层面,危机着存在于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的切身利益。如今,环境问题不仅转变了国际社会对安全观念的看法,还成为了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威胁是跨国性的,所以西方有些学者便提出了“国际环境干涉”理论。简单的说国际环境干预就是“为了资源的占领与利益的追逐,一个国家的环境问题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根本利益。”为了维护和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环境干预政策在实践中存有新殖民主义间接、隐蔽和具有欺骗性的表现形式。本文就以对国家间环境干预政策的评析以及对中国环境外交发展变化的研究为核心,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国际环境干预政策缘起的背景。到目前为止,虽然对“环境干预政策”的概念并没有系统、官方的界定。但是作者认为,国际环境干预与环境殖民主义有相似之处,都是一种具有隐蔽性的新型的殖民主义侵略;不同点在于,国际环境干预所涉及的范围比环境殖民主义更要广泛和深刻,它不单以资源掠夺、生态破坏、新能源垄断为目的,更以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抢占国际地位、主导国际体制为最终目标。在国际社会上,首次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是始于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世界气候大会。《公约》中不仅涉及到各国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利益等敏感问题,还涉及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发展权问题和能源问题。虽然谈判过程十分艰苦、复杂,但是从那时起,关注有关应对环境变化的讨论从未间断。文中的第二部分通过对“巴厘岛路线图”、《京都议定书》、波兹南会议、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坎昆气候大会这些重大事件的整理和评述,体现出全球环境外交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面对气候变化决策和实施时,对各自减排预期、各自援助政策的认知和现实的兑现上都存在相当大的偏差。以美国和日本为例,重点分析发达国家在环境外交过程中实施环境干预政策的背景和表现形式。第三部分,深入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干预方面的对立冲突。在发达国家实施环境干预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逐步由被动的态势转而采取为抵制干预而进行的多种战略措施,将环境干预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们不难发现在以往的环境安全合作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重大问题就是互信问题和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理解差异问题。以中美两国为例,由于每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的情况千差万别,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既是一场自然气候的争论,更是一场政治气候的博弈,所以美国始终以本国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在减排问题上从不退让。这也就是一些发达国家实施环境干预的根本原因。第四部分,阐述中国环境外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表明我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并“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中国作为经济发展大国、能源消耗大国和二氧化排放量大国,环境问题越发敏感和严重,环境外交的理念和发展形式决定了中国未来环境外交的发展路线和方针。在这一章节中作者将通过介绍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区域的环境合作行动,展现目前中国环境外交的主要合作形式和合作意义。第五部分,阐述中国在环境外交上的立场与做法。作为新兴国家、金砖四国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应对国际环境变化之时面临了各种挑战,其中包括对中国形象的挑战、对中国主权的挑战、对中国安全观的挑战和对中国环境外交理念的挑战等等。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权的前提下,面对这些挑战更需要中国在角色定位和战略选择上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第六部分,阐述中国在环境外交和应对环境干预政策方面的新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外交合作和环境治理机制的改革,中国的环境外交也有一些新政策的推出。新政策的透明化、法律化、综合化和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不断涌现,都为我国环境外交提供了新鲜动力。但是,新政策的推出并不代表全面解决了目前中国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面对未来国际环境外交的发展形式,我们既要为创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和全球环境治理机制而努力,又要坚持协同合作、共同承担责任,最终达到互利双赢、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局面。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Abstract  7-12
绪论  12-15
  1 选题意义与选题方向  12
  2 逻辑体系与结构设计  12-13
  3 研究方法  13-14
  4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5
第1章 "国际环境干预"概念解析  15-20
  1.1 "国际环境干预"提出的背景  15
  1.2 "环境外交"的概念与特征  15-16
  1.3 相关概念介绍  16-17
  1.4 研究现状  17-20
    1.4.1 国内研究状况  18-19
    1.4.2 国外研究状况  19-20
第2章 发达国家与环境干预政策  20-27
  2.1 应对环境变化的国际谈判  20-24
  2.2 "国际环境干预"政策:背景、本质及表象  24-27
    2.2.1 实施的原因:国际体系的不平等  24
    2.2.2 表现形式  24-27
第3章 国际社会在环境干预方面的对立与冲突  27-35
  3.1 发展中国家为抵制环境干预采取的战略措施  27-29
    3.1.1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  27
    3.1.2 加强环境、资源管理工作  27-28
    3.1.3 完善相应的经济政策  28
    3.1.4 加速科技进步  28-29
  3.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安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29-33
    3.2.1 互信问题  29-30
    3.2.2 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理解  30-31
    3.2.3 环境融资和环保技术转让问题  31-32
    3.2.4 国家主权问题  32-33
    3.2.5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问题  33
    3.2.6 其他问题的存在  33
  3.3 发展中国家之间是否存在环境干预  33-35
第4章 中国环境外交的历程  35-43
  4.1 中国环境外交的形成与发展  35-38
  4.2 中国环境外交的表现形式  38-43
    4.2.1 双边外交:大力发展中日、中美双边外交  38-40
    4.2.2 区域性外交:加强东北亚地区、发展中国家间的环境外交  40-41
    4.2.3 稳定多边环境外交  41-43
第5章 中国在环境外交上的立场与选择  43-49
  5.1 中国环境外交面临的重大挑战  43-45
    5.1.1 对中国形象的挑战  43-44
    5.1.2 对中国主权的挑战  44-45
    5.1.3 对中国安全观的挑战  45
    5.1.4 对中国环境外交理论的挑战  45
  5.2 中国环境外交的角色定位和战略选择  45-49
    5.2.1 角色定位  45-46
    5.2.2 战略选择  46-49
第6章 环境外交与环境干预的新视野  49-52
  6.1 新时期中国环境外交的指向性  49-50
    6.1.1 公开性、透明性日益增强  49
    6.1.2 公约化、法律化日益完善  49-50
    6.1.3 环境问题是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交织的综合性问题  50
    6.1.4 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不断涌现  50
  6.2 国际环境外交的发展趋势  50-52
结论  52-53
参考文献  53-59
作者简介  59-60
后记  60

相似论文

  1. 典型工业固体废弃物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效应研究,X705
  2. 日本区域环境外交研究,X321
  3. 日本对华环境外交研究,X321
  4. 转SrMV-P1基因甘蔗的环境安全性评价,S566.1
  5. 环境安全条件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政府激励与规制研究,F832.6
  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人居环境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TP183
  7. 含硝基苯危险废物固化/稳定化技术研究,X703
  8. FSA在港口水域通航安全评估中的应用,U676.1
  9. 环境安全视角下我国出口贸易管制与激励研究,F224
  10. 环境弱势群体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X321
  11. 北京市3E-S(能源—经济—环境、安全)系统MARKAL模型研究开发,F224
  12. 转SrMV-P_1基因甘蔗的土壤环境安全性研究,S566.1
  13. 我国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922.16
  14. 外源基因清除技术(Gene-deletor)在转基因油菜中的应用研究,S565.4
  15. 基于Flex技术的环境安全监控系统,TP277
  16. 基于生态环境安全的马鞍山土地利用分区研究,F301;F224
  17. 日本环境外交与东北亚环境合作,X321
  18. 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美国环境外交中的作用,X321
  19. 陕北矿区水资源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研究,X820
  20. 儿童与居住区环境安全性研究,TU984.12
  21. 煤炭企业资本补偿问题研究,F426.2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