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沅水中下游流域旅游开发研究
作 者: 王泽夫
导 师: 谢元鲁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沅水流域 边缘文化 旅游开发
分类号: F59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文化旅游是21世纪的旅游热点。沅水流域作为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上的边缘地带,具有明显的旅游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相得益彰。本文在归纳沅水中下游流域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释沅水流域“边缘”的特征及成因,并从边缘文化的视角对其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设计。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依据,指出论文的研究意义等;第二部分对沅水中下游流域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三部分用SWOT模型对沅水中下游流域旅游开发进行了详细论证;第四部分提出了对沅水中下游流域进行旅游开发的原则、目标、主题、形象等构想与对策;第五部分把典型景区作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第六部分为结论。本文对沅水中下游流域这个旅游开发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地域提供个性化开发方案,是出于对现代性旅游项目的反思考;对当代都市人舒缓巨大精神压力的方式提出设想;对传统旅游方式的人文回归寻找支撑;和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旅游开发探寻新的思路。沅水流域旅游开发的成功,不仅将为沅水的临水型城市复苏兴盛提供坚实的基础,也将为湖南整体的经济发展以及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保证。
|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8 第一章 绪论 8-15 第一节 研究背景 8-9 第二节 研究意义 9-11 第三节 研究范围 11-13 第四节 研究目的 13-14 第五节 研究方法 14-15 一、文献资料查阅与野外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14 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14 三、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 14-15 第二章 沅水中下游流域开发相关理论与现状分析 15-29 第一节 边缘文化相关概念与分析 15-18 一、原生性 15 二、隐逸性 15-16 三、神秘性 16-17 四、多元性 17 五、浪漫性 17-18 第二节 基本理论 18-19 一、区位论 18 二、体验经济理论 18-19 第三节 沅水中下游流域相关城市旅游业概况 19-29 一、常德市 22-24 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4-26 三、怀化市 26-27 四、邵阳市 27-29 第三章 沅水中下游流域旅游资源开发SWOT 分析 29-43 第一节 沅水中下游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29-32 一、资源优势 29 二、民俗优势 29-30 三、区位交通优势 30-31 四、名人优势 31-32 第二节 沅水中下游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 32-36 一、潜力没有充分体现部分建设存在冲突 32-34 二、整体导向欠缺行政区域限制 34-35 三、旅游资源分散弱小接待设施改善困难 35-36 第三节 沅水中下游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 36-39 一、旅游稳定发展流域组合良好 36-37 二、旅游资源符合潮流交通发展前景喜人 37-39 第四节 沅水中下游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挑战 39-43 一、旅游市场混乱无序旅游产品重复雷同 39-40 二、旅游市场发展不平衡旅游市场结构不合理 40-41 三、文化冲突不可避免流域合作存在风险 41-43 第四章 开发边缘旅游的战略构想与对策 43-70 第一节 优势机遇战略——发挥优势,把握机遇 43-49 一、注重市场需求坚持原始自然 43-45 二、加强流域合作合理配置资源 45-46 三、开发旅游精品挖掘区域内涵 46-49 第二节 劣势机遇战略——克服劣势,抓住机遇 49-54 一、保护开发资源实现科学发展 49-50 二、提升特有品位增大市场规模 50-53 三、加深交通协作提倡低碳消费 53-54 第三节 优势威胁战略——巩固优势,应对威胁 54-61 一、树立边缘品牌形象提升旅游产品卖点 54-56 二、利用湖南传媒优势加大旅游宣传力度 56-59 三、把握旅游客源市场针对目标群体营销 59-61 第四节 劣势威胁战略——克服劣势,规避威胁 61-70 一、政府部门通力配合强大旅游保障体系 61-63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硬件环境 63-64 三、改进管理服务水平提高旅游畅爽体验 64-67 四、紧跟游客需求变化拓展新型旅游方式 67-70 第五章 沅水中下游流域景区案例分析 70-92 第一节 以边缘文学作品构建景区——桃花源为例 70-79 一、桃花源景区简介 70-71 二、桃花源景区存在的问题 71-75 三、对策分析 75-79 第二节 以人气世外边城——湘西凤凰为例 79-92 一、凤凰古城简介 79-81 二、凤凰古城存在的问题 81-84 三、对策分析 84-92 第六章 结语 92-94 参考文献 94-98 致谢 98-99 附表 99
|
相似论文
-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 古商城文化旅游开发研究,F592.7
- 风景名胜区村落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TU984.114
- 邯郸市峰峰矿区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研究,G122
- 广西客家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F592.7
- 攀枝花ASD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F592.7
- 都市遗产旅游开发路径研究,F592.7
- 苏区艺术之我观,K263
- 新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G122
- 论谢耀《他们自己的语言》中人物性取向的意义,I712
- 基于模糊多属性的旅游开发项目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F590
- 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F592.7
- 后现代旅游观视野下的温泉旅游开发模式研究,F592.7
-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F592
- 贡山县重丁社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F592.7
- 游客空间行为影响下的古镇保护与开发研究,F592.7
- 成都市近郊区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F592.7
- 云南温泉旅游开发模式探讨,F592.7
-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村落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F59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地方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