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华南地区暖季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特征分析

作 者: 李佳颖
导 师: 沈新勇;王东海
学 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专 业: 气象学
关键词: 中尺度对流系统 云团追踪 时空分布 活动特征 大尺度环境场
分类号: P458.12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华南地区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深受季风活动影响,是我国汛期时间最长、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对流活动十分频繁。本文利用2005~2010年风云二号地球静止卫星逐时红外亮温(TBB)资料对我国华南地区暖季(3-9月)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分布和活动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再结合NCEP 1°×1°再分析资料,采用动态合成分析方法,讨论MCS的大尺度环境场特征。研究发现:(1)华南地区MCS时空分布表现为:两广沿海地区和海南岛是两个主要MCS活跃区,随着纬度增加、深入内陆,MCS越少发生,24°N以北,MCS出现频率基本低于4%;MCS活动分布具有明显的月际变化特征,3-6月对流活跃区向北推进并逐渐增强,对流活动于6月份全面爆发,7月之后减弱南缩;华南地区MCS日变化曲线呈现双峰分布,MCS全天初生、成熟和消亡的最高峰在下午至夜晚之间,另凌晨有一个MCS发生、成熟、消亡的次高峰;海南岛上对流活动比雷州半岛上的对流活动旺盛,大约在傍晚前后(16~19时)达到极盛。(2)MCS平均生命史为4.6小时,持续时间为3-7小时的MCS占总数的91.1%,平均移速较慢为25.6km/h;以向东移动为主,向西和向南次之。(3)华南地区MCS发生的大尺度环境场特征主要表现为:对流层高层,MCS被南亚高压东部的反气旋控制,云团北侧存在西风急流,MCS上空有较强的反气旋性辐散;MCS形成于南支西风气流的低槽上,处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云团内部出现局部中性层结,不稳定层结可达到650hPa;对流层中低层一致西南风,斜压性小;低层则有西南急流将水汽输送至华南,急流左侧(对应MCS发生处)形成低涡,有强气旋性辐合,水汽在此大量堆积。(4)2008年MCS时空分布与2005~2010年平均时空分布相似,但两广沿海的对流活动异常活跃;对流云团基本属性与多年平均变化不大;2008年高空急流较多年平均偏强,强风速中心西伸较明显,经向环流更强,副高偏北、偏东,垂直运动异常旺盛,MCS出现处的低涡比常年清晰、深厚,水汽辐合更强。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第一章 引言  9-14
  1.1 选题依据  9
  1.2 研究进展  9-12
    1.2.1 中尺度对流系统定义  9-10
    1.2.2 中尺度对流系统普查研究进展  10-11
    1.2.3 华南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回顾  11-12
  1.3 本文的创新点  12-13
  1.4 论文章节安排  13-14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14-23
  2.1 云团追踪算法  14-20
    2.1.1 云团追踪方法的演变  14-15
    2.1.2 本文采用的云团追踪算法  15-20
  2.2 普查标准  20
  2.3 MCS动态合成方法  20-21
  2.4 资料介绍  21-23
第三章 华南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活动统计特征  23-44
  3.1 华南地区MCS基本属性特征  23-24
  3.2 华南地区MCS时空分布情况  24-30
    3.2.1 MCS总体分布  24-26
    3.2.2 MCS月际分布  26-28
    3.2.3 MCS日变化特征  28-30
  3.3 华南地区MCS移动特征  30-32
  3.4 华南地区MCS平均大气状态廓线  32-34
  3.5 华南地区MCS大尺度环境场特征  34-44
    3.5.1 200hpa流场和高空急流  35-36
    3.5.2 500hpa形势场  36
    3.5.3 散度场和涡度场分析  36-38
    3.5.4 低空环流和水汽输送  38-39
    3.5.5 垂直运动分析  39-40
    3.5.6 不稳定条件  40-44
      3.5.6.1 假相当位温θ_(se)  40-41
      3.5.6.2 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对流抑制能量CN  41-44
第四章 2008年华南地区MCS活动统计特征  44-62
  4.1 2008年华南地区MCS时空分布  44-50
    4.1.1 总体分布  44-45
    4.1.2 月际分布  45-48
    4.1.3 日变化  48-50
  4.2 2008年MCS基本属性特征  50-51
  4.3 2008年中尺度对流系统移动特征  51-52
  4.4 2008年平均大气状态廓线  52
  4.5 2008年大尺度环境场特征  52-60
    4.5.1 500hPa环流形势  54-55
    4.5.2 高低空环流  55-56
    4.5.3 散度场和涡度场分析  56-57
    4.5.4 水汽输送  57-58
    4.5.5 垂直运动分析  58-59
    4.5.6 不稳定条件  59-60
  4.6 与2005~2010年六年平均对比  60-62
第五章 总结和讨论  62-64
  5.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62-63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63-64
致谢  64-65
参考文献  65-68

相似论文

  1. 棉花间歇性土壤涝渍的产质效应及其生理基础研究,S562
  2. 长乐江流域大气氮、磷沉降及其在区域营养物质循环中的贡献,X131.2
  3. 1870年代上海城区犯罪时空分析,K256
  4. 长江主流碳的时空输运特征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X143
  5. 基于数据融合的雷电监测预警方法研究,P427.32
  6. 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S42
  7. 北大西洋海雾发生频率的气候学特征,P732
  8. 北半球冬季阻塞活动长期变化的研究,P434
  9. 基于TM/ETM+数据的厦门市城市热岛动态监测研究,X16
  10. 温室气体CH_4卫星遥感监测初步研究,P407
  11. 北京城区两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观测分析及成因探讨,P458.121.1
  12. 漠境三种豆科植物AM真菌时空分布研究,Q948
  13. 荒漠环境柠条锦鸡儿AM真菌生态学研究,S793.3
  14. 城市中心区犯罪地理研究,D917.9
  15. 强震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P642.23
  16.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构造岩浆岩带西段中生代侵入岩时空分布,P588.1
  17. 雅鲁藏布江(米林—加查段)泥石流活动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P642.23
  18. 车辆横向位置随机对桥梁空间响应影响分析,U441
  19. 长江中游监利断面鱼类早期资源量及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S932.2
  20. 鄱阳湖湿地NDVI变化与越冬候鸟时空分布的关系研究,Q958
  21. 松花江水环境中多环麝香的分布特征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气象学) > 天气预报 > 天气过程的分析 > 概况分析 > 单项分析 > 降水过程分析 > 暴雨过程分析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