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典型地层油气藏解剖及成藏机理物理模拟

作 者: 赵景蒲
导 师: 查明
学 校: 中国石油大学
专 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地层油气藏 不整合结构体 物理模拟 优势运移方向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准噶尔盆地地层油气藏的类型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对研究区不整合剖面类型、不整合纵向结构特征及其对油气运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典型地层油气藏(重32井区地层油气藏和五区南地层油气藏)进行解剖分析,建立了该地区地层油气藏成藏机理物理模拟实验模型,辅助于物理模拟实验,直观的认识了油气沿不整合运移和聚集的过程,进一步分析了地层油气藏的成藏过程及成藏机理。准噶尔盆地地层油气藏类型多样,不整合发育模式也有其独特的空间结构,根据其成因,提出“不整合结构体”的概念,并在纵向上将其分为三层结构:结构体上层(主要为水进砂体或底砾岩)、结构体中层(风化粘土层也称为风化泥岩层)及结构体下层(半风化岩石也称为风化淋滤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整合结构体与油气成藏的关系,不整合结构体在油气成藏过程中可以起到封盖作用、输导作用和圈闭作用。利用实验模拟装置模拟了不整合结构体输导层中油气运移的优势方向,实验结果表明,油气在不整合结构体中运移的优势通道主要受输导层几何形态、不整合面倾角大小、输导层物性、油气运移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地层油气藏成藏机理物理模拟实验表明,有利的地层油气藏成藏部位是处于构造高部位的地层超覆带;不整合结构体是油气侧向运移的良好通道,油在不整合结构体中优先沿物性好的输导层中运移,并且油在不同结构层间或同一结构层内的运移都表现出明显的非均一性。此外,不整合结构体自身除了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也可以作为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前言  9-14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9-10
  1.2 地层油气藏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  10-11
    1.2.1 国内外地层油气藏研究现状  10-11
    1.2.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层油气藏研究现状  11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  11-12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2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12-14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14-19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背景  14
  2.2 构造演化  14-15
  2.3 地层发育特征  15-17
  2.4 生储盖组合及油气地质特征  17-19
第三章 典型地层油气藏解剖与分布规律  19-38
  3.1 准噶尔盆地的地层油气藏类型  19-22
    3.1.1 不整合面上的地层超覆油气藏  20-21
    3.1.2 不整合面下的地层剥蚀油气藏  21-22
  3.2 准噶尔盆地地层油气藏分布  22-23
  3.3 重32 井区油藏解剖  23-30
    3.3.1 地层与构造特征  23-25
    3.3.2 储层与沉积特征  25-27
    3.3.3 油藏特征  27-29
    3.3.4 油气成藏模式  29-30
  3.4 准噶尔西北缘五区南地层油气藏  30-38
    3.4.1 区域构造和地层特征  30-31
    3.4.2 下乌尔禾组地层超覆- 物性油气藏特征  31-33
    3.4.3 油气藏形成特征  33-35
    3.4.4 油气成藏模式  35-38
第四章 不整合对地层圈闭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38-51
  4.1 不整合剖面类型及分布规律  39-40
    4.1.1 不整合剖面类型划分  39
    4.1.2 不整合类型分布规律  39-40
  4.2 不整合结构体发育模式  40-45
    4.2.1 不整合结构体纵向结构划分  40-42
    4.2.2 不整合结构体结构模式  42-43
    4.2.3 不整合结构体发育模式  43-45
    4.2.4 不整合结构体发育的主控因素  45
  4.3 不整合结构体岩性配置关系  45-46
  4.4 不整合结构体控藏作用  46-51
    4.4.1 不整合结构体的封盖作用  46
    4.4.2 不整合结构体的输导作用  46-48
    4.4.3 不整合结构体的圈闭作用  48-51
第五章 地层油气藏输导体系控藏机理物理模拟研究  51-73
  5.1 不整合输导体中油气优势运移方向模拟  51-58
    5.1.1 实验模型与实验方法  52-53
    5.1.2 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53-57
    5.1.3 实验结论  57-58
  5.2 地层油气藏输导体系控藏机理物理模拟  58-72
    5.2.1 物理模拟实验原理及目的  58-59
    5.2.2 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59-61
    5.2.3 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和步骤  61-62
    5.2.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输导体系控藏机理物理模拟  62-72
  5.3 下步工作及存在的问题  72-73
结论  73-74
参考文献  74-80
致谢  80

相似论文

  1. 超音速聚合射流氧枪射流特性的基础研究,TF341
  2. 楞古水电站唐古栋巨型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P642.22
  3. 顶吹吹炼过程分散相在连续相中分布的研究,TF701.3
  4. 连铸过程中钢包底吹氩新工艺的物理模拟,TF777
  5. 板坯结晶器流场优化数值与物理模拟研究,TF777
  6. 薄板坯连铸中间包控流装置优化与吹氩物理模拟,TF777
  7. 吹氩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渣界面行为的物理模拟,TF777
  8. 大型支承辊锻件锻造工艺与模拟技术研究,TG316
  9. 模拟油藏条件下激活剂运移与微生物生长调控实验研究,TE39
  10. 西南山区“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的形成条件与失稳机理研究,P642.22
  11. 强震作用下均质斜坡动力响应的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P642.2
  12. 中江冯店垮梁子滑坡基本特征与变形机理研究,P642.22
  13. 三峡库区五尺坝滑坡物理模拟及预报模型研究,P642.22
  14. 三峡库区塘角村1号滑坡模拟试验及预报判据研究,P642.22
  15. 聚合物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TE357.4
  16. Mg-5.21%Li-3.44%Zn-0.32%Y-0.01%Zr型镁锂合金热变形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TG146.22
  17. 石油钻杆管端加厚成形数值模拟研究,TE921.2
  18. 镁合金熔体15kHz超声净化工艺及超声凝固的物理模拟,TF822
  19. 矿井工作面突水地质异常体电阻率响应特征实验研究,TD741
  20. 工作面突水电场响应数值模拟研究,TD745.2
  21. 板坯连铸结晶器钢液流动行为的物理模拟研究,TF777.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