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轧钢加热炉炉温控制算法设计

作 者: 王一陶
导 师: 李柠;于登科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控制工程
关键词: 加热炉 炉温 PID 模糊控制 模糊PID MATLAB
分类号: TP2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加热炉是轧钢生产线上的重要设备,加热炉炉温的控制效果直接影响钢坯的质量。由于加热炉属于典型的非线性、大惯性、强耦合、纯滞后系统,加之炉内温度分布不能直接测量,同时受多种生产工艺因素的制约,因此炉温控制一直是控制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常轧钢加热炉分三段——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均热段是钢坯出炉前的最后一段,控制也最为严格,钢坯在此段被加热到轧线需要的温度并使其断面温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本文着重针对均热段炉温控制展开相关研究。目前,炉温控制算法以PID算法为主。PID算法具有简单、稳定、可靠等优点,但参数整定比较困难,在非线性时变,滞后较大的系统中控制效果不理想。模糊控制算法是一种智能控制算法,通过模仿人的思维方式和人的控制经验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在设计中不需要建立温度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因此对于数学模型难以准确获取、动态特性不易掌握的炉温过程非常适用。论文首先综述了加热炉炉温控制现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加热炉的工艺及控制。考虑到PID算法及模糊算法各具优点,把二者结合起来,利用模糊PID算法控制炉温,并分别采用PID算法、模糊算法、模糊PID算法对炉温进行控制,对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控制结果表明,PID算法响应较快,但有较大的振荡和超调量,调节时间较长。模糊控制振荡小,超调量较小,响应较快,但过渡过程较长。模糊PID算法综合了模糊算法和PID算法的优点,无需建立精确数学模型,并能发挥PID算法简单的特性,过渡过程时间短,适应能力强,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16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9-10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0
  1.3 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现状  10-12
  1.4 加热炉温度控制  12-14
    1.4.1 炉温控制的主要方法  12-14
    1.4.2 炉温控制领域的工作成果  14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5
  1.6 本章小结  15-16
第二章 加热炉工艺及控制  16-29
  2.1 加热炉工艺概况  16-18
  2.2 加热炉基础控制系统简介  18-25
    2.2.1 装、出钢机运行控制  18-20
    2.2.2 步进梁运行控制  20-22
    2.2.3 炉膛压力控制  22-23
    2.2.4 温度控制系统  23-25
  2.3 加热过程数学模型  25-27
    2.3.1 燃烧模型  26
    2.3.2 炉内流动模型  26-27
    2.3.3 炉内传热模型  27
  2.4 加热炉控制的要求  27-28
  2.5 本章小结  28-29
第三章 加热炉炉温 PID 控制  29-36
  3.1 PID 控制的基本原理  29-30
  3.2 PID 控制的特点  30
  3.3 PID 温度控制器  30-32
  3.4 本文的炉温研究模型  32
  3.5 PID 算法炉温控制仿真  32-35
  3.6 本章小结  35-36
第四章 加热炉炉温模糊控制  36-52
  4.1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36-37
    4.1.1 模糊控制的发展情况  36-37
    4.1.2 模糊控制的原理  37
  4.2 模糊控制的特点  37
  4.3 模糊控制器  37-44
    4.3.1 输入与输出语言变量  38-39
    4.3.2 隶属度函数及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  39-42
    4.3.3 输入量的模糊化方法和输出量的去模糊化方法  42-44
  4.4 炉温模糊控制仿真  44-51
  4.5 本章小结  51-52
第五章 加热炉炉温模糊PID 控制  52-65
  5.1 模糊PID 控制的基本原理  52-53
    5.1.1 模糊PID 控制的发展情况  52
    5.1.2 模糊PID 控制算法  52-53
  5.2 模糊PID 控制的特点  53
  5.3 模糊PID 温度控制器  53-57
    5.3.1 模糊PID 控制系统的结构  53-55
    5.3.2 模糊PID 控制算法的控制规则  55-57
  5.4 模糊PID 控制炉温控制仿真  57-64
  5.5 仿真结果比较  64
  5.6 本章小结  64-65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65-67
  6.1 总结  65-66
  6.2 展望  66-67
参考文献  67-70
致谢  70-7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1-73

相似论文

  1. 微细线切割往复走丝机构的设计及控制系统的研究,TG484
  2. 电缆巡检车图像引导技术的研究,U469.6
  3. 船用舵机电液伺服单元单神经元PID控制,U666.152
  4. 激光光束偏转设备的机电控制系统设计,TM301.2
  5. 激光直写机的光功率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TN249
  6. 半导体激光器热电控制技术研究,TN248.4
  7. 模糊控制、神经网络在平面二级倒立摆中的应用,TP273.4
  8. 非线性变结构导引规律的研究,TJ765
  9.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V249.122
  10.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P273
  11. 压电驱动微工作台的控制与校正技术研究,TP273
  12. 数字图像处理在集装箱检测中的应用研究,TP274.4
  13. 伺服转台温控箱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TP273
  14. 基于模糊整定PID的海浪运动模拟试验台控制系统设计,TP273.4
  15. 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研究及其实现,TP273.4
  16. 基于神经网络辨识的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研究,TM31
  17.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系统及最大功率点追踪,TM61
  18. 片状农业物料滚筒干燥控制系统研究,S226.6
  19. 深水海底管道S型铺管法安装分析,TE973
  20. 一种多用途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设计与研究,S24
  21. 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可靠性测试的研究与应用,TP311.5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 > 自动化系统 >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