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研究

作 者: 杨毅
导 师: 任一明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教育史
关键词: 汉代儒家 女子教育 教育思想 《列女传》 《女诫》
分类号: G5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2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素质的提升、对民族性格的形成、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社会文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女性占人类总量的二分之一,她们的成长、发展对人类社会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教育在女性成长、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又困难重重。中国女子教育历来是受到社会、家庭重视的。中国具有悠久的女子教育传统,尤以儒家女子教育影响最为显著,其教育形式和内容,不但延续了数千年,而且对近代中国乃至当今社会仍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对中国儒家女子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尽力发掘其发展规律,总结我国女子教育的历史经验,是有益于民族、有益于人类、有益于教育的。汉代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开创时期,其儒家女子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史上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主要通过探究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演变、传播及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因素,来窥视中国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对当代女子教育发展的启示,同时希望通过对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的研究能够为当今教育及其女子教育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以有益于教育事业更加健全、和谐的发展。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五大方面对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即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研究对象、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第二部分对中国古代女子教育和女子教育思想进行简要的阐述。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作为教育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两者之间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存在着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女子教育和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也是如此。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形成的。中国封建社会以儒学作为指导思想,女子教育作为儒家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是儒家教育思想在女子教育领域的延展和贯彻,也是儒家教育及其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第三部分重点探究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演变。汉代是中国儒家女子教育理论的重要形成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尤以西汉刘向的《列女传》和东汉班昭的《女诫》的女子教育思想最为典型。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包括四大方面,即以“男尊女卑”为基、以“理家持正”为本、以“妇顺”为旨和以“三从”为准。通过对《列女传》和《女诫》女子教育思想的辨析可以窥探出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演进的主要特点,即对女子教育的重视由兴国显家发展到关注女性自身生存、教育对象由男女两性发展到专对女性、女子教育内容由七种“标准”发展到七种“关系”。第四部分主要对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成因进行分析。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思想是源于人类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认识,是社会认识的一部分,因此,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汉代政治、经济、社会风俗构成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独尊儒术”的社会文化氛围及汉代女子教育现实及其发展需要,这三大方面既是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又促成了其发展。第五部分对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及其当代启示进行尝试性的探讨。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是在先秦儒家女子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汉代社会实际进行了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为汉代及其之后历代女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参照的模式。其一旦形成,就通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传播,使得儒家女子教育的观念从社会上层逐步深入到下层普通民众的生活中去。从中可以看出,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典型人物与女性整体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国家倡导与思想家的引领起到了强大的导向作用;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之间是非同步的,但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9
一、前言  9-17
  (一)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9-10
  (二) 研究的对象、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10-11
  (三) 文献综述  11-14
  (四)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5
  (五)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5-17
二、古代女子教育与女子教育思想  17-22
三、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  22-51
  (一) 《列女传》《女诫》  24-39
  (二) 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39-45
  (三) 《列女传》和《女诫》女子教育思想辨析  45-51
四、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与成因  51-56
  (一) 社会环境  51-53
  (二) "独尊儒术"的社会文化氛围  53
  (三) 汉代女子教育概况  53-56
五、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的传承与考量  56-64
  (一) 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的传承  56-60
  (二) 关于汉代儒家女子教育思想的考量  60-64
结束语  64-67
参考文献  67-73
后记  73-75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75

相似论文

  1.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2. 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研究,G641
  3. 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G647.38
  4.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G40-09
  5. 胡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及当代启示,G633.3
  6. 陶行知社会教育思想简论,G40-092
  7. 孔子教育思想研究,G40-092
  8. 陈宝琛教育思想研究,G529
  9. 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研究,J20-4
  10.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G633.3
  11. 隐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G641
  12. 教育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13. 《大学》伦理政治教育思想研究,G641
  14. 高校反恐防恐教育研究,D815.5
  15. 论先秦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D648
  16. 业余儿童手风琴教学研究,J624.3
  17. 梁启超青年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G40-09
  18.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女子教育研究,G776
  19.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研究,G711
  2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探究,G641
  21. 清朝晚期至民国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K2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国教育事业 > 教育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