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规范网上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建构

作 者: 赵梨渊
导 师: 王卫国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民商法学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平台 电子商务 法律监管
分类号: D922.2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三方支付是随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交易模式,主要使用于网络交易。其特点是,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买方和卖方的中介机构,在交易过程中为双方暂时保管货款,进行信用担保,起到保证作用,并在交易的过程中对交易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以保障交易过程中货物的质量和交易的诚信。第三方支付平台有效地解决了网上交易中的支付问题,屏除了交易双方的顾虑。在电子商务中,由于买方和卖方的交易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不一致,资金和货物的转移是分离的,信息也不对等,所以双方都不敢盲目信任对方,常常导致电子商务无法正常进行。第三方支付平台正好解决了这一安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欺诈行为的发生,使网上交易得以顺利的进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出现的交易模式,第三方支付在我国更是一种新出现的交易方式,现行法律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定位不是十分清晰,我国关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立法也十分匮乏。在专门性的法律出台之前,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一直使用用银行法方面的法律进行规范,国家在立法方面也是在不断的进行探索。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三年之后,于2010年6月出台了专门规范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紧接着于同年9月21日颁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具体规范《管理办法》的实施。研读《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内容,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是问题也不容置疑。这两部法规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法学界还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定位,支付过程中各方的法律地位,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何适用法律,以及如何对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保护等等方面,都需要专家学者提出立法对策和建议,以达到完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目的。本文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地位,以及支付过程中参与各方的法律定位及遇到的各种法律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存在意义,发展状况,监管模式,重点论证了这些实际问题在我国现行立法背景下实行的条件,提出了借鉴国外的立法成果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除引言与结论部分外,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论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概念以及基本理论问题,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定义出发,简要阐述第三方支付平台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过程,进而论证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和创新性,并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现行国内外立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必要性,以及现行立法的利弊,分析现行立法的不足。第二章剖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的法律特性,指出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是简单的中介服务,而是从事支付和结算的非金融机构。并且对第三方支付过程中参与各方的法律定位进行了解读,分析其监管途径。第三章简述第三方支付平台常见的三种交易模式和典型案例。以支付宝和财付通为例子,分析它们的交易模式和流程,以及它们的特点和遇到的问题。把它们同国外类似的支付平台PayPal进行比较,吸收先进经验,促进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第四章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中可能遇到风险和后果,包括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行业经营风险、监管政策风险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其产生的原因和症结,从各个方面进行法律思考,以求找出问题。第五章是针对上一章提出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案,以期对我国现行的法律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立法建议。这些方案着力于平衡风险的承担,保护各方的利益,促进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在本文的结论中,笔者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型支付模式和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指出第三方支付平台虽然产生时间不长,但是作用巨大,和电子商务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然后,笔者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未来和监管立法的前景做出了展望。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3
第一章 第三方支付平台概述  13-25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  13-14
    一、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13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概念  13-14
    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起源与发展  14
  第二节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势与不足  14-18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优势  14-16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不足  16-18
  第三节 规范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国内外立法观察  18-25
    一、国内立法  18-22
      (一) 《电子签名法》  19
      (二) 《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  19-20
      (三)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20-21
      (四)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21-22
    二、外国立法  22-25
      (一) 联合国及国际组织立法  22
      (二) 美国立法及监管  22-23
      (三) 欧盟立法及监管  23-24
      (四) 日韩立法  24-25
第二章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特性概述  25-29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平台法律定位及立法分析  25-26
  第二节 第三方支付买卖双方的法律定位  26-27
  第三节 第三方支付中银行的法律定位  27-29
第三章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模式  29-36
  第一节 第三方支付交易模式  29-31
    一、独立的网关支付模式  30
    二、具有担保功能的网关支付模式  30-31
    三、依附电子商务网站的第三方支付网关模式  31
  第二节 第三方支付平台典型案例  31-33
    一、支付宝交易模式  31-33
    二、财付通交易模式  33
  第三节 PAYPAL 交易模式和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比较分析  33-36
    一、PayPal 简介  33-34
    二、PayPal 与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区别  34-36
第四章 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中的风险防范  36-42
  第一节 信用风险  36-37
  第二节 法律风险  37-38
  第三节 技术风险  38-39
  第四节 行业竞争风险  39-40
  第五节 监管政策风险  40-42
第五章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规范措施  42-49
  第一节 明确法律定位  42
  第二节 明晰交易规则  42-43
  第三节 严格市场准入  43-45
  第四节 加强备付金管理  45-47
  第五节 遏制洗钱行为  47-48
  第六节 严厉惩治犯罪  48-49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互联网上旅游评论的情感分析及其有用性研究,TP391.1
  2. 服装网络营销顾客忠诚度的实证研究,F274
  3.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G633.3
  4.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适用范围上的新发展,D997.1
  5. B2C市场中价格和价格离散的实证研究,F724.6
  6. 基于Hadoop的在线购物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7. 山东邮政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F616
  8. 几个电子现金支付方案的分析与改进,TP393.08
  9. 关于设立上海电子商务银行的可行性研究,F832.2
  10. 电子贸易全球化背景下的税收征管研究,F812.42
  11. 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运用法律问题探讨,D923.6
  12. 在线相册冲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3. 龙城电子商城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4. 基于Google平台促销模块与商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5. 支持精细化营销的B2C平台的设计与开发,TP311.52
  16. 基于WEB平台的家电类产品智能导购系统的研究,TP311.52
  17. 网络音像交易平台设计与实现,TP393.09
  18. 电子商务技术扩散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F224
  19. 基于MVC架构的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20. EM2C企业的作假监管和物流投资的实物期权分析,F252;F713.36
  21. 移动代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安全迁移模型研究,TP393.0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金融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