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CAE分析的轿车外角撑装饰板双料重叠注射成型质量控制

作 者: 万守臣
导 师: 傅建
学 校: 西华大学
专 业: 材料加工工程
关键词: 外角撑装饰板 双料重叠注射 制件翘曲 界面结合强度 浇口位置组合 工艺参数优化
分类号: TQ320.6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双料重叠注射作为一种“模内组装”或“模内焊装”成型技术,具有减少或取消二次装配、缩短制件成型周期等诸多优点。但由于设备、模具、成型工艺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双料重叠注射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加强相关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轿车外角撑装饰板通常位于轿车后侧窗玻璃拐角处,由主体结构和边缘密封两部分组成。该制件在双料重叠注射成型中所面临的典型质量问题是翘曲量偏大和界面结合力欠佳。为解决此类质量问题,传统的做法往往是依靠实践经验反复调试模具或注射参数来寻求最佳质量控制的途径。毫无疑问,这将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和能源的浪费。利用注射成型CAE技术不但可以预测外角撑装饰板成型过程中原先只有通过试模才能暴露的成型缺陷,而且还可借助数值实验结果,优化双料重叠注射工艺方案,提高成型产品质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本文在排除某外角撑装饰板结构工艺设计不合理和前后注射材料匹配不当等因素的基础上,借助Moldflow软件,重点研究双料重叠注射浇口位置组合与注射工艺参数对制件翘曲和界面结合的影响。为此,本文首先拟定四种浇口位置组合方案,通过对这四种方案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找出成型外角撑制件的最佳浇口位置组合;然后基于最佳浇口位置组合安排正交试验,研究前、后注射材料的熔体温度、注射时间、保压压力、冷却时间及模具温度等工艺参数与制件翘曲和界面结合的关系;最后综合成型质量、设备吨位、成型周期等因素,选取最佳工艺方案并加以验证。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1.浇口位置组合对外角撑装饰板最终成型质量影响较大。其中,成型制件密封边上的浇口位置不同会影响后注射组份的熔体剪切速率和模腔内的压力分布,进而影响流动路径上的熔体温度分布和熔体密度分布。不均匀的温度分布和密度分布会造成制件密封边上不同区域的收缩不均,当由此引发的残余应力大于重叠注射材料的屈服强度时,密封边便产生翘曲。此外,不均匀的熔体温度分布还会影响后注射组份向与之接触的基体表面传热,进而影响基体侧的局部熔化深度及熔化持续时间,最终影响基于界面分子相互穿插渗透的界面结合力。2.不同的工艺参数对制件翘曲和界面结合两个指标的影响程度不同。在给定的参数取值范围内,先注射材料(ASA)的冷却时间对两个指标的影响均很弱;而重叠注射材料(TPV)的注射时间对两个指标的影响却均较强;ASA保压压力对制件高度方向的翘曲影响较大,对界面结合力的影响却属中等;而TPV注射温度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非常显著,但对制件翘曲影响却较小。3.在ASA熔体温度255℃、注射时间1.0s、保压压力取最大注射压力的70%、冷却时间15s和TPV熔体温度200℃、注射时间0.7s、保压压力取最大注射压力的70%、冷却时间25s以及模具温度70℃条件下成型外角撑装饰板,其总体和高度方向的翘曲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界面结合力也能得到较大改善。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1. 绪论  11-23
  1.1 引言  11-18
    1.1.1 夹芯注射  11-12
    1.1.2 气辅共注射  12
    1.1.3 水辅共注射  12-13
    1.1.4 双料重叠注射  13-16
    1.1.5 双料重叠注射发展趋势  16-18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18-22
    1.2.1 课题研究背景  18-19
    1.2.2 外角撑装饰板的成型性分析  19-21
    1.2.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21-22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2
    1.3.1 主要研究内容  22
    1.3.2 技术路线  22
  1.4 本章小结  22-23
2. 课题研究相关理论  23-31
  2.1 高分子流变学基本理论  23-24
    2.1.1 高分子流变学基本概念  23
    2.1.2 高分子流变学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23-24
    2.1.3 双料重叠注射工艺中涉及的流变学问题  24
  2.2 双料重叠注射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24-29
    2.2.1 双料重叠注射充模阶段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25-27
    2.2.2 双料重叠注射保压阶段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27-28
    2.2.3 双料重叠注射冷却阶段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28
    2.2.4 双料重叠注射残余应力与翘曲数值模拟基本理论  28-29
  2.3 双料重叠注射质量控制基本理论  29-30
    2.3.1 双料重叠注射制件翘曲优化理论  29-30
    2.3.2 双料重叠注射界面结合力优化理论  30
  2.4 本章小结  30-31
3. 课题研究方法  31-43
  3.1 Moldflow 概述  31-32
  3.2 实验准备  32-34
    3.2.1 3D 建模  32
    3.2.2 网格划分  32-33
    3.2.3 材料准备  33-34
  3.3 实验过程  34-39
    3.3.1 确定浇口位置组合  34-35
    3.3.2 优化注射工艺参数  35-39
  3.4 检测制件翘曲和界面结合的方法  39-42
    3.4.1 翘曲测量法  39-41
    3.4.2 界面结合力测量法  41-42
  3.5 本章小结  42-43
4. 浇口位置组合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43-54
  4.1 对制件翘曲的影响  43-49
    4.1.1 不同浇口位置组合下的制件翘曲  43-44
    4.1.2 不同浇口位置组合对制件翘曲的影响  44-49
  4.2 浇口位置对界面结合力的影响  49-53
    4.2.1 不同浇口位置组合下的界面结合力  49-51
    4.2.2 影响界面结合力的原因  51-53
  4.3 本章小结  53-54
5. 工艺参数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54-68
  5.1 实验结果分析  58-59
  5.2 各因子的优水平选取  59-65
    5.2.1 ASA 熔体温度  59-60
    5.2.2 ASA 注射时间  60-61
    5.2.3 ASA 保压压力  61
    5.2.4 ASA 冷却时间  61-62
    5.2.5 TPV 熔体温度  62-63
    5.2.6 TPV 注射时间  63
    5.2.7 TPV 保压压力  63-64
    5.2.8 TPV 冷却时间  64-65
    5.2.9 模具温度  65
  5.3 因子优水平选取合理性验证试验  65-67
  5.4 本章小结  67-68
6 结论  68-69
参考文献  69-7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2-73
致谢  73-74

相似论文

  1. 玉米穗壳化学脱胶工艺及纤维性能研究,TS102.2
  2. 管材滚珠旋压成形工艺研究,TG376
  3. 大尺寸聚碳酸酯透明件注塑压缩成型关键技术的研究,TQ320.662
  4. 基于数值模拟的注射压缩成型工艺优化,TQ320.662
  5. 活性污泥工艺降解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实验研究,X703
  6. 锥齿轮冷摆辗精密成形规律和工艺参数优化设计,TG306
  7. 水平井双管注汽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研究,TE345
  8. 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合成新工艺研究,TQ252
  9. Inconel 718高效车削工艺优化,TG51
  10. 车用精密塑料齿轮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优化,TQ320.662
  11. 工程陶瓷数控磨削加工工艺参数优化及BP网络建模研究,TG596
  12. 基于微注塑成型的微塑件数值模拟与工艺实验研究,TQ320.66
  13. 断续加载面内弯曲成形半径预测与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TG316.2
  14. 稀土CeO_2增强型多孔钛的制备及生物学性能研究,TG146.23
  15. 车身覆盖件冲压成形仿真及工艺优化,U463.82
  16. 焦化原料热加工性能评价及现场优化程度分析,TE624.32
  17. 光固化快速成型工艺的精度研究与控制,TH16
  18. 功能陶瓷精密CMP抛光工艺参数决策优化的研究,TG580.692
  19. F公司生产过程质量改进及效果分析,F273.2
  20. 卷烟在线均质化加工技术研究,TS44
  21. 下壳体压铸件数值模拟及工艺研究,TG249.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生产过程与生产工艺 > 成型加工 > 注射成型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