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辐射方向和海拔高度对固体可燃物热解及着火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 者: 郄军芳
导 师: 杨立中
学 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安全技术及工程
关键词: 固体可燃物 热辐射 热解 着火 辐射方向 海拔高度
分类号: X928.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固体可燃物热解着火过程作为火灾发生的初始阶段,对于随后的阴燃、火焰蔓延和火势发展等火灾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其热解和着火特性对于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热辐射作用下固体可燃物的热解及着火过程是一个耦合了固-气相传热传质、化学变化、气体流动的复杂过程,在热辐射作用下,固体可燃物表面及内部温度会不断升高,当受热区域达到其热解温度时会发生热解并释放出可燃挥发份,产生的可燃挥发份气体在固体表面流动时,与空气混合形成预混可燃气体,一旦可燃混合物到达燃烧浓度下限和温度条件满足时则发生着火。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固体可燃物的热解和着火特性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模拟和理论研究,但是在这些研究中很少考虑辐射方向的影响,然而不同辐射方向会造成不同的对流环境、空气卷吸、羽流方向及结构,从而导致热解及着火特性有很大的差别,目前,极少数考虑辐射方向影响的研究也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或不是单一地变化辐射方向,或研究的是不能模拟真实火灾工况的热辐射作用,因此,本文针对能够真实模拟实际火灾工况的电阻型辐射源加热作用下,对有引火源情况下辐射方向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选取了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辐射方向。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辐射方向下固体可燃物在热辐射作用下产生的热解气体羽流结构有很大区别;在同一海拔高度同一入射热流强度下,垂直方向下固体可燃物在热辐射作用下的质量损失速率比水平方向的更大,着火时间更短,表面温度更低;对未改进电火花情况下辐射方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进一步验证和加强了辐射方向对热解及着火特性影响的结论。此外,针对目前的研究工作中很少考虑压力和氧浓度对固体可燃物热解及着火特性的综合影响,以及我国高原地区古建筑对于当地文化、宗教、政治民族的重要性,本文实验研究了海拔高度对固体可燃物热解及着火特性的影响,这对于高原环境火灾特性数据库的建立和高原火灾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研究结果显示,高海拔地区的固体可燃物热解过程中的质量损失速率更大、表面温度更高,着火时间更短,并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解释。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26
  1.1 研究背景  9-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8
    1.2.1 实验研究  11-14
    1.2.2 数值模拟研究  14-17
    1.2.3 辐射方向影响的研究  17-18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8-19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19-20
  参考文献  20-26
第2章 实验装置及方法  26-36
  2.1 实验平台和方法  26-29
  2.2 实验样件和实验工况  29-32
    2.2.1 实验工况  29-30
    2.2.2 实验样件及热边界处理  30-32
  2.3 测量参数  32-33
    2.3.1 着火时间  32
    2.3.2 着火临界热流  32-33
    2.3.3 质量损失速率  33
    2.3.4 表面温度  33
  2.4 本章小结  33-34
  参考文献  34-36
第3章 辐射方向对固体可燃物热解及着火特性的影响  36-67
  3.1 引言  36
  3.2 辐射方向对固体可燃物热解及着火特性的影响  36-54
    3.2.1 实验介绍  36-37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7-54
  3.3 一些验证性实验  54-63
    3.3.1 未改进电火花情况下的实验研究  54-59
    3.3.2 垂直方向不同尺寸对固体可燃物热解及着火特性的影响  59-63
  3.4 本章小结  63-65
  参考文献  65-67
第4章 海拔高度对固体可燃物热解及着火特性的影响  67-81
  4.1 引言  67
  4.2 实验介绍  67-68
    4.2.1 合肥、拉萨对比实验  67-68
    4.2.2 合肥、西宁对比实验  68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8-77
    4.3.1 质量损失速率  68-70
    4.3.2 着火时间  70-75
    4.3.3 表面温度  75-77
  4.4 本章小结  77-79
  参考文献  79-81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81-84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  81-82
  5.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82
  5.3 研究展望  82-84
致谢  84-8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5

相似论文

  1. 我国典型低挥发分煤热解成分的定量分析,TQ530.2
  2.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3.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M912.9
  4. 褐煤制备冶金还原气的研究,TD849.2
  5. 滇池底泥热解及产物研究,X131.2
  6. 黑碳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S153.6
  7.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烤烟品质的关系,S572
  8. 大规模粉煤热解示范的探索与实践,TQ536
  9. 煤与城市固体废弃物共热解资源化研究,X705
  10. 基于形态分析理论的汽车防太阳光热辐射产品的设计研究,U465
  11. 海洋生物质纤维的热降解、燃烧特性与阻燃机理研究,TQ352.1
  12. 钙对神华褐煤水蒸气气化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TQ541
  13. 炼焦用煤热解及其煤焦气化的热分析动力学与结焦性指标,TQ541
  14. 炉内温度分布及热辐射参数检测的实验研究,TP391.41
  15. 生物质微波热解制取高附加值产品的实验研究,TK6
  16. 均质充量压缩着火燃烧HC和CO生成机理的试验研究,TK401
  17. 超声喷雾热解法ZnO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43
  18. 医疗废物典型组分物理化学特性认识及其热解焚烧特性的基础研究,X799.3
  19. 城市生活垃圾典型组分热解和流化床气化特性试验研究,X705
  20. 铜渣催化热解气化生物质的实验研究,X758
  21. 以天然气为碳源的CVI法制备C/C复合材料的研究,TB332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安全科学 > 安全管理(劳动保护管理) > 事故调查与分析(工伤事故分析与预防) > 火灾与爆炸事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