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当归多糖抑制IDA大鼠hepcidin表达的研究及当归多糖铁口服液的研制

作 者: 刘金玉
导 师: 王凯平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药剂学
关键词: 当归多糖 多糖铁复合物 口服液 铁代谢 贫血 药动学 hepcidin
分类号: R28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验室参照已上市的进口补铁制剂多糖铁复合物力蜚能(Niferex),合成了当归多糖铁复合物(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 iron complex,APIC),并经药理实验证实APIC对慢性病贫血(ACD)和缺铁性贫血(IDA)大鼠贫血状态的改善作用较力蜚能好。故我们推测APIC中的当归多糖(Angelica sinensis polysaccharide,ASP)能够参与机体铁代谢,提高机体的铁吸收与铁利用。因此,本论文第一部分研究ASP抑制hepcidin的表达作用,IDA大鼠灌胃给予ASP溶液后,测定大鼠体内hepcidin水平的变化,并检测大鼠肝脏中hepcidin基因上游调控分子C/EBPα、SMAD4、STAT3/5以及P-STAT3/5的表达,探讨ASP抑制hepcidin表达的分子机制,丰富了APIC的补铁通路,同时为进一步研究ASP参与机体铁代谢的新药理作用打下基础;第二部分研究APIC口服液及其药动学,为临床治疗缺铁性贫血提供一种新型药物,并为APIC的临床给药方案提供依据。第一部分当归多糖抑制IDA大鼠hepcidin表达的研究采用低铁饲料并辅以定期放血法建立IDA大鼠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分为rhEPO组(腹腔注射rhEPO,2000IU·kg-1,qd×3),ASP组(灌胃ASP溶液,1g·kg-1 ,qd×14),阴性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qd×14),采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hepcidin与EPO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肝脏中hepcidin基因上游相关信号蛋白的含量,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ELISA检测结果显示,ASP可显著提高IDA大鼠体内EPO的表达水平,并呈现两个峰形,给药后12h达到第一个峰值,较rhEPO给药组晚;类同rhEPO,ASP也可显著抑制hepcidin的表达,ASP组在给药后24h下降到最低值,与给药前相比,下降率为31.8%,rhEPO组在给药后12h下降到最低值,与给药前相比,下降率为13.4%。表明ASP对IDA大鼠hepcidin的抑制作用比rhEPO更显著。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SP和rhEPO均可显著抑制IDA大鼠C/EBPα、P-STAT3/5的表达,此外,ASP还能够抑制SMAD4的表达。而两组total-STAT3/5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表明ASP对hepcidin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下调转录调控因子SMAD4的表达量,并通过刺激机体内源性EPO的分泌进一步下调C/EBPα及P-STAT3/5的表达水平得以实现的。第二部分当归多糖铁口服液的研制APIC性质稳定,在水溶液中pH近中性,不易氧化,水解,对光不敏感。依据现代药剂理论,尽可能使处方单一化。本实验以口感、外观、稳定性为指标,筛选最佳甜味剂、防腐剂和稳定剂。结果表明:加入0.05%的甜菊糖和阿斯巴甜,0.1%山梨酸钾和0.1%CMC-Na后,口服液澄清,口感最佳,稳定性好。对本制剂进行了质量控制和初步稳定性研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部附录口服液制剂下的规定进行检查,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采用置换碘量法测定铁含量,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显示置换碘量法加样回收率为99.63%,RSD为0.64%,硫酸-苯酚法加样回收率为99.71%,RSD为2.4%,表明这两种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该制剂自然储存三个月无明显变化,恒温加速试验三个月也符合要求,表明本制剂稳定性好。对本制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进行研究,探讨本制剂在正常大鼠体内给药剂量与药动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其在正常大鼠与IDA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以低铁饮食合并定期放血法建立大鼠IDA模型,以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铁浓度,DAS 2.0软件求算药动学参数,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制剂在两种不同生理状况下大鼠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正常大鼠t1/2α,t1/2β,t1/2Ka,Tmax,Cmax随剂量增加无显著变化,但CL/F随剂量增加而增大,AUC0-7与剂量不呈线性关系:当剂量为5.83 mg·kg-1时,APIC吸收效果最好,当剂量大于5.83 mg·kg-1时,各剂量组AUC无显著性差异。IDA大鼠的血清铁浓度在给药4h后均显著性高于正常大鼠,CL/F、t1/2β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本制剂在正常大鼠体内不呈线性吸收,其在IDA大鼠与正常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与剂量相关。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0
前言  10-14
  1.铁代谢障碍性贫血及其药物治疗  10-11
  2. Hepcidin 与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11-12
  3.当归多糖与贫血的治疗  12-13
  4.已有研究基础和本文研究思路  13-14
第一部分 当归多糖抑制IDA 大鼠hepcidin 表达的研究  14-29
  实验材料  14-17
  方法与结果  17-27
  结论与讨论  27-29
第二部分 当归多糖铁口服液的研制  29-57
  实验材料  29-31
  方法与结果  31-53
  结论与讨论  53-57
研究总结  57-59
参考文献  59-64
综述一 铁缺乏及补铁剂研究进展  64-74
  参考文献  71-74
综述二 Hepcidin 研究进展  74-86
  参考文献  82-86
致谢  86-87
附件1 (中英文缩略词表)  87-88
附件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8

相似论文

  1. 鹿茸配合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观察,R259
  2. 红细胞生成素抗体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R692.5
  3. 大细胞性贫血相关疾病的初步临床探讨,R556.2
  4. 营养组合物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线粒体损伤恢复作用的研究,R556.5
  5. 批准兽药数据库的建立与恩诺沙星的回顾性药动数据分析,S851.66
  6. 一个遗传性血色病家系的临床MRI诊断及肝脏hepcidin mRNA表达,R589
  7. 骨髓细胞发育异常定量分析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R551.3
  8. APIC在大鼠体内两种不同吸收途径及其肠溶固体分散体的研究,R965
  9. 基于PEPT1的缬沙坦修饰物吸收筛选研究,R96
  10.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胶囊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研究,R96
  11. 当归水煎液对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的体内药动学影响,R96
  12. 吡喹酮长循环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R965
  13. 炔丙基半胱氨酸吸收特性的研究,R96
  14. 肺癌特异性结合多肽ZS-1的靶向性鉴定和药动学研究,R734.2
  15. 环孢菌素A联合司坦唑醇治疗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初步观察,R725.5
  16. 贫血对COPD患者的影响及COPD患者血清hepcidin、IL-6及sTfR的研究,R563.9
  17.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中抗KINECTIN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R556.5
  18. 筛选应用于β-地中海贫血基因治疗中的高效转导杂合型AAV载体,R556.61
  19. 地中海贫血的基因诊断及DNA甲基化转移酶在地中海贫血发病机理中的作用,R556.61
  20. ATG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型再障的临床研究,R556.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中药实验药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