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植物源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因子的筛选及其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作 者: 王丽
导 师: 董明盛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食品科学
关键词: 细菌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抑制剂 生物膜 生物防腐 抗菌作用
分类号: Q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细菌之间彼此孤立,互不联系,但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细菌世界也和人类世界一样,它们也拥有自己的“语言”,这种信号分子被称为信号分子,细菌细胞产生信号分子并释放到环境中去,当环境中的信号分子达到一定浓度后开启细胞密度依赖的特定基因的表达,这一现象被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gsing,QS),它是细菌根据细胞密度变化进行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生理行为。研究发现,细菌通过群体感应系统调控致病过程的一些重要环节,如致病因子产生、生物膜形成等。微生物是导致食品腐败和感染的主要因素,而且只有腐败细菌或致病细菌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导致食品的腐败和致病性的发生。随着抗菌药物和防腐剂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变得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难题。近年来,AHLs介导的群体感应现象如何影响食品的品质以及与食品腐败和致病菌致病性的关系成为食品防腐保鲜和致病菌防治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因此,细菌群体感应系统干扰的研究对于新型防腐剂和抗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革兰氏阴性菌的酰基高丝氨酸内酯介导的群体感应系统为靶标,从植物材料中筛选群体感应抑制因子,并研究其对大肠杆菌ATCC 8099产生物膜能力的抑制作用,为研究、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和防腐剂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具体研究如下:1植物源群体感应抑制因子的筛选本研究利用产紫色素的菌株,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CV026),进行群体感应抑制剂检测,其紫色素的产生受信号分子acylated lactone(AHL)的调控。采用平板检测法,研究了34种香辛料及花茶提取物对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CV026)产紫色能力的抑制作用及生长的影响,从中筛选出薰衣草和玫瑰花提取物具有干扰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CV026)群体感应系统的作用,且不影响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CV026)的生长。2薰衣草和玫瑰花提取物群体感应抑制效应的研究本部分采用不同的提取方式,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研究薰衣草和玫瑰花提取物对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CV026)群体感应系统的抑制作用,提取溶剂采用有机溶剂和水,结果表明薰衣草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为24h效果最好。玫瑰花以水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方式为超声波处理1h效果最好。并研究其在不同浓度下对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026(CV026)产紫色素能力的影响,发现抑制作用与提取物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3薰衣草和玫瑰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产生物膜能力的影响本部分以产生物膜的菌株大肠杆菌ATCC 8099为研究基础,以薰衣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玫瑰花超声波处理1h的水提取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检测两种提取物对大肠杆菌ATCC 8099产生物膜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均可以明显抑制大肠杆菌ATCC 8099产生物膜。定性研究可以看出,添加提取物的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产生的膜厚度要薄,亮度更低,且可看见明显的孔洞。在不同浓度下研究薰衣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ATCC 8099产生物膜能力的影响,发现抑制作用与提取物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全文目录


摘要  7-9ABSTRACT  9-11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29  1 群体感应系统  11-16    1.1 细菌间群体感应系统的信号转导机制  12-15    1.2 QS群体感应系统所调控的生物学功能  15-16  2 群体感应与生物膜  16-20    2.1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17-18    2.2 群体感应与生物膜形成的关系  18-19    2.3 生物膜与细菌耐药性  19-20  3 群体感应抑制剂  20-24    3.1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QS信号干扰  20-21    3.2 革兰氏阳性细菌QS信号干扰  21    3.3 群体感应抑制剂  21-24  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24-25  参考文献  25-29第二章 植物源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因子的筛选  29-39  1 材料与方法  30-31    1.1 材料  30-31    1.2 方法  31  2 结果与分析  31-37    2.1 不同植物材料提取物QSI检测  31-34    2.2 不同植物材料提取物抑菌检测  34-35    2.3 讨论  35-36    2.4 结论  36-37  参考文献  37-39第三章 薰衣草和玫瑰花提取物群体感应抑制效应的研究  39-53  1 材料与方法  39-42    1.1 材料  39-40    1.2 方法  40-42  2 结果与分析  42-51    2.1 薰衣草水提取得率  42-43    2.2 薰衣草不同溶剂提取物QSI定性检测  43-44    2.3 薰衣草乙酸乙酯提取物QSI及抑菌定量检测  44-45    2.4 玫瑰花水提取得率  45-46    2.5 玫瑰花不同溶剂提取物QSI定性检测  46-48    2.6 玫瑰花提取物QSI及抑菌定量检测  48-49    2.7 讨论  49-50    2.8 结论  50-51  参考文献  51-53第四章 薰衣草和玫瑰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产生物膜能力的影响  53-65  1 材料与方法  54-56    1.1 材料  54    1.2 方法  54-56  2 结果与分析  56-62    2.1 薰衣草和玫瑰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  56-57    2.2 薰衣草和玫瑰花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57-61    2.3 讨论  61-62    2.4 结论  62  参考文献  62-65全文结论  65-67创新点  67-69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荧光假单胞菌7-14生物膜突变株的筛选及tatC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析,S432.4
  2. 产多糖根瘤菌Q32对硅酸盐矿物的风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Q93
  3. 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及次氯酸钠溶液对其作用研究,R780.2
  4. 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毒力因子的表达及两种根管常用药物对其作用研究,R780.2
  5. 生物膜中耐酸因子F-ATPase的表达与龋病的关系,R781.1
  6. 海藻酸钠—壳聚糖生物膜在引导骨再生中的应用研究,R318.08
  7. 壳寡糖对变链菌生物膜脱落效果的实验研究,R780.2
  8. 复三维电极—生物膜反应器脱除饮用水中硝酸盐的试验研究,X703
  9. 羊毛角蛋白的提取及其应用,TS195.56
  10.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其对HMX生产废水处理的研究,X703
  11. 口腔细菌在渗透树脂表面动态粘附的SEM研究,R783
  12.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同源性研究,R446.5
  13. 仿生细胞膜技术研究中药活性成分,R284
  14. A/O一体化曝气生物技术处理污水效率研究,X703
  15. 厌氧氨氧化生物膜反应器快速启动及影响因素研究,X703.1
  16.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SBBR短程硝化反应仿真研究,X703
  17. 一株炭样小单孢菌产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及其热诱变育种研究,TQ465
  18. 生物慢滤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TU991.2
  19. 草鱼肠道抗菌肽分离纯化及部分理化性质的研究,S917.4
  20. 变异链球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初步研究,R378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