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复合材料的多平面加强柱壳结构研究

作 者: 姜舜
导 师: 赵耀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关键词: 多平面加强柱壳 复合材料 屈曲 强度准则 纤维金属混杂层合板
分类号: TB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陆地资源的不断开采与消耗,人类对于资源的需求却在迅猛增长,海洋资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更多的深海探测潜水器也应运而生,作为水下科学考察、资源探测和开发的重要运载工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耐压壳结构是潜水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潜水器的整体性能,以往的单一的结构形式、传统材料的耐压壳已经不能满足工程作业需求。因此,研究新型结构形式和新材料的应用,对提高潜水器的工作范围,降低结构本身重量,完善耐压潜水器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多平面加强柱壳这一新型结构形式为基础,研究复合材料铺设条件下的结构响应。首先,从多平面加强柱壳的基本几何结构形式出发,介绍了多平面加强柱壳机构的组成,分析了传统金属材料结构的稳定性,还比较了多平面加强柱壳与圆柱壳、环肋圆柱壳的缺陷敏感性。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多平面加强柱壳的特殊结构形式,该结构抵抗屈曲的能力大幅度提高,通过有限元计算比较新型多平面加强柱壳结构受初始缺陷对影响也相对较小。然而,各向同性材料的多平面加强柱壳也有自身的缺陷。基于复合材料优越的方向可设计性,本文从复合材料基本刚度理论出发,利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分析了不同铺设方式下新型结构的特征值屈曲,得到了结构的极限下潜深度,同时也讨论了复合材料弹性模量对于屈曲值的影响,证明了可以通过铺设方式的变化提高结构的抗失稳能力。新型结构的强度也是衡量耐压潜器的重要方面,根据复合材料的强度多种强度准则,选择选择了最大强度失效准则和Tsai-Wu强度失效准则进行了结构强度计算,同时根据结构特点简化了Tsai-Hill失效准则。通过计算发现,在相当的强度范围内,复合材料使结构重量明显降低,为更多设备的布置提供了条件。最后,基于轻金属和复合材料两者的各自优势和材料特点,分析了纤维金属混杂层合板的拉伸强度,有限元能够很好的模拟纤维金属混杂层合板的拉伸强度特征,并以铺设方式,纤维层角度、金属层厚度为参数,讨论了混杂层合板的影响因素,为探索新型材料在复杂大型结构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数值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绪论  9-15
  1.1 课题研究背景  9-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3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3-15
2 多平面加强柱壳结构的基本特征  15-29
  2.1 多平面加强柱壳的几何定义和基本特性  15-18
  2.2 多平面加强柱壳的稳定性  18-22
  2.3 初始缺陷对结构的影响  22-25
  2.4 各向同性材料条件下的结构特点  25-27
  2.5 本章小结  27-29
3 复合材料层合板基本理论  29-42
  3.1 复合材料基本概念  29-38
  3.2 正交各向异性层合板的屈曲分析  38-39
  3.3 ANSYS软件中的复合材料模块使用  39-41
  3.4 本章小结  41-42
4 复合材料多平面加强柱壳结构的特征值屈曲分析  42-55
  4.1 不同铺设方式对多平面加强柱壳稳定性影响分析  42-50
  4.2 不同弹性模量对结构特征值屈曲的影响  50-52
  4.3 正交对称层合板的轴向与径向位移随角度变化  52-54
  4.4 本章小结  54-55
5 复合材料多平面加强柱壳的强度  55-71
  5.1 复合材料强度准则  55-60
  5.2 单角度铺层的多平面加强柱壳强度研究  60-64
  5.3 Tsai-Hill准则的简化  64-66
  5.4 正交铺设方式中的纵向纤维含量的分析  66-69
  5.5 本章小结  69-71
6 纤维金属混杂层合板  71-82
  6.1 层合板理论解的扩展  72-74
  6.2 有限元与理论解结果对比  74-76
  6.3 平板计算实例分析  76-80
  6.4 FML多平面加强柱壳实例计算  80-81
  6.5 本章小结  81-82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2-84
  7.1 全文总结  82-83
  7.2 研究展望  83-84
致谢  84-85
参考文献  85-88

相似论文

  1. 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高速弹丸撞击特性研究,TB332
  2. TZ3Y20A-SrSO4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TB332
  3. Gr/Al-Mg复合材料抗热震与抗烧蚀性能研究,TB332
  4.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5. 锂离子电池用多元Sn合金基碳复合材料的研究,TM912.9
  6. 七坐标数控纤维铺放设备的控制系统及铺放头的研制,TG659
  7. 双重/三重响应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O631.3
  8. 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性能研究,O641.4
  9. 复合材料闭合薄壁梁的模态阻尼预测,TB33
  10. 具有形状记忆合金(SMA)纤维驱动的复合材料箱型薄壁梁的非线性变形,TB33
  11. 碳纤维表面处理及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TB332
  12. 自由站立式管浮力筒结构设计与分析,P756.2
  13. 土的三剪统一帽子模型研究,TU411.7
  14. 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究,TP212.2
  15. PLLA/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性能的研究,R318.08
  16. 基于单道激光熔覆的钛基复合材料快速成形试验研究,TB331
  17. 芳纶纤维/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的研究,TB332
  18. 石墨烯制备、表征及其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应用,TB383.1
  19. 锦纶导电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Q342.1
  20. 柔性PVC基隔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的研究,TQ325.3
  21. 两种不同途径的原位法制备PPV/AuNPs纳米复合材料及其荧光和光伏性能的研究,TB38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复合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