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第16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前三强罚球的分析

作 者: 姜沙沙
导 师: 王嵊海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中国男篮 罚球 攻防
分类号: G8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篮球运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己不仅仅只是双方身体的抗衡,在攻防中更多的融入了智慧的较量、技战术的比拼,队伍的实力之间更多是整体在多个方面表现的综合较量,可无论篮球运动如何发展,它都是凭借最终的比赛得分的高低决胜负的,也就是说比赛最终的较量其核心在于双方投篮的准确程度,因此在比赛中体现出来的得分能力是其进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罚球作为得分方式的一种,分值虽低,但与两分球、三分球的出手投篮相比不存在身体接触,罚篮过程不占用比赛时间,还可以增加防守的犯规次数,从另一方面体现了队伍对对手防守的破坏力和攻击力,成为各支球队攻防转换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世锦赛作为世界篮坛的汇融之地,拥有了各大洲顶尖球队、球员的参与,既有美职联的球员,又包含了在本国打球的球员,各国球队都渴望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实力,锻炼队伍、学习别的打法的优势,邓华德带领的年轻的中国男篮也不例外,在亚洲实力领先的中国队急需在世锦赛中证明自己,年轻队员大赛中表现可圈可点,通过此次大赛的磨砺,队员之间的磨合更加默契,增强队员在比赛中的信心,特别是在关系比赛成败的关键时刻处理球的能力以及在比赛中创造犯规制造使用罚球的能力,为在下一届奥运会有更好的表现做好准备。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录像的反复观察及与专家的访谈确定比赛中统计的罚球指标,融合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将此次世锦赛中中国男篮与世界前三强的队伍及对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比赛中面对不同的对手时在不同时间段、场上不同区域、不同的进攻阶段、不同位置等多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制造和利用罚球的能力进行比对,找出中国男篮在该指标上与前三强队伍及对手之间存在的差距,深入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重视罚球在现在比赛中的作用,为日常的罚球训练提供建议。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男篮在比赛中十分重视对罚球机会的制造及使用,保持较高的罚球稳定性;在比赛的四节时间里,第二节制造罚球机会的能力减弱,对对手形成的威胁小,但在第三节单节中罚球指标上占有优势;获得罚球的区域主要是在5区和4区,而在场上其他区域获得的罚球机会无论是次数还是分布广泛程度均落后对手;队员更侧重于个人进攻的方式获得罚球,对全队整体战术的使用创造的机会较对手少;在对阵中中国队场均获得的主动罚球的机会及出手次数较多,但其命中率浮动较大,稳定性表现欠佳;在比赛中获得的加罚机会在总的罚球机会中所占比例较世界前三强队伍及对手差;中国队主要擅长在阵地进攻、二次进攻及抢攻阶段制造获得罚球机会,在快攻和进攻衔接阶段制造罚球机会能力较弱;外线队员较内线队员获得了较多的罚球机会,替补与首发队员之间的实力差距较大;在影响罚球的自身因素及外部因素上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根据以上的研究发现建议:充分认识罚球在当今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进攻的战斗力和攻击性;加强在比赛的第二节制造罚球机会的能力,保证队伍在整场比赛中的进攻对对手都能形成连续有效地威胁;提高队员在场地其他区域制造罚球的能力,应注重对获得罚球机会的区域的广泛性;提高通过战术配合获得的罚球机会在全部的罚球机会中所占的比例;在有意识的增加主动罚球机会及出手次数的同时,不能忽视被动罚球对比赛的影响;提高最后投篮出手时的命中及抗干扰的能力,增大对防守的杀伤;在训练及比赛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准确的把握时机;平衡内外线队员的实力,拉近与首发队员之间的实力差距;在日常训练中增强队员的体能练习的力度,重视心理因素在罚球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在大赛的磨砺中增加年轻队员的阅历,理性的看待裁判和现场的观众的反应发挥出自己应有的状态水平。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2
1 前言  12-17
  1.1 选题依据  12-13
  1.2 选题意义  13
  1.3 研究现状  13-16
    1.3.1 心理因素  13-15
    1.3.2 技术动作因素  15
    1.3.3 运动训练因素  15-16
    1.3.4 生理因素  16
  1.4 罚球与两分球、三分球之间的辩证关系  16-17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7-19
  2.1 研究对象  17
  2.2 研究方法  17-19
    2.2.1 文献资料法  17
    2.2.2 录像观察法  17
    2.2.3 专家访谈法  17-18
    2.2.4 问卷调查法  18-19
      2.2.4.1 问卷的设计  18
      2.2.4.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18
      2.2.4.3 问卷的检验  18-19
        2.2.4.3.1 问卷的效度检验  18-19
        2.2.4.3.2 问卷的信度检验  19
    2.2.5 数理统计法  19
    2.2.6 逻辑分析法  19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19-41
  3.1 中国男篮同前三强的队伍罚球的对比分析  19-31
    3.1.1 罚球的数量与质量分析  19-20
    3.1.2 中国男篮与世界前三强每节罚球使用状况分析  20-22
    3.1.3 中国男篮与世界前三强在不同区域获得罚球机会的分析  22-23
    3.1.4 中国男篮与世界前三强队伍个人进攻与战术基础配合获得罚球的比较  23-25
    3.1.5 中国男篮与世界前三强的队伍主动罚球与被动罚球数量比较  25-26
    3.1.6 中国男篮与世界前三强队伍的获得加罚机会的对比分析  26-27
    3.1.7 中国队与世界前三强的队伍在不同进攻阶段获得的罚球机会分析  27-28
    3.1.8 中国男篮与世界前三强队伍的队员不同位置获罚球对比  28-31
      3.1.8.1 内线队员与外线队员获得罚球对比  28-30
      3.1.8.2 首发队员与替补队员获得罚球对比  30-31
  3.2 中国男篮同对手的罚球的对比分析  31-38
    3.2.1 中国男篮与对手的罚球数量与质量分析  31
    3.2.2 中国男篮与对手每节罚球使用状况分析  31-32
    3.2.3 中国男篮与对手在不同区域获得罚球机会的分析  32-33
    3.2.4 中国队与对手个人进攻与战术基础配合获得罚球的比较  33-34
    3.2.5 中国男篮与对手主动罚球与被动罚球数量比较  34-35
    3.2.6 中国男篮与对手的获得加罚机会的对比分析  35-36
    3.2.7 中国队与对手在不同进攻阶段获得的罚球机会分析  36-37
    3.2.8 中国男篮与对手的队员不同位置获得罚球对比  37-38
      3.2.8.1 内线队员与外线队员获得罚球对比  37
      3.2.8.2 首发队员与替补队员获得罚球对比  37-38
  3.3 影响比赛罚球的因素分析  38-41
    3.3.1 自身因素  39-40
      3.3.1.1 体能因素  39
      3.3.1.2 心理因素  39-40
      3.3.1.3 比赛经验  40
    3.3.2 外部因素  40-41
      3.3.2.1 战术安排  40-41
      3.3.2.2 裁判和观众的影响  41
4 结论与建议  41-44
  4.1 结论  41-42
  4.2 建议  42-44
注释  44-45
参考文献  45-48
附录一  48-50
附录二  50-5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转换的研究分析,G841
  2. 中国男篮进攻战术与世界篮球强队比较分析,G841
  3. 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5号位球员攻防能力的对比分析,G841
  4. 第29届奥运会中外男篮抢攻战术运用的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G841
  5. CBA与KBL若干竞赛相关因素的对比研究,G841
  6. 第15届世锦赛和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进攻能力研究,G841
  7. 集控式足球机器人防守策略的研究,TP242
  8. 无人机空战攻防一体化自主攻击决策研究,V271.4
  9.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内线队员进攻能力的研究,G841
  10.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守转换的研究,G841
  11. 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世界强队之间主要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G841
  12. 第十五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美男篮进攻能力的对比分析,G841
  13. 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守能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1
  14. 中国男篮与世界前三强3分球进攻状况的对比研究,G841
  15. NBA“位置模糊”球员研究,G841
  16. 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篮板球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G841
  17. 中国男篮阵地进攻中个人和基础配合运用现状的研究,G841
  18. 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与欧洲球队比赛中防守战术运用研究,G841
  19. 我国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攻防技战术运用的研究,G842
  20. 从第29届奥运会看中国男篮现状及发展对策,G8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球类运动 > 篮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