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思想的成就与缺陷

作 者: 董朝霞
导 师: 周宏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布哈林 社会历史观 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分类号: D09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1888—1938)是苏联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理论家,苏联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著名的活动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布哈林是继列宁之后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做出贡献的少数理论家之一,他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中不研究布哈林将是不完整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布哈林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和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布哈林通过对当时苏联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和对资本主义发展发道路的研究,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其次,布哈林通过对当时苏联经济条件下的阶级状况,以及这一条件下的级斗争形势和斗争方法的分析,丰富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最后,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能力估计不足,布哈林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并从苏联的基本国情出发,在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革命进程长期性、多样性进的观点,为新时期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斗争方式和发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布哈林还通过通俗而系统的理论宣传,扩大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影响。布哈林的思想特别是他的社会历史观思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重新认识和评价布哈林的社会历史观思想,在肯定其成就的同时,认识其理论存在的缺陷,对“十二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布哈林的总体认识,主要论述了其社会历史观思想的形成、成就、缺陷及其历史意义。本文除了导言和结语外,正文主要分四部分来论述布哈林的社会历史观思想。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思想形成的条件,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思想的形成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的影响,同时和他坎坷的一生及其主观努力密切相关。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社会历史观思想的成就。布哈林根据俄国的具体国情和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具体表现在布哈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的理论、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并通过通俗而系统的理论宣传,扩大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影响。第三部分论述了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思想的缺陷。布哈林的社会历史观思想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受当时社会条件以及其本人理论水平的限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本人认为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思想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他的平衡论哲学、对上层建筑的理解、阶级斗争理论和帝国主义理论方面。第四部分论述了社会历史观思想的历史影响。主要从布哈林“平衡论”思想的历史影响,布哈林的帝国主义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两方面肯定了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思想的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5
第一章 布哈林社会历史观观思想的形成  15-19
  一、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思想形成的条件  15-16
    (一) 国际和国内形势对布哈林的影响  15-16
    (二) 革命导师列宁的影响  16
    (三) 布哈林丰富的个人经历  16
  二、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思想形成的过程  16-19
第二章 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思想的成就  19-31
  一、布哈林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  19-23
    (一) 布哈林的社会发展理论形成的条件  19-20
    (二) 布哈林对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  20-21
    (三) 布哈林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  21-23
  二、布哈林对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新探索  23-27
    (一) 布哈林阶级斗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3-24
    (二) 布哈林的阶级斗争思想  24-27
  三、布哈林对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的发展  27-31
    (一) 布哈林社会革命思想形成的条件  27-28
    (二) 布哈林的社会革命思想  28-31
第三章 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思想的缺陷  31-39
  一、布哈林平衡论哲学的局限性  31-33
    (一) 布哈林平衡论思想的内涵  31-32
    (二) 布哈林平衡论哲学思想的缺陷  32-33
  二、布哈林对上层建筑解释的局限性  33-35
    (一) 马克思对上层建筑的理解  33-34
    (二) 布哈林的上层建筑思想  34-35
  三、布哈林阶级斗争思想的缺陷  35-38
    (一) 布哈林“富农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36-37
    (二) 布哈林对农民权利问题认识的局限性  37-38
  四、布哈林帝国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38-39
第四章 布哈林社会历史观思想的历史意义  39-43
  一、布哈林“平衡论”思想的历史影响  39-40
  二、布哈林的帝国主义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40-43
    (一) 学习布哈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  40-41
    (二) 发展中国家以及经济落后的国家,要认清当代新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41-43
结语  43-45
参考文献  45-47
致谢  47-4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8-49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A811
  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增量民主研究,D621
  4. 遭遇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困境及其可能出路,X2
  5. 1917,俄国革命向何处去,D751.2
  6. 论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创造性贡献,A841
  7. 论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继承与创新,D61
  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231
  9.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0.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11.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12.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民生问题,D61
  13.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15.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研究,C913.68
  16.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17.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8. 生态社会主义幸福观评析,B82-05
  19.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20.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D61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思想教育问题研究,D422.6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政治理论 >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