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的逻辑范畴理论

作 者: 包磊
导 师: 李小虎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 逻辑范畴 对偶性 灵活性
分类号: B81-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的论文题目为“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通过对马克思的逻辑范畴思想进行阐述以期达到对马克思的逻辑范畴理论的论述更为系统化、理论化,使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更加明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使马克思的逻辑范畴的方法在实践中能够更好的被运用。逻辑范畴泛指一切哲学范畴。由于一切范畴,特别是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范畴是客观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因此可以说,他们不仅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又是认识史的阶段和总结,而且也是逻辑思维的形式和工具。逻辑范畴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体现逻辑职能的范畴,它是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概念,亦即逻辑思维用以反映客观世界辨证运动的最基本思维形式。本文主体共分为四个大部分,立足于马克思的逻辑范畴理论这个主题,首先,是对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深刻探讨;其次,是转向对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的历史考察同时对其形成与发展及其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再次,是对马克思逻辑范畴的特点的研究;最后,本文落脚于马克思逻辑范畴的理论意义。第一部分:逻辑范畴的基本特征。本部分从理解逻辑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开始,然后是研究逻辑范畴的实质和特点,最后是理清逻辑范畴与具体学科范畴的关系:在探讨逻辑范畴与具体学科范畴的关系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它们分别是:逻辑范畴与具体学科范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逻辑范畴与具体学科范畴所指的广度和深度不同;逻辑范畴与具体学科范畴的功能不同以及逻辑范畴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具体学科范畴的发展。第二部分: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的历史考察及其形成与发展。对于马克思逻辑范畴的历史考察主要是从反对康德把逻辑范畴看作是思维的外在形式的观点,批判黑格尔把逻辑范畴说成是绝对理念的运动和表现,从而马克思把逻辑范畴理解为人类从实践中纯化出的思维形式。本部分同时还介绍了马克思范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其规律。第三部分:马克思逻辑范畴的特点。本部分主要是介绍了逻辑范畴不仅仅是在自身内部是矛盾的统一,而且在逻辑范畴之间也彼此构成对立面的统一的逻辑范畴的“对偶性”,逻辑范畴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着的,这也就是逻辑范畴的灵活性,最后说明对偶性与灵活性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思维领域中的表现第四部分:马克思逻辑范畴的理论意义。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阐述了马克思逻辑范畴的理论意义,从理论角度讲,逻辑范畴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组成部分,同时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从现实角度讲,论述这一理论为认识现实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引言  10-13
一、逻辑范畴的基本特征  13-20
  (一) 逻辑范畴的内涵和外延  13-15
    1. 逻辑范畴的内涵  13-14
    2. 逻辑范畴的外延  14-15
  (二) 逻辑范畴的实质和特点  15-18
    1. 逻辑范畴的实质  15-16
    2. 逻辑范畴的特点  16-18
  (三) 逻辑范畴与具体学科范畴  18-20
    1. 逻辑范畴与具体学科范畴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18
    2. 逻辑范畴与具体学科范畴指的广度和深度不同  18-19
    3. 逻辑范畴具有认识和思维方法的功能,而具体学科是在一定限度内有其功能  19
    4. 逻辑范畴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具体学科范畴的发展  19-20
二、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的历史考察及其形成与发展  20-26
  (一) 马克思逻辑范畴的历史考察  21-24
    1. 马克思反对康德把逻辑范畴看作是思维的外在形式的观点  21-22
    2.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把逻辑范畴说成是绝对理念的运动和表现  22-23
    3. 马克思把逻辑范畴理解为人类从实践中纯化出的思维形式  23-24
  (二) 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4-26
    1. 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的形成  24
    2. 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的发展  24-25
    3. 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25-26
三、马克思逻辑范畴的特点  26-31
  (一) 马克思逻辑范畴具有对偶性  26-28
  (二) 马克思逻辑范畴具有灵活性  28-30
  (三) 对偶性和灵活性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思维领域中的表现  30-31
四、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的理论意义  31-41
  (一) 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组成部分  31-34
  (二) 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  34-37
  (三) 马克思逻辑范畴理论为认识现实社会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37-41
结束语  41-42
注释  42-45
主要参考文献  45-5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0-51
致谢  51-52

相似论文

  1.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2. 积极情绪对3-5岁幼儿认知灵活性的影响,B844.1
  3. 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1
  4.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研究,A811
  5.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6. 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扬弃及其当代价值,B516.35
  7. 梅茹耶夫文化哲学思想研究,G02
  8. 从共同体视角理解马克思的共产主义,A811
  9. 马克思的统一科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初探,G301
  10. 《莱茵报》时期报刊活动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影响,A811
  11.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及其当代意义,A811
  12. 马克思、恩格斯宪政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911
  1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解读,X2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民生哲学问题研究,A811.6
  15. 马克思人性理论视角下的腐败问题探源,A811
  16. 论哲学咨询的功能,B0
  17. 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实践哲学,B0-0
  18. 柏拉图与马克思的国家理念探析,B502.232
  19. 论交往与人的发展,B038
  20.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超越,B516.35
  21. 革命与法律变迁,D923.9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逻辑学(论理学) > 逻辑学理论与方法论 > 逻辑学流派及其研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