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空间研究

作 者: 徐瑶
导 师: 卫东风
学 校: 南京艺术学院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南京总统府 中轴线建筑组群 空间研究
分类号: TU98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过几年精心的规划和筹建,南京总统府成为了我国目前尚存的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组群案例。本文选择南京总统府中最具代表性、特殊性的中轴线建筑组群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以建筑空间为视角,试图对这一建筑组群案例通过档案式、图形式、类型式的梳理归纳,从而完成对其空间概述、空间解析、空间特色这三个方面的论述。首先,对其现存物质空间进行实地测量、调研,整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规模、特点及演变原因。其次,对建筑组群空间进行拆分式解析,将其分为外部空间、灰空间、内部空间三个范畴,从空间要素、组织结构和装饰特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终归纳出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的空间特色。旨在能够通过对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空间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空间层次上重新认识和较为全面、具体的把握其建筑组群,以达到延续其建筑空间特征,有意识、有计划地收集和保存南京本土独特的官式建筑空间,从而更好的营造和保护南京城市的特色建筑空间类型。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章 绪论  7-11
  第一节 研究对象  7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7-8
  第三节 研究背景及现状  8-9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9-11
    一、研究方法  9
    二、论文结构框架  9-11
第二章 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空间概述  11-28
  第一节 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概况  11-15
    一、南京近代建筑  11-12
    二、南京总统府  12-14
    三、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  14-15
  第二节、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空间的历史演变  15-24
    一、漫长的形成阶段(1368 年明朝至清朝初年)  16-17
    二、短暂的鼎盛阶段(1853 年—1863 年)  17-19
    三、还原的复建阶段(1864 年—1911 年清朝末期)  19-21
    四、创新的建造阶段(1912 年—1937 年)  21-22
    五、不可避免的衰落阶段(1937 年—1945 年)  22-23
    六、平静的维持阶段(1945 年—1980 年)  23
    七、革新的发展阶段(1980—今)  23-24
  第三节 影响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空间演变的因素  24-28
    一、自然地理因素  24
    二、政治因素  24-26
    三、经济因素  26
    四、文化因素  26-28
第三章 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空间解析  28-59
  第一节 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外部空间解析  29-44
    一、中轴线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组织要素  30-38
      1、围合外部空间的主要单体建筑  30-37
      2、外部空间中的庭院、道路  37-38
    二、中轴线建筑组群外部空间的组织方式  38-42
      1、层次和序列  39
      2、比例和尺度  39-41
      3、开敞与封闭  41-42
    三、中轴线建筑组群外部空间装饰特征  42-44
      1、外部空间的装饰形式  42-43
      2、外部空间的装饰质感、肌理、材料  43
      3、外部空间的装饰色彩  43-44
  第二节 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灰空间解析  44-49
    一、中轴线建筑组群灰空间的组织要素  44-45
    二、中轴线建筑组群灰空间的组织方式  45-47
      1、线形组织  46
      2、回形组织  46-47
    三、中轴线建筑组群灰空间装饰特征  47-49
  第三节 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内部空间解析  49-59
    一、中轴线建筑组群单体建筑内部空间组织结构  49-54
      1、大堂  50-51
      2、二堂  51
      3、礼堂  51-52
      4、会客厅  52-53
      5、政务局  53
      6、子超楼  53-54
    二、中轴线建筑组群内部空间装饰特征  54-59
      1、界面装饰  55-57
      2、家具与陈设  57-59
第四章 南京总统府中轴线建筑组群空间特色总结  59-63
  第一节 建筑类型的共存  59-61
    一、单体与整体  59-60
    二、东方与西方  60-61
      1、东西方建筑空间类型的共存  60
      2、东西方建筑装饰风格的共存  60-61
  第二节 建造方式的共存  61
  第三节 建筑时空的共存  61-63
    一、古与今  62
    二、内与外  62-63
结论  63-64
参考文献  64-66
致谢  66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6

相似论文

  1. 公共建筑中的边庭空间研究,TU-024
  2. 城市空间与犯罪,D917
  3. 戏剧与空间研究,TU-024
  4. 江西环鄱阳湖地区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设计方法初探,TU984.113
  5. 俄语谚语:民族心理语言学研究,H35
  6. 我国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实证研究,G258.6
  7. 城市综合体地下商业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8. 王铎书法的形式与空间研究,J292.1
  9. NERMS中智能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P311.52
  10. 汉正街系列研究之六 搬运工,C913.9
  11. 金源文化影响下的阿城街区建筑改造设计研究,TU984.114
  12.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13.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14.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15. 旧工业建筑场所重塑研究,TU984.114
  16. 万科模式的居住小区设计研究,TU984.12
  17.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18.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19.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20. 近代福州三坊七巷精英文化与草根文化比较研究,TU984.114
  21. 城市历史街区交通问题研究,TU984.19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中国城市规划及建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