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沉降监测

作 者: 任婧
导 师: 贾琇明
学 校: 太原理工大学
专 业: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地表沉降 相干系数 DEM
分类号: P23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同市新荣区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厚,煤质优良,是山西省的重点产煤区之一,且开采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开采年代悠久。近年来,由于煤矿开采强度及规模的增大,对新荣区煤矿地质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煤层开采造成的塌陷地表变形滞后2-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该灾害的活动期较长,一般需30-50年才能逐渐稳定。因此造成的损害是长期的、不可逆的,尤其是对地下水的破坏,直接导致附近地下水位下降,浅层水源枯竭。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发生复杂的开采沉陷变形和地裂缝,对其上部的各类建筑设施、耕地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和破坏,严重地威胁着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从20世纪60年代首次使用至今,已发展成为一种在测量地球表面变化方面极具潜力的重要技术,具有可大范围进行采样测量,时间短且分辨率高等常规测量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得到的干涉图可以用来监测厘米级甚至更加微小的地表形变,成为区域地表形变监测领域重要的新技术之一本文采用4景ERS-1/2 SAR数据,运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对大同市新荣区的地表形变进行了监测,并运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最终得到了研究区地表的沉陷结果。本论文主要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SAR成像原理、InSAR和D-InSAR的基本原理和基础处理方法以及InSAR数据应用处理的关键技术方法,并对影响InSAR技术监测地表形变的误差源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总结出InSAR干涉数据的选取考虑因素。2、利用雷达干涉测量方法生成研究区DEM。并对研究区4景数据两两组合得到的6对InSAR相干结果进行了干涉相干性分析,对于本研究的几何去相干和时间去相干影响得出经验结论:对于ERS-1/2 SAR系统,基线长度一般情况可取为临界基线距1/3的像对进行干涉测量,垂直基线距取100m左右为最优,最大值一般不可超过300m;研究区植被较少,跨春夏季的两个像对的干涉结果受到时间去相干影响较弱;研究区冬季冰冻严重,风和降雪量均较大,跨春冬两季的影像对干涉结过受到时间去相干影响较大。3、应用D-InSAR技术提取了研究区的地表沉降区域,对研究区的形变结果进行分析:D-InSAR技术获得了新荣区1993年至1996年间地表形变结果,共提取形变区域3处,其中两处位于新荣区上深涧乡,一处位于西村乡。初步判断这3处均为地表沉降类型。本文获得新荣区累计变形区域面积为16.20km2。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18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4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1-1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14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6
    1.3.1 研究内容  14-15
    1.3.2 处理方法和流程设计  15-16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16-18
第二章 InSAR和D-InSAR的基本原理  18-30
  2.1 引言  18
  2.2 InSAR的基本原理  18-22
    2.2.1 成像原理概述  18-20
    2.2.2 SAR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  20-22
  2.3 D-InSAR的基本原理  22-28
    2.3.1 两轨法  22-24
    2.3.2 三轨法  24-27
    2.3.3 四轨法  27-28
  2.4 差分干涉技术的改进  28-30
    2.4.1 永久散射体差分干涉技术(PS-InSAR)  28-29
    2.4.2 角反射器差分干涉技术(CR-InSAR)  29-30
第三章 InSAR数据的处理  30-42
  3.1 InSAR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  30-37
    3.3.1 SAR图像的斑点噪声抑制与滤波方法  30-32
    3.3.2 相位解缠(phase unwrapping)  32-33
    3.3.3 基线计算  33-35
    3.3.4 去平地效应  35-37
  3.2 干涉相干性质量评价原理  37-42
第四章 InSAR技术的监测矿区地表沉降的应用  42-70
  4.1 研究区概况  42-47
  4.2 数据处理  47-70
    4.2.1 SAR数据的特点  47-48
    4.2.2 SAR数据的选取  48-50
    4.2.3 SAR数据处理软件的选择  50-51
    4.2.4 InSAR处理生成DEM的过程  51-64
    4.2.5 干涉处理结果与相干性分析  64-70
第五章 D-InSAR技术的监测矿区地表沉降的应用  70-74
  5.1 划分重点监测区  70-71
  5.2 D-InSAR处理流程及形变结果  71-72
  5.3 D-InSAR形变结果分析  72-74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74-78
  6.1 结论  74-75
  6.2 建议  75-78
参考文献  78-82
致谢  82-83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3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83

相似论文

  1. 平行双线地铁浅埋暗挖施工地表沉降研究,U456.31
  2. 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数值模拟,U455.43
  3. 基于遥感影像对土壤水分反演的研究,S127
  4. 基于极化SAR数据的地表信息提取研究,TN958
  5. 基于RS和DEM的艾比湖周边灌丛沙堆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P208;P237
  6. 基于SRTM DEM的大中流域地表水文模拟研究,P208
  7. 等高线回放算法及DEM精度评估研究,P208
  8. 露天矿虚拟采场模型的构建与应用,TD804
  9. 露天矿排土场土地复垦预控研究,TD88
  10. 安晋浅埋隧道开挖地表沉降及安全分析,U456.3
  11. 地铁隧道浅埋暗挖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三维数值分析,U456.3
  12. 基于物理的高细节流体模拟,TP391.41
  13. SAR影像配准方法研究,TN957.52
  14. 多基线InSAR数据仿真及其相位解缠技术研究,TN958
  15. 测绘困难区域星载干涉SAR基线估计与地理编码技术研究,P225.1
  16. DEM和ARCGIS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研究,P208
  17. 基于GIS的矿山开采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TD325
  18. 软土地区近距离下穿隧道盾构施工对地表沉降及既有隧道变形影响分析,U455.43
  19. 群洞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研究,U456.3
  20. 地铁车站PBA法施工对地表沉降影响的研究,U231.3
  21. 炮兵测地自动化保障系统设计与程序设计,E9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测绘学 > 摄影测量学与测绘遥感 > 测绘遥感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