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八王书院”状元肖像壁画绘制技法与保护方案探析

作 者: 李宇
导 师: 徐文
学 校: 沈阳建筑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科举状元 壁画 国画 绘制技法 保护方案
分类号: J218.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沈阳“八王寺”有着近六百年的悠久历史,2007年4月份学校将“八王寺”的主殿拆迁重构放置于校园内,并更名“八王书院”。对于这样一个见证着沈阳历史的古建筑,创意于在书院墙壁绘制中国历代的科举状元,无论是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还是对中国科举状元形象的再现、亦或是对校园文化的充实,都有着重要意义。2010年3月份至今,笔者有幸跟随徐文导师参与“八王书院”壁画创作课题,这对于笔者无论是在学科知识应用上,还是在专业技能提高上,都注定是收获颇丰的一段经历。跟随导师从对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状元形象的思考到现在将其用国画颜料绘制于墙壁上,研究的日渐深入,让笔者对中国科举知识、国画人物绘制技法都产生了浓郁的兴趣与一定的见解。在壁画的绘制阶段,笔者发现壁画有局部脱色、褪色的现象,出于对“八王书院”的热爱,出于对墙壁上,老师、同学们辛苦亲手绘制的状元肖像的感情,如何使绘制出的壁画避免脱色,保存长久,让笔者陷入了壁画保护的研究中,并且通过“八王书院”壁画脱色、褪色现象让我深深体会到,没有保护,壁画便失去了生命。本论文首先从研究的中国科举状元相关知识、壁画,国画相关理论入手,对其做以简单概述与分析,为下文的引出做以充分的理论基础。其次,论文转入第一个重点探讨的问题—“八王书院”状元肖像绘制技法。绘制技法主要按照起稿构图、勾线、打墨底、染色以及“八王书院”绘制中使用的特殊技法这样的顺序进行论述,这一部分将笔者在参与“八王书院”壁画创作中从书籍、相关资料中学到的理论、导师所传授的绘制技法以及笔者个人实际绘制操作中的心得加以融合,形成书面文字,算是对自己这9个多月来参与壁画创作的绘画总结。再次,论文转入第二个重点分析的问题—“八王书院”壁画保护方案的提出。这一部分首先对敦煌莫高窟壁画、永乐宫壁画的保护方案做以了解,汲取有益于“八王书院”壁画保护的措施,也从中归纳了其中导致壁画损害的因素。接着,对中国画的颜料、胶质以及沈阳温湿度这些影响壁画保护的重要因素做了定量的分析。基于上述保护方案提出前的若干问题研究,最后,论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八王书院”状元肖像壁画保护方案。方案主要从光学、热学两个方面入手考虑,分别提出了“八王书院”采光照明方案、墙面保护方案以及温湿度的保证方案。方案体系较完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套保护方案的提出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成果之一,对于未来“八王书院”壁画的保存,提供相关的理论分析,具有一定的可参考价值。本论文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法、实例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对“八王书院”壁画创作的绘制技法、壁画的保护方案分别作出了相关论述。绘制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是“八王书院”内辽代、金代、元代状元肖像的创作;壁画保护方案这部分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研究成果是论文中提出的针对“八王书院”壁画保存的方案。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18
  1.1 研究背景  10-11
    1.1.1 “八王寺”历史脉络  10
    1.1.2 “八王寺”重建始末  10-11
    1.1.3 “八王书院”与建大结缘  1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2
    1.2.1 研究目的  11
    1.2.2 研究意义  11-1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6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2-13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14
    1.3.3 发展趋势  14-16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7
    1.4.1 研究内容  16
    1.4.2 研究方法  16-17
  1.5 论文创新点  17-18
第二章 理论基础概述与分析  18-28
  2.1 中国科举状元相关知识  18
    2.1.1 科举考试的起始  18
    2.1.2 中国科举状元人数与“八王书院”状元人数  18
  2.2 壁画相关知识  18-28
    2.2.1 壁画释义  18-19
    2.2.2 壁画的表现技艺  19-21
    2.2.3 壁画的功用和价值  21-24
    2.2.4 壁画的绘制材料  24-28
第三章 “八王书院”状元肖像壁画绘制技法  28-52
  3.1 “八王书院”壁画与纸上绘画的区别  28-29
  3.2 中国绘画的语言特点  29-30
  3.3 起稿(以辽金元状元肖像为主)  30-39
    3.3.1 辽金元状元形象把握  31-37
    3.3.2 状元肖像背景处理  37-39
  3.4 传统与写实线条并用勾线  39-45
    3.4.1 传统线描程式—十八描  39-41
    3.4.2 写实工笔人物线条?  41
    3.4.3 “八王书院”壁画线描技法  41-45
  3.5 打墨底  45-47
  3.6 染色  47-52
    3.6.1 分染  48-49
    3.6.2 统染  49-50
    3.6.3 洗色  50
    3.6.4 罩染  50-51
    3.6.5 特殊技法  51-52
第四章“八王书院”状元肖像壁画保护方案拟定前的若干问题分析  52-71
  4.1 从以往壁画保护方案中汲取的经验  52-55
    4.1.1 莫高窟壁画保护方案  52-53
    4.1.2 乐宫壁画保护方案  53-55
  4.2 颜料分析  55-66
    4.2.1 中国画颜料初步研究  55-57
    4.2.2 色彩变色原因  57-62
    4.2.3 “八王书院”壁画绘制颜料颜色  62-66
  4.3 胶质分析  66-68
    4.3.1 动、植物胶  66-67
    4.3.2 现代工业用胶  67
    4.3.3 粘合剂的耐老化性比对  67-68
  4.4 坦培拉  68-69
  4.5 “八王书院”地理位置及温度湿度分析  69-71
    4.5.1 沈阳气候  69-70
    4.5.2 温度  70
    4.5.3 湿度  70-71
第五章“八王书院”状元肖像壁画保护方案提出  71-80
  5.1 “八王书院”采光照明方案  71-76
    5.1.1 “八王书院”壁画照明研究的重要性  71
    5.1.2 “八王书院”壁画照明的整体风格  71-72
    5.1.3 如何减少天然光对“八王书院”局部壁画的损坏  72-75
    5.1.4 照明显色性对壁画的影响  75
    5.1.5 “八王书院”人工光源的选择—冷光源  75-76
  5.2 墙面保护  76-77
  5.3 温度、湿度的保证方案  77-80
    5.3.1 适合“八王书院”壁画的温度和湿度标准  77-78
    5.3.2“八王书院”壁画温度和湿度保证方法  78-80
第六章 结论  80-82
  6.1 论文的研究成果  80-81
  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81-82
参考文献  82-84
作者简介  84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奖励  84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4-85
致谢  85-86

相似论文

  1. 炳灵寺石窟藏传佛教艺术研究,B948
  2. 论壁画设计的装饰性与适应性,J218.6
  3. 浅析永乐宫“三清殿”壁画中人物服饰的造型与装饰,J218.6
  4. 二十世纪潮汕国画“海派现象”初探,J212
  5. 湖南国画馆营销策略优化研究,J124
  6. 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研究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J506
  7. 甘肃当代国画人物画研究,J212
  8. 唐墓壁画中的绘画艺术表现和矿物色的使用研究,J218.6
  9. 地铁壁画艺术研究,J218.6
  10. 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民俗研究,K289
  11. 论环境陶艺壁画构图的空间设计,J525.1
  12. 高剑父“新国画”研究,J209.2
  13. 数字媒体艺术中“国画元素”运用初探,J204
  14. 论现代陶瓷壁画艺术介入现代家居环境设计,J527
  15. 陶瓷壁画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J527
  16. 唐代敦煌壁画研究,J218.6
  17. 西藏阿里古格壁画中“力士”形象研究,J218.6
  18. 新密打虎亭汉墓壁画的装饰元素研究及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524.2
  19. 龙腾吉祥 映壁生辉,J522
  20. 试析我国当代壁画中的教育职能,J218.6

中图分类: > 艺术 > 绘画 > 绘画技法 > 各种画技法:按用途分 > 壁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