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体系的优化

作 者: 周正剑
导 师: 蒋德安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大豆 子叶节转化 转化效率 抗除草剂 共培养
分类号: S56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豆是人类重要的植物蛋白和植物油的来源,而目前中国大豆生产能力低下,因此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善大豆品质、提高大豆产量是必要的。目前,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具有提高产量的巨大潜力,因而广泛种植。通过转基因手段来提高大豆的产量,当务之急是建立高效的大豆转化体系。本研究运用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方法,探讨了包括大豆基因型、种子发芽方式、共培养条件、农杆菌侵染条件在内的对大豆转基因效率有重要影响的多个因素。通过19个大豆品种再生率和芽伸长率的比较,发现YC1、YC2是最好的受体品种;通过3种发芽方式的比较,发现种子发芽一天和用水浸泡一天是最好的发芽方式;优化共培养体系时发现,25mg/L的α-硫辛酸能有效提高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率,而光照条件和外植体的摆放方式也会影响转基因效率。另外,实验结果表明,农杆菌侵染时间的长短和农杆菌的浓度对外植体的转化效率没有影响。通过以上工作,我们把大豆的转基因效率从0.2%提高到3%-4%以上。该研究对大豆的基础研究,转基因大豆的发展和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全文目录


目录  5-8
缩略语表  8-9
致谢  9-11
摘要  11-12
Abstract  12-13
1 文献综述  13-25
  引言  13-14
  1.1 粮食危机  14
  1.2 植物转基因技术  14-17
    1.2.1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  14-16
    1.2.2 基因枪法  16-17
    1.2.3 其他转化方法  17
  1.3 转基因作物的现状  17-22
    1.3.1 草甘膦作用机理  17-19
    1.3.2 抗草甘膦作物的获得途径  19-20
    1.3.3 抗除草剂作物的现状  20-21
    1.3.4 抗草甘膦作物的优势  21
    1.3.5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21-22
  1.4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转基因技术  22-25
2 影响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转化效率的因素研究  25-51
  2.1 材料和方法  25-34
    2.1.1 试验材料  25-29
    2.1.2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  29-30
    2.1.3 大豆再生体系的实验  30
    2.1.4 草甘膦浓度梯度实验  30
    2.1.5 大豆基因型筛选  30-31
    2.1.6 发芽方式的比较  31
    2.1.7 共培养条件优化  31-33
    2.1.8 农杆菌侵染条件优化  33
    2.1.9 BAP对外植体芽诱导的影响  33-34
  2.2 结果和分析  34-44
    2.2.1 大豆再生体系的建立  34
    2.2.2 草甘膦对外植体芽诱导和伸长的影响  34-35
    2.2.3 大豆基因型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35-36
    2.2.4 发芽方式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36-37
    2.2.5 共培养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37-42
    2.2.6 农杆菌侵染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42-44
    2.2.7 BAP对外植体芽诱导的影响  44
  2.3 讨论  44-51
    2.3.1 关于大豆再生体系的建立  44-45
    2.3.2 关于大豆的基因型  45
    2.3.3 关于种子发芽方式  45-46
    2.3.4 关于共培养条件  46-48
    2.3.5 关于农杆菌的侵染条件  48-49
    2.3.6 关于BAP对外植体芽诱导的影响  49-51
3、大豆转基因后代的鉴定  51-62
  3.1 材料和方法  52-54
    3.1.1 PCR鉴定  52
    3.1.2 报告基因鉴定  52-53
    3.1.3 除草剂抗性检测  53-54
  3.2 结果和分析  54-60
    3.2.1 PCR鉴定  54-55
    3.2.2 报告基因鉴定  55
    3.2.3 除草剂抗性检测  55-60
  3.3 讨论  60-62
4 总结和展望  62-64
5 参考文献  64-70
附录  70

相似论文

  1. 大豆疫霉RXLR效应分子靶标的筛选,S435.651
  2. 大豆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模型分析与QTL定位,S565.1
  3. 虾池一株微藻对尿素和甲硫氨酸利用效率的研究,S968.22
  4.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5. 功能化纳米二氧化钛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TB383.1
  6. 发芽大豆多肽富集工艺及富肽豆乳开发研究,TS214.2
  7. 大豆品种对北豆腐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TS214.2
  8.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9.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其两个Ⅲ型效应因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S435.651
  10. 农杆菌介导GmWRKY21基因转化大豆的研究,S565.1
  11. 利用EMS诱变构建甘蓝型油菜突变体库的初步研究,S565.4
  12.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野生大豆自然居群的遗传特征、群体分化及其与栽培大豆遗传关系研究,S565.1
  13. 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籽粒大小和形状的QTL定位和驯化研究,S565.1
  14. 大豆杂种优势及其遗传基础研究,S565.1
  15. 大豆叶茸毛着生状态与筛豆龟蝽抗性的关联及基因定位,S565.1
  16. 叶绿素缺乏对大豆叶片光能分配及耐光抑制特性的影响,S565.1
  17. 淹水胁迫对大豆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S565.1
  18. 大豆孢囊线虫扩展蛋白基因expansin的克隆和分析及大豆种质资源的抗性鉴定,S565.1
  19. 黄淮和南方地区大豆育成品种籽粒性状遗传构成的分子标记解析及等位变异优选,S565.1
  20. 大豆GmFtsH基因的遗传转化及功能分析,S565.1
  21.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及atp6基因RNA编辑研究,S565.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油料作物 > 大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