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漏电保护器专用芯片优化设计与应用技术研究

作 者: 范镇淇
导 师: 韩雁;朱大中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关键词: 漏电保护器 集成电路 优化设计 应用系统
分类号: TM7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电网结构越来越复杂,人们对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作为防止电气火灾,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漏电保护器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长年以来,国内漏电保护器市场都被国外进口的(或仿制的)控制芯片所占据,但是由于国外芯片在标准和设计思想方面与我国国情的差异,导致其并不特别适合中国电网的情况,例如误动作频繁,影响了漏电保护器的实际投运率和推广使用。为此针对国外芯片的不足和我国的实际国情,浙江大学微电子所研制了一套ZD系列漏电保护器专用控制芯片,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优点,旨在替代国外进口芯片,填补国内空白。ZD系列芯片包括ZDHB家用型漏电保护器专用芯片(含一般型和S型)和ZDZB总级漏电保护器专用芯片,两块芯片配合使用,可以形成总级—中间级—末级的三级漏电保护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该系列芯片在CSMC 0.6um Mixed CMOS工艺上已完成了初步的设计和样品的流片测试,本论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已有ZD系列芯片的进一步分析,从样品向产品转化的角度,提出了其芯片面积还可进一步缩小、总级漏电保护芯片工作还不够稳定、芯片功能还可进一步扩充、未设计ESD保护、还不能通过“空间辐射”国家EMC标准的检测等不足之处,确定了相应的改进方案,从电路级到版图级对芯片进行了系统优化。另外本文还对芯片的应用电路进行了改进设计,在应用电路中增加了强电弱电隔离、抗高次谐波干扰、抗空间辐射干扰等功能,设计了一套较为完备的芯片应用系统,可供产品直接使用。本课题最终采用的是无锡华润上华5V 0.5um混合CMOS标准工艺实现。先后完成过三次MPW(多项目晶圆)流片,并对芯片进行了封装测试,测试结果理想。除因半导体加工工艺的原因,芯片尚存一定的离散性外,其它已有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均已克服,预期目标全部达到。同时配合漏电保护器整机测试,通过了各项国家标准指标和全部EMC电磁兼容测试,为芯片的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21
  1.1 漏电保护器简介  11-15
    1.1.1 使用漏电保护器的意义  11-12
    1.1.2 漏电保护器的分类  12-13
    1.1.3 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  13-14
    1.1.4 漏电保护器的相关国家标准  14-15
  1.2 三级漏电保护体系介绍  15-16
  1.3 主流漏电保护器简介  16-17
  1.4 ZD系列漏电保护器专用芯片介绍  17-18
  1.5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18-21
    1.5.1 原版芯片的不足  18-19
    1.5.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19-21
第二章 ZD系列漏电保护器专用芯片介绍  21-33
  2.1 ZDHB型家用漏电保护器(户保)专用芯片介绍  21-26
    2.1.1 ZDHB芯片性能指标  21-23
    2.1.2 ZDHB芯片管脚介绍  23-24
    2.1.3 ZDHB芯片模块划分  24-26
  2.2 ZDZB型总级漏电保护器(总保)专用芯片介绍  26-31
    2.2.1 ZDZB芯片性能指标  26-28
    2.2.2 ZDZB芯片管脚介绍  28-29
    2.2.3 ZDZB芯片模块划分  29-31
  2.3 ZD系列漏电保护专用芯片工作原理  31-33
    2.3.1 漏电跳闸过程  31-32
    2.3.2 过压保护过程  32
    2.3.3 自动重合闸过程  32-33
第三章 芯片模拟电路部分的优化设计  33-49
  3.1 复位电路的优化  33-35
  3.2 时钟产生电路的优化  35-36
  3.3 运算放大器的优化  36-42
    3.3.1 差分输入方式比例运算电路  37-38
    3.3.2 运算放大器结构  38-39
    3.3.3 运算放大器仿真结果  39-42
  3.4 分压电路的优化  42-45
    3.4.1 分压电路基本原理  42-43
    3.4.2 分压电路的电路结构及仿真结果  43-45
  3.5 电流偏置产生电路的优化  45-49
    3.5.1 电流偏置产生电路基本原理  45-46
    3.5.2 电流偏置产生电路的电路结构  46-47
    3.5.3 电流偏置电路仿真结果  47-49
第四章 芯片数字电路部分的优化设计  49-67
  4.1 触发器电路的优化  49-51
  4.2 漏电跳闸模块的优化  51-59
    4.2.1 干扰滤除模块  51-53
    4.2.2 延时控制模块  53-57
    4.2.3 漏电跳阐功能的仿真  57-59
  4.3 重合闸模块的优化  59-65
    4.3.1 开关状态读取电路  59-60
    4.3.2 上电合闸电路  60-62
    4.3.3 稳定性判断电路  62-63
    4.3.4 30秒延时重合闸电路  63-64
    4.3.5 重合闸功能的实现  64-65
    4.3.6 重合闸选择功测的实现  65
  4.4 新增开关控制模块的设计  65-67
第五章 芯片的整体设计和物理实现  67-81
  5.1 芯片的整体电路仿真验证  67-69
    5.1.1 ZDHB户保芯片的整体仿真验证  67-68
    5.1.2 ZDZB总保芯片的整体仿真验证  68-69
  5.2 芯片版图的设计  69-81
    5.2.1 上华0.5um工艺介绍  69-71
    5.2.2 芯片版图设计介绍  71-74
    5.2.3 ESD保护的设计  74-76
    5.2.4 改进型ZDHB芯片版图设计  76-77
    5.2.5 改进型ZDZB芯片版图设计  77-81
第六章 芯片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1-91
  6.1 芯片应用系统的设计关键  81-82
  6.2 ZDHB家用型漏电保护芯片应用系统的设计  82-87
    6.2.1 芯片供电  82-84
    6.2.2 漏电检测  84
    6.2.3 过压检测  84-85
    6.2.4 开关控制  85-87
  6.3 ZDZB总级漏电保护芯片应用系统的设计  87-91
    6.3.1 芯片供电  87-88
    6.3.2 开关状态检测  88
    6.3.3 开关控制  88-89
    6.3.4 报警电路  89-91
第七章 芯片及其应用系统的测试  91-111
  7.1 芯片测试  91-104
    7.1.1 漏电保护功测的测试  92-99
    7.1.2 户保芯片过压保护功能的测试  99-100
    7.1.3 总保芯片合闸控制测试  100-102
    7.1.4 总保报警功能测试  102-103
    7.1.5 芯片温度特性的测试  103-104
  7.2 芯片应用系统的测试  104-108
    7.2.1 国家标准试验项测试  104-106
    7.2.2 EMC电磁兼容测试  106-108
  7.3 测试总结  108-111
回顾与展望  111-113
参考文献  113-117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117-118

相似论文

  1.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2. 涡轮S2流面正问题气动优化设计研究,V235.11
  3. PROFIBUS-DP典型应用系统研究,TP273
  4. 采油中心的动力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改进,TE933.1
  5. 深部大陆钻探用钻机顶驱液压系统设计与研究,TE922
  6. 拖拉机驾驶室的有限元分析及优化设计,S219.02
  7. 秸秆还田施肥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S223.25
  8. 基于RFID和GPRS的无线通信平台的医疗应用,R319
  9. 基于Moldflow软件的MP4壳体注塑分析与优化设计,TQ320.662
  10. CC采油厂薪酬体系的优化设计,F426.22
  11. 仿人形机器手的开发与研究,TP242
  12. 集成电路企业税收筹划研究,F406.72
  13. 喷气织机六连杆打纬机构动态特性分析及优化,TS103.33
  14.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程课堂教学教师提问的优化设计,G633.55
  15. 机械液压约束活塞发动机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支持环境研究,TP311.52
  16. 150吨平头塔式起重机整机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TH213.3
  17. 冷却器传热的数值模拟及影响因素分析,TQ021.3
  18. 涡扇发动机气动流道优化设计技术研究,V235.13
  19. 用于集成式ATCXO的EEPROM修调电路设计,TP333
  20. 纬编柔性复合防刺层性能优化设计与探讨,TS186.2
  21. 高速铁路电力系统优化设计方案研究,U22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 继电保护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