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纯棉针织物前处理染色短流程加工工艺探索

作 者: 李群根
导 师: 赵涛
学 校: 东华大学
专 业: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关键词: 棉针织物 活性染料 煮、漂、染一浴 过氧化氢酶
分类号: TS19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7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短流程前处理染色加工工艺是对传统退浆、精炼、漂白、染色四步工艺合理缩减成三步、二步甚至一步法对纺织品进行加工工艺的总称。对纺织品进行短流程加工工艺的研究早在50年代国外期刊就有报道,当时研究主要集中在短流程前处理。虽然短流程加工工艺能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50年代原油价格便宜,能源充裕,加上配套的加工助剂和设备落后,这种工艺未能得到发展。随着70年代中东石油危机的爆发,促使西方工业界重视节能,在这种背景下,短流程工艺开始迅速发展。发展到今天,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已经比较成熟并有投入到工业生产,但是短流程前处理染色工艺还一直停留在实验阶段,目前还没有厂商进行批量生产的报道。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前处理染色过程,探索出适合纯棉针织物的前处理染色短流程加工工艺,为保护环境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本文首先试制了一种煮漂一浴助剂AL-1。根据去除棉纤维上的杂质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选取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作为AL-1的组分;根据染色对棉纤维的要求,选取双氧水作为AL-1的漂白成分,并选取硅酸钠作为相应的双氧水稳定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通过结果分析,得出煮漂剂的最佳配比为:A-1,0.4g/L;LAS,0.4 g/L; NaOH,1.2 g/L; Na2Si03,2g/L; H2O2,6g/L。对该配比所获得的煮漂剂AL-1的应用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了煮漂时间,温度对织物煮漂后各项性能的影响,得出其最佳应用工艺为:浴比,1:20;AL-1煮漂剂,4g/L;煮练温度,90℃;保温时间,60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对比了AL-1与其它两种精炼剂的煮漂效果。在测试了棉织物上的果胶含量后,对比了AL-1与果胶酶对织物上果胶含量的影响。通过检索最新染料应用手册,挑选出6种耐双氧水等级在4以上的染料。探讨了煮漂剂AL-1中各种组分对6种染料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不同H2O2浓度和NaOH浓度对染料水溶液中有效染料浓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一浴染色实验,并测试相关染色性能,最后得出合适的一浴染色工艺为煮练染色后漂白工艺。由于该工艺对染料耐氧化性能要求苛刻,为制定一种能满足所有染料短流程加工工艺,通过测试前处理液的各项物化性能(pH,H2O2含量),选择过氧化氢酶作为双氧水去除剂,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过氧化氢酶的最优工艺。在此基础上进行两浴染色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织物经两浴法染色后完全可以达到常规染色的标准。最后为了验证两种工艺的应用范围,对17种活性染料分别进行常规、煮练染色后漂白工艺、两浴法工艺染色加工,并测试其染色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染后漂工艺染色与常规染色相比,只有个别染料如黄HQ-E4R能满足色差的要求,相比之下,两浴法染色在色差和色牢度上完全满足要求,可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30
  1.1 短流程前处理概况  11-13
    1.1.1 短流程前处理的发展和现状  11-12
    1.1.2 我国短流程前处理存在问题  12
    1.1.3 前处理染色一浴法的理论基础  12-13
  1.2 棉纤维的结构以及棉织物上主要杂质  13-17
    1.2.1 棉纤维素  14
    1.2.2 蜡状物质  14
    1.2.3 果胶物质  14-15
    1.2.4 含氮物质  15
    1.2.5 灰分(无机盐类)  15-16
    1.2.6 棉籽壳  16
    1.2.7 色素  16-17
  1.3 常规前处理三步法以及各自的作用  17-22
    1.3.1 退浆  17
    1.3.2 精练  17-18
    1.3.3 漂白  18-22
  1.4.短流程前处理  22-28
    1.4.1 精练剂的作用原理  22-24
    1.4.2 短流程前处理工艺配套助剂的要求  24-25
    1.4.3 练漂一浴助剂复配组分的选择  25-28
  1.5 研究内容、意义和创新点  28-30
    1.5.1 研究内容  28
    1.5.2 本论文的意义和创新点  28-30
第二章 实验  30-38
  2.1 仪器和设备  30
  2.2 材料和化学药品  30-31
  2.3 工艺处方  31-34
    2.3.1 常规煮练漂白工艺处方  31
    2.3.2 AL-1精练剂实验工艺  31-32
    2.3.3 染色工艺  32-34
  2.4 测试与分析方法  34-38
    2.4.1 失重率的测定  34-35
    2.4.2 毛效的测定  35
    2.4.3 白度的测定  35
    2.4.4 强力的测定  35
    2.4.5 果胶含量的测定  35-36
    2.4.6 残余双氧水的测定  36-37
    2.4.7 上染率的测定  37
    2.4.8 得色深度K/S的测定  37
    2.4.9 干湿摩擦牢度的测定  37-38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8-68
  3.1 各种练漂助剂对练漂效果的影响  38-54
    3.1.1 单因素实验  38-47
    3.1.2 正交实验  47-49
    3.1.3 精练剂AL-1应用工艺的确定  49-53
    3.1.4 各种助剂在棉织物上处理后对果胶的影响  53-54
  3.2 各种助剂对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  54-60
    3.2.1 染料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54-55
    3.2.2 各种助剂对染料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  55-60
  3.3 一浴法染色研究  60-68
    3.3.1 一浴法染色实验  60-62
    3.3.2 两浴法染色实验  62-65
    3.3.3 工艺验证实验  65-68
第四章 结论  68-70
参考文献  70-72
附录一  72-7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4-75
致谢  75

相似论文

  1. 水性聚氨酯类湿摩擦牢度提升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TS193.2
  2. 三甘醇在天然纤维织物活性染料印花中的应用研究,TS194.6
  3. 一种嗜热嗜碱过氧化氢酶的生产、分离纯化及固定化研究,TQ925
  4. 不同温度对樟巢螟蛹体内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S763.7
  5. 活性染料印花湿蒸固色技术研究,TS194.5
  6.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品质变化规律研究,S511
  7. 棉类纱线的高温型深色活性染料浸染残液的循环染色,TS193.6
  8. 桥连双三氮杂环壬烷仿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棉织物低温漂白中的应用,TS192.2
  9. 超声波在活性染料羊毛低温染色中的作用研究,TS193.1
  10. 酞酸酯类环境激素的生物标志物研究,X171.5
  11. 棉纤维用阳离子改性剂ZY的合成及应用,TS190.2
  12. 丝维尔空调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TS193.1
  13. 染色涤棉织物净洗剂F的制备及应用,TS193.1
  14. 糖克煎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及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R285
  15. 棉针织物复合酶精练研究,TS192
  16. 液氨处理前后大麻纤维的结构与染色性能研究,TS193.1
  17. Male Silk Properties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Its Optimal Dyeing Conditions When Dyed with Reactive and Acid Dyes,TS102.33
  18. 改善纯棉织物活性染料染色的耐氯化水色牢度的研究,TS193.5
  19. 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模型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活性研究,O641.4
  20. 益气舒肝汤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肝气虚证)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CAT、GSH-PX、SOD、MDA的影响,R259
  21. PAHs对4种绿化树种盆栽土壤微生物和酶的影响,S7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纺织工业、染整工业 > 染整工业 > 印花 > 各种纤维及其制品的印花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