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脑袜机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作 者: 王红
导 师: 方园
学 校: 浙江理工大学
专 业: 纺织工程
关键词: 电脑袜机 喂纱机构 成圈机构 成形编织 气流牵拉
分类号: TS18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电脑袜机是机电一体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的现代针织设备,由于电脑袜机结构特殊、工艺较为复杂,国内在电脑袜机工艺技术方面缺乏相应的研究。随着纺织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省织袜业的崛起,对电脑袜机工艺技术的研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电脑袜机结构与性能作深入系统地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电脑袜机结构、原理和工艺的研究与探索,系统地研究电脑袜机成圈机构和成形编织机构作用过程、受力状况及其工艺条件,着重分析袜机不同编织时的走针方式,研究织针、三角之间的运动配合和参数要求,以及起口、扎口、袜跟、袜头编织技术,提高对电脑袜机织袜技术的认识。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论文研究了电脑袜机整机的结构和作用原理,重点研究了不同编织过程织针走针运动;通过对袜机运动分析、功能映射、关联分析等手段,将现代分析方法融入电脑袜机结构与性能研究分析中。(2)论文在对现有的电脑袜机成圈三角系统进行理论研究和实验分析,准确地确定了成圈系统的工艺参数和走针轨迹,为电脑袜机结构和性能研究提供了准确的工艺参数。研究了成圈编织机构织针走针编织和受力情况,通过对织针走针要求的分析,得到了不同走针情况下织针动程要求和与三角的运动配合要求。(3)论文对弹性氨纶纱线喂纱装置进行深入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种类纱线和在不同编织条件下精确的喂送条件及工艺要求;通过建模分析的方法,深入地研究了氨纶弹性纱线张力波动对纱线喂送准确性的影响,为喂纱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分析基础。(4)论文深入分析了收放针成形机构原理与成形编织工艺技术,研究了挑针器和揿针器工作的准确性对袜跟、袜头成形编织的影响;研究了揿针过程中织针与三角的瞬态冲击受力分析;寻求揿针过程中织针与三角运动稳定性判断条件,提高成形编织机构的性能。(5)论文深入分析了袜跟、袜头成形编织机理与编织工艺技术,首次提出了运用NURBS进行袜跟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探索了球形针织物数学模型建模的过程。根据平面图形与立体结构关系,结合织针收放针编织原理,推导了相应的编织横列数与参加工作织针的表达关系。(6)论文研究了流体张力牵拉气流输送装置结构特点,进行气流流场的研究与模拟,研究了流体张力牵拉作用机理。通过对U型运输管道流场和气流牵拉原理分析,及相关实验的研究结果,分析了牵拉气流输送装置气流流场参数变化对袜子牵拉作用力大小的变化关系。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15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国外电脑袜机编织技术的发展状况  12
  1.3 国内电脑袜机编织技术的发展状况  12-13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5
第二章 电脑袜机的基本结构与技术特征分析  15-20
  2.1 电脑袜机的基本结构  15-18
    2.1.1 电脑袜机的基本构造  15-16
    2.1.2 电脑袜机的控制功能  16
    2.1.3 主要成圈编织机件及其配置  16-17
    2.1.4 选针机构及选针原理  17-18
  2.2 电脑袜机的技术特征分析  18-19
  2.3 小结  19-20
第三章 喂纱机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20-35
  3.1 袜机给纱机构的特点分析  20-22
    3.1.1 袜机垫纱工艺条件的分析  20-21
    3.1.2 丝袜垫纱的工艺要求  21-22
  3.2 普通纱线的喂纱过程建模分析  22-25
    3.2.1 喂纱过程中纱线张力分析  23
    3.2.2 成圈时线圈张力分析  23-25
  3.3 弹性氨纶纱喂纱机构研究与分析  25-34
    3.3.1 KTF 组成结构和基本原理分析  25-28
    3.3.2 KTF 控制原理  28-29
    3.3.3 KTF 控制力学模型  29-31
    3.3.4 KTF 纱线张力波动建模与分析  31-34
  3.4 小结  34-35
第四章 成圈机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35-47
  4.1 电脑袜机成圈过程  35-36
  4.2 电脑袜机成圈系统工艺的研究与分析  36-46
    4.2.1 电脑袜机三角走针轨迹及各工艺参数的分析  36-41
    4.2.2 织针成圈运动受力分析  41-46
  4.3 小结  46-47
第五章 袜机收放针成形机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47-67
  5.1 织袜成形编织过程分析  47-52
    5.1.1 袜头和袜跟的基本结构  47
    5.1.2 成形编织过程分析  47-52
  5.2 袜跟数学建模分析  52-57
    5.2.1 袜跟线圈结构的NURBS 模型分析  52-55
    5.2.2 收放针过程的数学表述  55-56
    5.2.3 袜跟球体模型  56-57
  5.3 袜跟(头)编织工艺的研究  57-66
    5.3.1 袜跟(头)编织工艺过程  57-59
    5.3.2 挑针、揿针工艺分析  59-63
    5.3.3 揿针过程中织针与三角的动态受力分析  63-66
  5.4 小结  66-67
第六章 牵拉机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67-76
  6.1 袜机流体张力牵拉机构的工艺要求  67
  6.2 袜机气流张力牵拉机构的结构特点  67-68
  6.3 流体张力牵拉气流输送装置结构与原理分析  68-70
  6.4 流体张力牵拉气流输送装置气流流场的分析  70-73
    6.4.1 流场建模条件及过程分析  70-71
    6.4.2 气流流场分析  71-73
  6.5 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  73-75
    6.5.1 实验方案设计  73-74
    6.5.2 实验条件和参数  74
    6.5.3 实验过程和结果  74-75
  6.6 小结  75-76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6-78
  7.1 结论  76-77
  7.2 展望  77-78
参考文献  78-81
致谢  81-82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2

相似论文

  1. 基于服装结构原理的针织毛衫板型优化探讨,TS941.2
  2. 电子提花编织机电控系统设计,TS183
  3. Parster纤维混纺纱及针织物性能研究,TS183
  4. 基于ARM9的电脑横机可视化数据处理系统研究,TS183
  5. 多梳经编机生产速度影响因素研究,TS183.3
  6. 基于ARM9提花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TS183.41
  7. 针织圆纬机钢丝滚道球轴承模型建立与仿真,TS183.41
  8. 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设计,TS183.42
  9. 高速经编机电子横移的动态响应特性研究,TS183.3
  10. 基于ARM的网络监控技术在提花毛皮编织系统的应用研究,TS183.92
  11. 嵌入式ECOS横机控制系统设计,TS183.42
  12. 针织电脑提花大圆机张力调节输纱器的研究与设计,TS183.41
  13. PTT无缝针织产品研制与设计预测软件的开发,TS183
  14. 基于ARM与CPLD的大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TS183
  15. 无缝针织内衣机纱线智能输送系统的研究,TS183
  16. 基于伺服控制的经编电子送经系统研究,TS183
  17. 基于伺服控制的经编电子横移系统的研究,TS183
  18. 经编多速电子送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TS183.3
  19. 电脑提花编织机的改进升级研究,TS183.414
  20. 基于PMAC的经编机电子横移系统研究与开发,TS183.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纺织工业、染整工业 > 针织 > 针织用机具 > 袜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