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玄”在中西语境下的理解与阐释

作 者: 王佩华
导 师: 陈观亚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东晋玄言诗 英国玄学派诗歌  比较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东晋言诗出现于公元三至四世纪的西晋末年,是以玄学思维方式来表现玄理的诗。英国玄学派诗歌(The Metaphysical Poetry),是十六世纪末发展并在十七世纪上半叶在英国达到鼎盛的一类具有独特风格的诗歌。东晋玄言诗是在中国文学史中出现的一种比较特殊的诗歌创作类型,但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它基本上处于被忽视和被完全否定的状况。到20世纪80年代后,这种状况开始有所改变,学术界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并肯定其价值。英国玄学派诗歌曾被时人认为比喻怪诞,古奥晦涩,太过学究气和思辨化,而二十世纪新批评理论家都不约而同的推崇玄学派诗风,认为玄学派诗歌讲思想和情感的完美结合,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独创性,堪称英语诗的高峰。英国玄学派诗歌与东晋玄言诗同称为“玄”诗,在历史背景上及艺术风格上有相似之处,同时“玄”在中西两种语境下的理解和阐释也有很大的差异性,随着文学史研究的深入展开,向来受到冷落而极少问津的“玄”诗也逐渐受到了重视。本文作者选择这个论题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两个流派在各民族的历史上曾经长时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但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两个文学流派的沉浮反映了什么样的状况呢?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共同的遭遇中是否蕴涵着某种相同或相似的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它们中间是否存在着某些共性的魅力呢?于是本文作者想尝试着把它们纳入比较文学视野互为参照,以彰显它们共同的审美价值及其各自的独特性。在此情况下,作者希望对二者的比较研究能对中英两国的诗歌有所启示以并略尽微薄之力。从这个思路出发,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引言,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研究状况、研究思路并对二者的概念做出了界定。第二部分包括三个章节。第一章主要分析了两个流派在创作背景上的相似性。第一节从东晋玄学的盛行及诗歌中说理的文学传统来讲述东晋玄言诗的生成原因。第二节从17世纪英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及文学发展的规律来阐释英国玄学派诗歌的成因。二者都可谓错综复杂的时代及文学发展自身规律的产物。第二章以具体的文本分析比较为主,即诗法比较,梳理二者何谓“玄”的艺术风格。包括:意象的使用;诗歌的表现手法:都用说理的思辨的方式写诗。第三章分析二者的文学价值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节分别从两个方面即个体意识的觉醒在诗歌上的表现和诗歌中“心灵”的体现两个方面来说明二者的文学价值。第二节论述了二者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三部分为结论。通过对东晋玄言诗与英国玄学派诗歌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玄”在西方主要体现在诗歌的表现手段,而在中国则是侧重“玄理”的内在的内容的表达。而二者相似的历史命运则启示我们去思考:一个文学流派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创造性发展基础上的。本文作者希望通过对东晋玄言诗和英国玄学派诗歌的比较研究,为现代诗歌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些许借鉴。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7
第一章 时代背景  17-24
  1.1 东晋言诗成因综述  17-20
    1.1.1 玄学盛行  17-19
    1.1.2 文学传统  19-20
  1.2 英国玄学派诗歌创作背景综述  20-24
    1.2.1 社会文化环境  20-22
    1.2.2 玄学派诗歌与文学发展规律的关系  22-24
第二章 诗法  24-42
  2.1 意象  24-35
    2.1.1 意象的表现形态  24-34
    2.1.2 意象差异的原因  34-35
  2.2 表现手法  35-42
第三章 文学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42-51
  3.1 文学价值  42-45
    3.1.1 以诗歌为诗歌  42-43
    3.1.2 心灵的体现  43-45
  3.2 文学史地位  45-51
    3.2.1 存在的历史合理性  45-48
    3.2.2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48-51
结语  51-53
参考文献  53-54
致谢  54-55
个人简历  55

相似论文

  1.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5.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6.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7. 穗港中文报纸新闻标题语言比较研究,G213
  8.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G270
  9. 水田秸秆还田机埋草起浆装置的试验研究,S224.29
  10. 寄主种类和人工饲养对斑痣悬茧蜂的寄生选择和子代发育的影响,S476.3
  11. 基于连锁图的QTL综合分析方法研究,S562
  12.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13.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G40-09
  14. 中英“统计与概率”领域初中课程内容标准比较与思考,G633.6
  15.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中“不等式”的对比研究,G633.6
  16. 高中专家教师、经验教师和职初教师的KCS个案研究,G635.1
  17.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18. 移动计算环境下故障结点检测方法研究,TP338.8
  19. 沪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部分比较研究,G633.3
  20. 数字时代不同类型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读倾向比较研究,G258.6
  21. CISS分型与TOAST分型在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及意义(附210例病例分析),R743.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