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无线通信中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研究

作 者: 陈志成
导 师: 郑宝玉
学 校: 南京邮电大学
专 业: 信号与信息处理
关键词: 物理层网络编码 联合设计 网格编码调制 QAM映射 信道编码 双向中继信道
分类号: TN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网络编码[1](network coding, NC)的概念最初是应用在有线网络,理论和实验仿真证明利用NC技术可以使得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化以及提升网络的吞吐量。近来,将网络编码的思想应用在无线网络逐渐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无线系统的广播特性促进了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的应用。为减小相邻节点间信号的相互干扰、提升网络吞吐量,文献[2]创新性的将网络编码的思想应用到物理层,提出了物理层网络编码(Physical network coding, PNC)的新概念。本文以双向中继信道(Two Way Relay Channel, TWRC)为主要研究场景,对无线通信中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信道编码,以及调制三者联合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在介绍了网络编码技术和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TWRC场景中已有的传输方案和策略的复杂度、可靠性和设计方法等,指出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调制以及信道编码三者技术结合的必要性。第二,结合QAM调制设计了一种新颖的信道编码和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实施方案,该方案我们巧妙的引入了一种去噪映射机制,即重新安排QAM调制的星座映射,中继节点对接收信号去噪后直接映射为对应数字比特流的异或,从而利用了信道编码与网络编码异或运算的线性性质,只需进行一次译码。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的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法相比,在没有增加译码复杂度的基础上,该方案的信道容量有了显著提高。第三,研究如何把传统信道编码技术、调制技术以及物理层网络编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针对TWRC设计一种基于网格编码调制(Trellis coded modulation,TCM)的信道编码和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实施方案,在TWRC将TCM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相结合,同时利用了卷积码与网络编码异或运算的线性性质[7],在中继节点只需采取改进的网格编码维特比译码算法[8]只要进行一次TCM的译码,就可以直接估计网络编码的码字,降低了50%的译码复杂度。该方案既提高信息传输率,又保证了可靠性。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目录  6-8
第一章 绪论  8-13
  1.1 课题研究背景  8-11
    1.1.1 网络编码  8-10
    1.1.2 物理层网络编码  10-11
  1.2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11-12
  1.3 论文内容安排  12-13
第二章 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研究  13-31
  2.1 引言  13
  2.2 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发展概况  13-19
    2.2.1 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13-16
    2.2.2 物理层网络编码研究现状以及进展  16-19
  2.3 物理层网络编码实现的关键技术  19-22
    2.3.1 物理层网络编码技术  19-21
    2.3.2 有限域上的物理层网络编码的基本实现方式  21-22
  2.4 基于3 时隙联合Turbo 码-网络编码  22-27
    2.4.1 系统模型  23
    2.4.2 网络编码构造的三种方式  23-27
  2.5 非对称速率的双向中继信道的物理层网络编码  27-30
    2.5.1 系统模型  28
    2.5.2 不对称速率机制的传输与接收结构  28-30
  2.6 本章小结  30-31
第三章 一种新颖的信道编码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设计  31-43
  3.1 引言  31-32
  3.2 系统模型  32-34
  3.3 基于QAM 的物理层网络编码与信道编码联合设计  34-38
    3.3.1 信道编码的设计  34-35
    3.3.2.QAM 星座映射的设计  35-38
  3.4 误比特率性能分析  38-40
  3.5 仿真结果分析  40-42
  3.6 本章小结  42-43
第四章 信道编码、调制技术与物理层网络编码的联合设计  43-58
  4.1 引言  43-44
  4.2 系统模型  44-45
  4.3 基于TCM 的信道编码与PNC 联合设计  45-53
    4.3.1 TCM 的设计  45-49
    4.3.2 中继节点的叠加信号的星座映射  49-50
    4.3.3 信道解码和PNC 的联合设计  50-53
  4.4 误比特率性能分析  53-54
  4.5 系统信道容量分析  54-55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55-57
  4.7 本章小结  57-58
第五章 结束语  58-60
  5.1 论文工作总结  58-59
  5.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59-60
致谢  60-61
参考文献  61-6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5

相似论文

  1. 基于均值匹配的Turbo码联合译码的Matlab实现,TN911.22
  2. 联合编码调制技术中TCM与BICM方案性能研究,TN911.22
  3. DMR集群系统高层协议的设计和研究,TN929.52
  4. OOK-OFDM双重调制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技术研究,TN911.22
  5. 相位编码信号脉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TN957.51
  6. 基于IEEE 802.16e OFDMA物理层的关键技术研究,TN929.531
  7. 8PSK+TCM编码调制解调技术,TN915.05
  8. DVB-C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其误码分析,TN949.197
  9. 网络编码在中继协作通信中的应用研究,TN92
  10. 比特交织编码调制迭代译码系统的性能研究,TN911.2
  11. 物理层网络编码在协作通信系统中的应用,TN929.5
  12. MIMO系统预编码技术研究,TN919.3
  13. 基于危险率分析的风浪参数联合设计标准研究,P732
  14. 基于FPGA的数字电视信道编码研究,TN943
  15. 物理层网络与信道编码的联合译码方案,TN92
  16. MANETs中可靠组播本地恢复与拥塞控制的联合设计,TN929.5
  17. 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双向中继信道估计,TN925
  18. 无线中继信道上的降噪转发策略研究,TN911.22
  19. 网络控制系统MTS改进算法及调度和控制的联合设计,TP273
  20. MIMO中继信道的网络编码技术,TN919.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无线通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