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山西翅果油树叶性因子的研究

作 者: 吕金枝
导 师: 毕润成
学 校: 山西师范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翅果油树 比叶面积 单位重量叶氮含量 光饱和速率 光合氮利用效率 龄级
分类号: S56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山西翼城翅果油树自然保护区,以翅果油树为主要研究对象,另外选取研究区内黄刺玫、荆条等木本植物10种,用LI-3000A叶面积测定仪测量了叶面积的大小、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叶光饱和速率(Parea)、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叶氮含量,计算了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单位重量的光饱和速率(Pmass)、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area)、单位重量叶氮含量(Nmass)和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翅果油树龄级的增加,叶面积、含水量和SLA呈明显下降趋势,而LDMC呈明显上升趋势,Parea、Pmass和PNUE先下降后上升,在翅果油树径级10cm左右,Parea、Pmass和PNUE均达到最小值,表明翅果油树径级在10cm左右光合能力较弱,光合氮素利用效率较低,生存压力较大:(2)翅果油树叶面积与SL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单位重量叶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Parea、Pmass和PNUE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叶面积的增加能够使得翅果油树各项叶性指标向着有利于植株生长的方向发展;(3)翅果油树的Nmass与Parea、Pmass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SLA与Parea、Pmass、PNUE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Parea、Pmass与PNUE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表现出不同发育阶段翅果油树叶性方面所表现出的规律性特征;(4)在5个月的调查中,7月下旬翅果油树的SLA最低,Nmass和Narea最高,表明7月下旬翅果油树叶片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较强的有机物积累能力,也具有较强的抗旱抗胁迫能力,是翅果油树生长的关键时期;(5)在所调查的8种翅果油树群落植物种类中,翅果油树具有最低的SLA、含水量,具有最高的Narea,表明与群落中其它植物相比,翅果油树对环境的胁迫更敏感,具有不适应环境的一面,这也可能是翅果油树濒危的生理生态学原因;(6)LDMC的标准偏差很小,基本上是一个恒定的数值,是物种的特征叶性参数;(7)翅果油树具有比同属植物伞花胡颓子更低的SLA和PNUE,更高的Narea和含水量,这表明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伞花胡颓子比翅果油树具有更宽的生态位,更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8)从本次所调查的全部物种的叶性关系来看,翅果油树与所有调查植物的叶性关系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规律,表明翅果油树所表现的种内叶性关系与整个所调查植物的种间叶性关系基本一致,说明叶性因子的关系在所调查翅果油树分布区是普遍存在的,不因物种的不同而变化,是不同物种植物的普遍规律。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1 前言  11-17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1-15
    1.2.1 叶性因子研究进展  11-14
    1.2.2 翅果油树研究进展  14-15
  1.3 主要研究内容  15-16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6-17
2 研究方法  17-23
  2.1 研究区概况  17-18
  2.2 野外调查  18-20
    2.2.1 样株的选取  18-19
    2.2.2 不同种类植物叶性因子的调查  19-20
  2.3 室内试验  20-21
    2.3.1 叶片含氮量的测定  20-21
    2.3.2 SLA 和LDMC 的测定方法  21
    2.3.3 土壤理化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21
  2.4 数据处理  21-23
    2.4.1 叶氮含量的计算  21-22
    2.4.2 径级的划分  22-23
3 结果与分析  23-37
  3.1 翅果油树种群径级与叶性因子的相关关系  23-25
    3.1.1 翅果油树叶面积大小、SLA 和N_(mass)与径级的关系  23
    3.1.2 翅果油树LDMC 和含水量与径级的关系  23-24
    3.1.3 翅果油树P_(area)、P_(mass)和PNUE 与径级的关系  24-25
  3.2 翅果油树的叶面积大小、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单位重量叶氮含量的关系  25-26
    3.2.1 翅果油树叶面积大小与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和单位重量叶氮含量的关系  25
    3.2.2 翅果油树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和单位重量叶氮含量的关系  25
    3.2.3 翅果油树叶干物质含量与单位重量叶氮含量的关系  25-26
  3.3 翅果油树的光合特性、叶氮含量、比叶面积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  26-29
    3.3.1 翅果油树的光合特性与叶氮含量、比叶面积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  26-28
    3.3.2 翅果油树光合参数之间的关系  28-29
  3.4 翅果油树SLA、N_(mass)和N_(area)的季相变化规律  29-30
  3.5 翅果油树含水量与叶性因子的关系  30-31
  3.6 翅果油树及其群落植物叶性特征的比较  31-33
  3.7 翅果油树与同属植物伞花胡颓子的比较  33
  3.8 翅果油树分布区所调查植物叶性参数的关系  33-37
    3.8.1 SLA 与LDMC、含水量和N_(mass)的相关分析  33-34
    3.8.2 光合参数与N_(mass)和SLA 的相关分析  34-35
    3.8.3 光合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  35-37
4 讨论  37-45
  4.1 翅果油树径级与叶性因子的相关关系  37-38
  4.2 翅果油树叶面积大小、SLA、LDMC 和N_(mass)的关系  38-39
  4.3 翅果油树的光合特性与N_(mass)、SLA 和叶面积大小的关系  39
  4.4 翅果油树SLA、N_(mass)和N_(area)的季相变化规律  39-40
  4.5 翅果油树及其群落植物叶性特征的比较  40
  4.6 翅果油树与同属植物伞花胡颓子的比较  40-41
  4.7 翅果油树分布区所调查植物叶性参数的整体规律  41-45
5 结论  45-47
6 展望  47-49
致谢  49-51
参考文献  51-60
附录  60

相似论文

  1. 樟树叶片氮同位素指示城市大气氮沉降,X831
  2. 岷江冷杉叶功能特性对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Q948.112
  3. 贵州省三种植物叶面积垂直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因子研究,Q948
  4. 光照强度、肥力和刈割对冷地早熟禾生长的影响,S812
  5. 翅果油树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S565.9
  6. 濒危植物翅果油树种子蛋白多样性研究,S565.9
  7. 翅果油树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活性研究,R284
  8. 翅果油树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S565.9
  9. 秦岭与陕北黄土高原辽东栎叶片的生理生态适应特征,S792.18
  10. 翅果油树组织培养及其器官发生的细胞学研究,S565.9
  11. 帽儿地区不同植物功能群叶片性状的比较研究,Q948
  12. 东灵山地区主要森林群落及其优势种叶功能性状比较与分析,Q948
  13. 长白山林线岳桦生理生态特性研究,S792.15
  14. 卧龙自然保护区林下小径竹生理生态特性比较研究,Q948
  15. 湖北后河保护区珙桐的叶功能性状研究,Q948
  16. 太白山北坡太白红杉群落特征及生长规律研究,Q948.12
  17. 内蒙古高原成熟和退化羊草草原群落物种功能特性与土壤微生物量C、N、P对氮素添加响应,S812
  18. 天童常绿阔叶林萌枝更新的生态学研究,Q948
  19. 高寒草甸几种常见植物幼苗生长和可塑性研究,Q945
  20. 翅果油树分子生态学研究,Q94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油料作物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