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研究

作 者: 闻佳
导 师: 陈刚
学 校: 合肥工业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特色农业观光园 特色农业 景观设计 景观特色
分类号: TU98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37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农业旅游高速发展,农业观光园的数量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加。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设计面临着景观规划层次低、项目模式雷同、景观塑造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休闲化农业旅游消费需求。特色农业观光园隶属于农业观光园的范畴,是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为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提供感悟自然、体验农家生活、郊外旅游观光、休闲放松的新型场所。本文以特色农业观光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景观学、旅游学、生态学等理论及基本规律引入到基于“拥有特色农业产业优势”语境下的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研究中,一方面通过对现阶段特色农业观光园的发展趋势及特色农业作为旅游资源的景观可塑性等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对合肥农业观光园景观现状的实地调研,针对其农业观光园的区位布局、景观设计存在问题、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分析合肥一些典型特色农业观光园如何依托特色农业构建富有特色的园区景观环境,如肥西老母鸡家园、丰乐生态园等,总结并提出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对策:在特色农业观光园场景塑造中,充分依托特色农业的品牌优势及产业基础,通过对概念、空间、生态、人文、互动等方面的特色塑造,构建园区独有的多维度农业旅游景观空间。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致谢  7-15
第一章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15-20
  1.1 研究背景  15
  1.2 研究意义  15
  1.3 研究内容  15-16
  1.4 文献综述  16-17
  1.5 研究方法  17-18
  1.6 研究框架  18-20
第二章 概论特色农业观光园的概念及范畴  20-27
  2.1 农业景观的起源与发展  20
  2.2 农业观光园的概念、分类及功能  20-24
    2.2.1 农业观光园的概念  20-21
    2.2.2 农业观光园的分类  21-23
      2.2.2.1 依据农业结构  21-22
      2.2.2.2 依据旅游功能分  22
      2.2.2.3 依据地域模式分  22-23
    2.2.3 农业观光园的功能  23-24
      2.2.3.1 经济功能  23
      2.2.3.2 生态功能  23
      2.2.3.3 旅游休闲功能  23-24
      2.2.3.4 教育文化功能  24
      2.2.3.5 社会功能  24
  2.3 特色农业与农业观光园  24-27
    2.3.1 特色农业的概念  24-25
    2.3.2 特色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25-27
第三章 特色农业观光园发展与特色农业资源利用  27-37
  3.1 现代特色农业观光园的发展背景  27-28
    3.1.1 工业化文明下的城市环境  27
    3.1.2 多元化旅游的消费需求  27-28
    3.1.3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28
    3.1.4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善  28
  3.2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趋势分析  28-34
    3.2.1 国外观光农业与农业观光园发展概况  28-31
    3.2.2 国内观光农业与农业观光园发展概况  31-33
    3.2.3 农业观光园景观的设计趋势  33-34
  3.3 特色农业资源的景观可塑性研究  34-37
    3.3.1 特色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性  34
    3.3.2 特色农业景观的生态格局独特性  34-35
    3.3.3 特色农业景观表达性  35
      3.3.3.1 景观审美性  35
      3.3.3.2 区域特色性  35
      3.3.3.3 景观季节性  35
    3.3.4 特色农业的文化特性  35-37
第四章 合肥市农业观光园景观现状的调查研究  37-49
  4.1 合肥市区域概况  37
  4.2 合肥农业观光园景观现状分析  37-42
    4.2.1 区位布局分析  38-40
    4.2.2 景观设计存在问题分析  40-42
  4.3 合肥农业观光园景观特色化发展趋势  42
  4.4 合肥市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实例分析  42-49
    4.4.1 肥西老母鸡家园  42-45
      4.4.1.1 项目概况介绍  42
      4.4.1.2 设计手法  42-44
      4.4.1.3 可取之处  44-45
      4.4.1.4 不足之处  45
    4.4.2 丰乐生态园  45-49
      4.4.2.1 项目概况介绍  45
      4.4.2.2 设计手法  45-47
      4.4.2.3 可取之处  47-48
      4.4.2.4 不足之处  48-49
第五章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研究  49-69
  5.1 资源整合与概念策划  49-53
    5.1.1 特色农业观光园的农业旅游景观资源整合  49-51
      5.1.1.1 农业旅游景观资源的定义  49
      5.1.1.2 农业旅游景观资源的构成  49-50
      5.1.1.3 特色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资源整合原则  50-51
    5.1.2 特色农业观光园的景观概念策划  51-53
      5.1.2.1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概念策划的内涵  51
      5.1.2.2 园区景观概念策划的作用  51-52
      5.1.2.3 特色农业观光园的景观概念策划原则  52-53
  5.2 创意景观与空间组织  53-56
    5.2.1 单体景观元素的创意塑造  53
    5.2.2 特色景观空间的空间结构  53-54
      5.2.2.1 空间的连续性  53
      5.2.2.2 结构的逻辑性  53
      5.2.2.3 变化的节奏性  53-54
    5.2.3 特色农业观光园的特色景观塑造与空间特色组织  54-56
      5.2.3.1 特色景观的创意塑造  54-55
      5.2.3.2 空间序列的组织方法  55-56
  5.3 绿色美学与生态格局  56-60
    5.3.1 绿色美学的渐入  56
    5.3.2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系统构建的生态关系  56-57
    5.3.3 绿色美学指导下的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生态格局构建  57-59
      5.3.3.1 景观生态空间结构规划  57-58
      5.3.3.2 景观要素生态设计  58-59
    5.3.4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生态设计原则  59-60
      5.3.4.1 尊重原始地貌  59
      5.3.4.2 优化生态工程  59
      5.3.4.3 保护环境敏感区  59
      5.3.4.4 完善景观结构  59-60
      5.3.4.5 关注可持续性  60
  5.4 地域文化与历史文脉  60-63
    5.4.1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与地域文化融合  60-61
      5.4.1.1 地域文化的内涵  60
      5.4.1.2 根植于地域文化的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  60-61
        5.4.1.2.1 体现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60
        5.4.1.2.2 体现地域文化的认同性  60-61
        5.4.1.2.3 体现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61
    5.4.2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传承历史文脉  61
      5.4.2.1 历史文化的内涵  61
      5.4.2.2 传承历史文脉的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  61
    5.4.3 特色农业观光园人文内涵的挖掘与提升  61-63
      5.4.3.1 选择合理景观题材  61-62
      5.4.3.2 梳理景观人文符号  62-63
      5.4.3.3 应用适宜的外显技术  63
  5.5 场所体验与景观互动  63-69
    5.5.1 特色农业观光园场所体验需求  63-64
      5.5.1.1 满足情感体验需求  64
      5.5.1.2 满足旅游特色体验需求  64
      5.5.1.3 满足旅游的过程体验需求  64
      5.5.1.4 满足旅游体验方式多样化需求  64
    5.5.2 特色农业观光园场所体验认同  64-66
      5.5.2.1 娱乐体验  64
      5.5.2.2 教育体验  64-65
      5.5.2.3 逃避体验  65
      5.5.2.4 审美体验  65-66
    5.5.3 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体验互动性分析  66
    5.5.4 特色农业观光园的体验参与性景观设计  66-69
      5.5.4.1 项目特色的兴趣激发  66
      5.5.4.2 “情绪场”的氛围营造  66-67
      5.5.4.3 多维度的体验方式  67
      5.5.4.4 控制反馈的景观管理  67-69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9-71
  6.1 研究结论  69
  6.2 后续研究及展望  69-71
引文目录  71-72
插图清单  72-74
参考文献  74-76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76
在读期间主持或参与设计项目  76-77

相似论文

  1. 现代广场景观中的理水研究,TU986.2
  2. 江南现代中式别墅景观设计的研究,TU986
  3. 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方法初探,TU986.2
  4. 亲水·空间·融合,TU984.18
  5. 浅论景观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创新应用,TU986
  6. 从化养生谷度假区度假酒店景观设计研究,TU986
  7. 城市广场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研究,TU984.18
  8. 从海河沿岸景观设计看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TU986.2
  9. 高铁站点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及景观特色策略研究,TU984.113
  10. 城市山水景观特色级区划分研究,TU986
  11. 城市人工景观特色分级方法研究,TU986
  12. 武汉市老年公寓环境景观设计研究,TU986.2
  13. 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研究,TU984.18
  14. 高密度商业街区景观营造初探,TU986
  15. 批判性地域主义下中国古典园林元素的当代“隐”应用研究,TU986
  16. 融入生态设计观下的城市水空间景观设计,TU986.2
  17. 基于视觉特性的高速公路景观要素设计研究,U418.9
  18. 重庆山地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研究,U418.9
  19. 温泉度假区景观设计研究,F592.7
  20. 山地别墅环境景观设计研究,TU986.2
  21. 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初探,TU984.1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园林规划与建设 > 各种类型园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