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储层评价

作 者: 葛鹏莉
导 师: 张哨楠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油气田开发地质
关键词: 富县地区 延长组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5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为位于华北地台西部的克拉通叠合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富县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向北西倾向的单斜。过去十多年经历了几个年度的勘探实践表明,本区从中生界至下古生界已发现多套含油气层系,延长组是其中勘探目的层之一,通过沉积体系的展布、储层特征、有效储层的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富县地区延长组为一个低孔低渗、平面和垂向上非均质性较强的岩性油藏。本论文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物性资料、扫描电镜等的分析统计,结合测井、录井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沉积岩石学、储层沉积学、地球物理测井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系统研究了富县地区延长组储层特征、控制储层的发育因素并对储层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本区延长组的主力产油层为长8段~长2段,长8段以三角洲前缘砂体沉积为主,长7段、长6段湖盆面积缩小,三角洲前缘亚相与浊积扇沉积发育;长4+5段湖盆面积继续缩小,为三角洲平原发育早期;长3段、长2段湖盆逐渐消亡,发育三角洲平原沉积。通过对该区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及四性关系进行研究后认为:延长组砂岩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具有较低的成分成熟度与结构成熟度,平均孔隙度为9.3%,平均渗透率为0.46×10-3μm2,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微细孔喉且分选较差的特点,剩余粒间孔隙是该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其次为溶蚀孔隙。通过薄片观察与物性分析发现,建设性成岩作用包括溶蚀作用、破裂作用、绿泥石环边的胶结作用抑制石英的次生加大,对储层孔隙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而导致储层物性变差的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作用、碳酸盐胶结作用,伊利石等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另外,砂岩粒度、砂体沉积厚度及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也控制着储层的发育,分流河道微相沉积的储层物性较好,其次为河口坝、远砂坝。综合研究表明富县地区延长组砂岩储层的孔隙度下限为8%,渗透率下限0.1×10-3μm2,参考长庆油田对低孔低渗储层的分类标准将延长组储层划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非储层),研究区长8段~长2段主要发育Ⅲ类、Ⅳ类储层,其中只有长3段、长2段发育少量储集物性较好的Ⅱ类储层。根据各小层的有效储层厚度与储集系数的平面展布,结合研究区的沉积相分布、油层富集规律,对本区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并在目前取得的勘探成果和认识的基础上对长8段、长6段及长3段有利勘探区域进行了预测。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1章 引言  10-16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3
  1.3 主要研究内容  13-14
  1.4 研究技术路线  14-15
  1.5 完成工作量  15-16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16-24
  2.1 区域构造特征  16-19
  2.2 区域地层特征  19-23
  2.3 研究区勘探现状  23-24
第3章 储层沉积学特征  24-49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24-25
    3.1.1 岩石成分特征  24
    3.1.2 岩石结构特征  24-25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25-37
    3.2.1 沉积相类型  25-34
    3.2.2 沉积相平面展布  34-37
  3.3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37-49
    3.3.1 成岩作用类型  37-45
    3.3.2 成岩序列研究  45-47
    3.3.3 成岩作用的纵向分布规律  47-49
第4章 储层物性特征  49-65
  4.1 储层孔渗特征  49-52
    4.1.1 长8 段孔渗特征  49
    4.1.2 长7 段孔渗特征  49-50
    4.1.3 长6 段孔渗特征  50
    4.1.4 长3 段孔渗特征  50
    4.1.5 长2 段孔渗特征  50-52
  4.2 储层孔隙特征  52-59
    4.2.1 孔隙类型  52-55
    4.2.2 孔隙分布特征  55-56
    4.2.3 孔喉结构特征  56-59
  4.3 四性关系研究  59-65
    4.3.1 岩性与物性  59-60
    4.3.2 物性与含油性  60
    4.3.3 岩性与电性  60-61
    4.3.4 物性与电性  61-62
    4.3.5 电性与含油性  62-65
第5章 控制储层发育因素  65-75
  5.1 粒度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65-66
  5.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66-71
    5.2.1 压实作用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66-67
    5.2.2 碳酸盐胶结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67-68
    5.2.3 环边绿泥石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68-71
  5.3 沉积微相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71-75
第6章 储层评价预测  75-99
  6.1 储层下限确定  75-78
  6.2 储层分类评价标准  78-81
  6.3 典型井储层评价  81-89
  6.4 储层综合评价  89-94
  6.5 有利勘探区域预测  94-99
    6.5.1 长8~2 有利勘探区域预测  95-96
    6.5.2 长8~1 有利勘探区域预测  96-97
    6.5.3 长6~2 有利勘探区域预测  97-98
    6.5.4 长3~2 有利勘探区域预测  98-99
结论  99-101
致谢  101-102
参考文献  102-106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6

相似论文

  1.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2. 靖边气田上古储层评价,P618.13
  3. 鄂南富县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研究,P618.13
  4.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油层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P618.13
  5. 濮城油田沙二上1油藏层序、沉积相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P618.13
  6.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镇北地区延长组长8油组沉积微相研究,P618.13
  7. 高邮凹陷南部陡坡带戴一段沉积相研究及储层评价,P618.13
  8. 塔里木盆地二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9. 渤中25-1油田保护油层钻井液技术研究,TE254
  10. 新民低渗透储层测井资料饱和度解释方法研究,P631.84
  11. A地区三上叠统测井储层参数计算方法研究,P631.81
  12. 潞安矿区山西组3#煤层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P618.11
  13. 长深17井单井地质评价,P642
  14. 辽河断陷东部凹陷欧利坨子油田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15. 牛心坨油田西部沙四段碳酸盐岩储层研究,P618.13
  16. 吉林油田新立新北地区气藏评价研究,P618.13
  17. 鄯善油田储层特征,P618.13
  18. 双城油田扶一组、扶二组沉积特征研究,P618.13
  19. 星古1井区地质综合评价,P618.13
  20. 长岭凹陷姚家—嫩江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21.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白254等七口井延长组长8油层组砂岩的岩石学特征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