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川东北碳酸盐岩鲕粒滩储层预测研究

作 者: 张玺华
导 师: 贺振华;黄德济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固体地球物理
关键词: 鲕滩储层 地震相 沉积相 波阻抗反演 吸收衰减 地震预测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4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区是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发现了川东北有史以来储量最大的天然气田——普光特大型气田。普光特大气田的主力层位为飞仙关组,有利相带为台地边缘鲕滩,这表明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同属于川东北地区的通南巴构造带同样发育较好的飞仙关组鲕滩储层。本文的研究工区——HCL探区位于川东北通南巴连片勘探区块的东部,但由于HCL探区的油气勘探程度较低,在沉积相和储层研究方面都还不够深入,而且碳酸盐岩储层本身就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因此采用单一的地球物理方法难以对该类储层进行较准确的预测。川东地区碳酸盐岩鲕粒滩具有非均质性强,纵、横向分布不均匀、埋藏较深等特点,由于地质特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勘探难度很大。针对川东地区鲕粒滩储层地质特征,建立并分析不同沉积相带的地震相特征。通过地震正演模拟技术分析鲕粒滩储层反射结构,一套以地质地震正演模拟技术、波阻抗反演及频率衰减梯度分析及“低频伴影”技术为核心的碳酸盐岩鲕粒滩储层预测方法。最后综合地质、钻井、地震等信息,利用PCA主成份分析法进行研究区飞仙关组二段储层的综合预测。通过上述分析方法,本文取得了以下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在方法技术方面,①提出了微观弹性波动方程宏观标量波动方程(MIVMAS)正演方法用于模拟鲕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其数值模拟表明研究区的鲕滩储层具有“亮点”反射特征;②针对鲕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中低频、非杂乱中弱连续性、中强反射”,提出了适合于鲕滩储层的预测流程;③采用基于高精度时频分析的“低频阴影”技术,充分利用地震信号的低频信息,可以用于有效地预测油气的发育区;④针对鲕滩储层特殊的发育相带(台地边缘相或台内相),通过基于自组织神经网络的波形分类,能较好实现地震-地质沉积相带的划分。在地质成果方面,①通过波形分类的地震相分析,划分了研究区飞仙关组的沉积相带;②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预测,预测了研究区中的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发育带。综上所述,利用上述方法可以较好的预测出鲕滩分布的范围和储层的有利分布区,为钻井部署提供证据。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1章 引言  10-14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10
  1.2 川东北地区鲕粒滩勘探历程及研究现状  10-12
  1.3 研究技术思路  12-13
  1.4 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认识  13-14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14-18
  2.1 研究区概况  14-18
    2.1.1 研究区构造概况  14-15
    2.1.2 地层沉积特征  15-16
    2.1.3 钻井及含油气情况  16-18
第3章 研究区鲕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  18-26
  3.1 川东北鲕滩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  18-19
  3.2 研究区飞仙关组的地震响应特征  19-21
  3.3 鲕滩储层的地震数值模拟  21-25
    3.3.1 飞仙关组鲕滩型储层的等效模型模拟  21-25
  3.4 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数值模拟特征小结  25-26
第4章 鲕粒滩储层地震预测方法研究  26-72
  4.1 鲕滩型储层地震预测总体思路  26
  4.2 鲕滩型储层地震预测方法技术  26-52
    4.2.1 基于波形分类的地震相分析技术  26-34
    4.2.2 叠后波阻抗反演技术  34-44
    4.2.3 基于小波谱分解的瞬时参数分析技术  44-51
    4.2.4 基于Hilbert 变换的主振幅分析技术  51-52
  4.3 鲕粒滩储层油气检测的方法技术  52-67
    4.3.1 低频阴影分析技术  52-57
    4.3.2 频率衰减属性分析技术  57-60
    4.3.3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技术  60-66
    4.3.4 基于PCA 的属性聚类分析  66-67
  4.4 研究区飞仙关组二段鲕滩储层分布地震预测  67-72
    4.4.1 研究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地震预测基本思路  67
    4.4.2 研究区飞二段鲕滩储层地震预测  67-72
结论  72-73
致谢  73-74
参考文献  74-77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7

相似论文

  1. 鄂尔多斯盆地樊学油区延安组延8、延9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2. 南泥湾八连沟—金庄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P618.13
  3. 基于地球物理特征的岩相古地理研究,P618.13
  4.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3油层组沉积相与沉积环境分析,P618.13
  5. 宁东地区延安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P618.13
  6. 鄂尔多斯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7. 中国北方地区中、新生代古地理与油气资源关系,P618.13
  8. 祥云地区三叠系层序地层学研究,P539.2
  9. 韦2断块精细油藏描述,P618.13
  10. 粒子群波阻抗反演方法研究及应用,P631.44
  11. 地震相干和曲率属性识别断层技术研究与应用,P631.4
  12. 四川盆地生物礁滩储层地震预测,P631.4
  13. 乌尔逊凹陷乌南次凹南屯组层序地层学及沉积相研究,P512
  14. 锦136井区储层预测及评价,P618.13
  15. 新疆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于奇东地区东河砂岩储层预测,P618.13
  16. 珠江口盆地东部礁滩储层预测与流体识别研究,P618.13
  17. 碳酸盐岩鲕滩型储层地震预测,P618.13
  18. 塔木察格盆地南贝尔凹陷沉积相研究,P618.13
  19.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P618.13
  20. 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上二叠统长兴组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P618.13
  21. 贝西北地区大磨拐河组层序地层学研究,P539.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