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浓度氨氮废水短程硝化控制因素试验研究

作 者: 张云
导 师: 陈文兵
学 校: 山东建筑大学
专 业: 市政工程
关键词: 短程硝化 短程硝化反硝化 SBR 氨氮废水 生物脱氮
分类号: X70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2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水体中氨氮污染状况日益严峻,主要体现在氨氮污染的量大面广,且我国对于氨氮废水的排放标准的日益规范、严格化,需要研究和发展更经济更有效的氨氮处理工艺。在国内外研究的各种新型脱氮工艺中,短程硝化反硝化因其具有节能、节约碳源、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和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试验装置采用SBR反应器,以人工配制低C/N的高浓度氨氮废水作为处理对象,系统地研究了短程硝化过程的启动和运行控制;考察了不同温度和氨氮浓度条件下SBR短程硝化的运行效果,最后建立了短程硝化氨氮降解的动力学方程。试验结果如下:(1)在SBR反应器中水温为30~25℃,控制曝气量在180L/h,12d的污泥龄以及较低的进水碳氮比,实现了氨氮去除率90%、亚硝态氮的积累率80%以上的亚硝化反应,成功完成SBR短程硝化启动过程。且系统的稳定性较高,抗冲击力强,有较好的启动效果。(2)在SBR运行至短程硝化过程结束时,会出现pH值“氨谷”、DO“突跃点”,因此可通过在线检测pH值和DO的变化情况,将SBR短程硝化控制在亚硝化阶段结束,从而实现短程硝化。(3)温度对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较大,与20℃~25℃相比,30℃~35℃氨氮去除率和亚硝态氮积累率较高,反应时间显著缩短。但是温度达到35℃会造成出水水质较差,运行效果不稳定。30℃时氨氮去除速率和亚硝态氮生成速率处于较高水平,与35℃相差不大,污泥的沉降性良好且出水水质稳定;30℃为SBR反应器短程硝化的适宜温度。(4)随着氨氮浓度增加,反应时间延长,氨氮去除率可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氨氮去除速率有所下降。适当的提高配水氨氮浓度可增强系统内AOB的生物量,提高亚硝态氮生成量并促进亚硝态氮的积累。但进水氨氮浓度过高会导致FA对硝化菌的抑制,降低反应效率。(5)通过对短程硝化阶段氨氮降解进行动力学分析,推导出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和验证,得出其动力学公式和参数,及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简化阿伦尼乌斯定律方程为:vmax(τ)=0.0174×1.062(τ-20)。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第1章 绪论  10-26
  1.1 水体中氮污染的来源和危害性  10-12
    1.1.1 水体中氮污染的来源  10-11
    1.1.2 水体中氮污染的危害性  11-12
  1.2 废水的脱氮技术  12-20
    1.2.1 氨氮废水处理简介  12-13
    1.2.2 废水的物理化学法化脱氮  13-14
    1.2.3 废水生物脱氮概述  14-20
  1.3 短程硝化反硝化概述  20-25
    1.3.1 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进展  20-22
    1.3.2 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因素  22-25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  25-26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5
    1.4.2 研究内容  25-26
第2章 试验研究方案  26-29
  2.1 试验流程及装置  26
  2.2 试验配水及测试方法  26-27
    2.2.1 试验配水  26-27
    2.2.2 试验测试指标及方法  27
  2.3 SBR运行模式  27-29
第3章 SBR反应器短程硝化的启动和运行  29-37
  3.1 SBR反应器短程硝化的污泥活性恢复过程  29
  3.2 SBR反应器短程硝化启动过程  29-33
    3.2.1 短程硝化启动控制参数的分析  29-31
    3.2.2 短程硝化启动过程运行效果分析  31-33
  3.3 SBR短程硝化运行指示参数的研究  33-36
    3.3.1 pH的变化分析  33-34
    3.3.2 DO的变化分析  34-35
    3.3.3 以pH、DO为指示参数的处理效果分析  35-36
  3.4 本章小结  36-37
第4章 不同控制条件下SBR短程硝化试验分析  37-49
  4.1 温度对SBR短程硝化的影响  37-43
    4.1.1 温度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37-39
    4.1.2 温度对亚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39-41
    4.1.3 温度对MLSS、SVI的影响  41-43
    4.1.4 小结  43
  4.2 氨氮浓度对SBR短程硝化的影响  43-49
    4.2.1 氨氮浓度对氨氮去除的影响  44-46
    4.2.2 氨氮浓度对亚硝态氮积累的影响  46-47
    4.2.3 小结  47-49
第5章 短程硝化阶段动力学研究  49-55
  5.1 硝化过程生化机理研究  49-50
  5.2 硝化动力学原理  50-51
  5.3 氨氮降解的动力学分析  51-54
  5.4 本章小结  54-55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55-57
  6.1 结论  55-56
  6.2 建议  56-57
参考文献  57-61
致谢  61-6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62

相似论文

  1. 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其脱氮除磷特性研究,X703
  2. 改性粉煤灰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X703
  3. 包埋固定化菌株qy37处理高盐含氮废水的试验研究,X703
  4.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工业废水高效硝化处理中的应用研究,X703
  5. 城镇小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两级SBR组合处理工艺应用研究,X703.1
  6. ABR-SBR组合工艺特性及其降解印染废水的研究,X791
  7. 城市污水中典型PPCPs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X703
  8. 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及其对HMX生产废水处理的研究,X703
  9. 骨架孔隙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方法与性能变化规律研究,U414
  10. 炭素纤维—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氨氮废水试验研究,X703
  11.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在济南水质净化二厂工艺优化改造中的模拟研究,X703
  12. 土霉素废水脱氮技术研究,X703
  13. SBR工艺污水处理厂抗石油污染物冲击强化处理技术研究,X703
  14. 城市污水处理厂AB工艺改造试验研究,X703.1
  15.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SBBR短程硝化反应仿真研究,X703
  16. 强化SBR工艺对低浓度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研究,X703
  17. 磷酸氨镁结晶的热解及循环用于处理氨氮废水的实验研究,X703
  18.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艺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X792
  19. 丁苯橡胶改性乳化沥青及其与纳米SiO_2复合改性乳化沥青研究,U414
  20. 活性炭和膨润土强化SBR工艺脱氮性能研究,X703
  21. 头孢噻肟钠模拟制药废水的处理方法的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 技术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