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处置库污泥工程特性测试及其对垃圾堆体稳定性影响评估
作 者: 罗小勇
导 师: 詹良通;陈云敏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岩土工程
关键词: 填埋场 污泥库 污泥 加固处置 原位测试 土工特性 有机质含量 含水率 压缩指数 固结系数 抗剪强度 真空预压 非线性固结 稳定性分析
分类号: X7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垃圾填埋场内污泥简易填埋所形成的污泥库已经严重影响了填埋场正常运行,不仅减少了填埋库区的库容,还增加了填埋场的稳定安全隐患。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加,造成填埋场库容日趋紧张,需对填埋场中的污泥库进行加固处置,以便在其上方填埋垃圾,恢复库容。污泥库的加固处置和填埋库容的恢复是我国目前许多垃圾填埋场亟需解决的难题。目前关于污泥库中降解污泥工程特性及加固处置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针对成都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污泥库的加固处置和二期库容恢复这一工程问题,对处置库污泥的工程特性进行测试研究,评估其对垃圾堆体稳定性的影响,最后提出污泥库污泥的加固处置方法。本文的主要工程及研究成果如下:(1)对污泥库中的污泥进行钻孔取样、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等岩土工程勘察与测试,结果表明:污泥库中降解污泥可分为硬塑层、流态层及软塑层;与常规淤泥相比,污泥的强度更低,其侧摩阻力、锥尖阻力和不排水抗剪峰值强度仅为10-1~101kPa量级,且强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2)对不同深度污泥试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表明:污泥为一种高有机质含量、高含水率、高液塑性、高压缩性、低密度、低比重、低渗透性、低固结系数、低抗剪强度的有机质土;含水率、有机质含量、渗透系数随着填埋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密度、比重随着填埋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污泥的压缩固结为典型的非线性固结特性;抗剪强度随竖向压力的增加亦为非线性;(3)污泥真空预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真空度在污泥中传递困难,真空度沿塑料排水板衰减,径向方向传递距离有限;常规真空预压加固处理污泥固结沉降缓慢,改进后的增压式真空预压的固结沉降及强度增长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真空预压,并将抗剪强度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污泥库强度增长计算的合理抗剪强度指标;(4)根据Hansbo计算方法和非线性固结度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提出利用非线性固结计算方法分析污泥库固结沉降和强度增长,得到污泥库在不同真空压力下、排水板间距、预压时间等工况下的固结沉降值和强度值;(5)利用GEO-Slope软件分析污泥库对垃圾堆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加固处理的污泥坑上堆填垃圾会引发堆体管涌滑移失稳,本工程污泥库由于库底防渗衬垫系统薄弱界面的存在,即使污泥库加固处理强度足够,上覆堆体仍然会沿污泥库底滑移失稳,需对污泥库上覆堆体进行降水和坡形优化,并得出坡形优化后污泥加固处理的强度要求;(6)根据污泥真空预压模型试验后所测得的抗剪强度,污泥库污泥固结沉降后的强度增长计算值以及污泥库上覆堆体稳定性所需加固处理的强度,建议采用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对污泥库进行加固处置。
|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1章 绪论 12-28 1.1 研究背景 12-17 1.1.1 污泥定义和来源 12-13 1.1.2 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 13-16 1.1.3 我国污泥填埋处置的现状 16-17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25 1.2.1 污泥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8-24 1.2.2 超软土(流泥、吹填土)加固处置研究现状 24-25 1.2.3 污泥库对垃圾堆体稳定影响研究现状 25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5-28 第2章 成都填埋场污泥库现场勘察与原位测试 28-38 2.1 引言 28 2.2 工程概况 28-32 2.2.1 处置场基本情况 28-29 2.2.2 污泥库基本情况 29-31 2.2.3 填埋场现状问题分析 31-32 2.3 钻孔取样及原位测试 32-37 2.3.1 原位测试方法和勘探点布置 32-33 2.3.2 污泥库勘察取样 33-34 2.3.3 现场原位测试 34-35 2.3.4 污泥的分层及成因 35-37 2.4 小结 37-38 第3章 污泥土力学性质室内试验 38-49 3.1 引言 38 3.2 试验方案 38-39 3.3 试验方法 39-40 3.4 试验结果 40-48 3.4.1 污泥的物理性质 40-44 3.4.2 污泥的渗透系数 44 3.4.3 污泥的压缩固结特性 44-46 3.4.4 污泥的抗剪强度特性 46-48 3.5 小结 48-49 第4章 污泥库污泥真空预压模型试验 49-71 4.1 引言 49 4.2 真空预压模型试验 49-57 4.2.1 试验目的 49-50 4.2.2 试验方案 50-53 4.2.3 试验结果 53-57 4.3 增压式真空预压模型试验 57-66 4.3.1 试验目的 58-59 4.3.2 试验方案 59-61 4.3.3 试验结果 61-66 4.4 污泥真空预压强度增长对比分析 66-69 4.4.1 强度增长计算方法 66-68 4.4.2 强度增长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68-69 4.5 小结 69-71 第5章 污泥库污泥真空预压固结沉降及强度增长计算 71-89 5.1 引言 71 5.2 模型试验固结沉降计算 71-83 5.2.1 最终沉降量计算 71-72 5.2.2 固结度计算及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72-83 5.3 污泥库固结沉降及强度增长计算 83-88 5.3.1 计算方法 83-84 5.3.2 计算工况及计算参数 84-86 5.3.3 计算结果 86-88 5.4 小结 88-89 第6章 污泥库对垃圾堆体稳定影响及加固处理方案 89-110 6.1 引言 89 6.2 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污泥坑管涌滑移失稳分析 89-95 6.2.1 工程概况 89-91 6.2.2 污泥坑对下游垃圾堆体稳定影响的力学机理 91-93 6.2.3 污泥坑对下游堆体边坡稳定性影响 93-95 6.3 成都填埋场污泥库对二期库容恢复工程稳定性影响及方案优化 95-101 6.3.1 分析计算模型及参数取值 96-97 6.3.2 污泥库对库容恢复工程稳定性影响评价 97-98 6.3.3 污泥库上覆堆体水位控制及坡形优化分析 98-101 6.4 污泥库加固处理强度要求 101-106 6.4.1 垃圾初始堆载污泥加固处理强度要求 101-102 6.4.2 垃圾堆填过程中污泥加固处理强度要求 102-106 6.5 污泥库加固处理方案 106-108 6.5.1 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 106-107 6.5.2 增强污泥真空预压处理效果的措施 107-108 6.6 小结 108-110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110-113 7.1 研究结论 110-111 7.2 问题及展望 111-113 参考文献 113-121 作者简历 121
|
相似论文
- 新型银基无镉中温钎料组织性能的研究,TG425.2
- 罗非鱼片热泵干燥模型及其干燥工艺的研究,TS254.4
- 综合利用建筑废渣灰、旧砂再生粉尘和污泥制备轻集料的研究,TU528.042
- 污泥/煤灰渣物相变化与熔融特性研究,X703
- 利用城市给水厂污泥制砖技术研究,X703
- 造纸污泥的生物干化试验研究,X793
- 改良UASB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的实验研究,X703
- 云南省玉溪污水厂A~2/O工艺脱氮特性及动力学模型研究,X703
- Phanerochaete sp. HSD的锰依赖性过氧化物酶产酶优化及微菌丝球强化处理染料废水,X703
- 提高污水处理厂除磷效果的研究,X703
- 煤与城市固体废弃物共热解资源化研究,X705
- 一种基于低能射线油品含水率快速测量仪的研制,TE622.1
- 振清二标K29+450~K29+900段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优化研究,U418.52
- 水泥固化工业污泥制备免烧砖及其经济技术分析,X703
- 工业废水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研究,X703
- 预热辅助强化自热高温好氧消化污泥实验研究,X703
- 城镇小型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两级SBR组合处理工艺应用研究,X703.1
- pH影响食品废弃物和剩余污泥联合发酵产酸及发酵液用于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酯的研究,X792
- 不同分散剂对污泥水煤浆成浆性和燃烧性的影响,X703
- 亚临界水热法处理市政污泥技术及应用研究,X703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 一般性问题 >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