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择伐对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生长与竞争的影响

作 者: 蒋子涵
导 师: 金光泽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种内种间竞争 阔叶红松林 竞争指数 择伐 径向生长 纵向生长 年轮分析
分类号: S71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阔叶红松林(Pinus koraiensis)是以红松为单优势树种的针阔混交林,是温带针阔混交林的典型代表,和全球同纬度地区的森林相比,以其建群种独特、物种多样性丰富及含有较多的亚热带成分而著称,但是在近代以来,由于人口种群的增长,采伐和垦荒活动的频繁,阔叶红松林几乎全部受到过人为干扰。干扰事件可以改变植物的竞争和适应能力,进而对森林的演替方向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甚至改变恢复的最终状态。因此,对择伐后红松林恢复状态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择伐37年后的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与原始林主要组成树种种群结构、分布格局及竞争指数的差异,揭示择伐对阔叶红松林主要组成树种种群发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预测。同时对择伐林与原始林主要组成树种的年轮和树高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择伐对主要树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外,择伐区内主要组成树种的种群结构均发生了极显著变化(P<0.01),说明择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种群发展的趋势。择伐对主要组成树种的竞争指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枫桦(Betula costata)的竞争指数增幅最大(7.98),红松的增幅最小(0.52),主要组成树种中只有冷杉(Abies nephrolepis)的竞争指数呈负增长(-1.08);主要组成树种竞争指数的变化与耐荫性指数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r=-0.8821,P<0.01)。树种的种内竞争强度与聚集强度、不同树种的数量呈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择伐区内枫桦、紫椴(Tilia amurensis)的聚集强度最大,种内竞争强度远大于种间竞争,有利于树种之间的共存。择伐降低了红松对其伴生树种的竞争,而阳性树种(枫桦、紫椴)对其它树种的竞争有所上升。在择伐37年后,红松的竞争压力变化不大,有利于红松保持稳定的生长和繁殖;由于种内竞争剧烈,枫桦、紫椴的优势度将会有所下降;冷杉的竞争压力有所减小,有利于其种群数量的恢复。择伐显著促进了主要树种的径向生长(P<0.01),但生长增加量在树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反应的强弱与耐荫性有关(r=-0.79,P<0.01),因择伐所导致的生长加速会持续26-29年。择伐显著减小了主要树种的树高-胸径比(P<0.01),即同等胸径时择伐林的树木较矮,因此在计算择伐林蓄积量时应对树高进行实测。径向生长率与树高、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原始林:r=0.65*,r=0.58*;择伐林:r=0.53*,r=0.48*),择伐林内每一树高级的径向生长率均高于原始林,其中树高级在10m以下的树木差异最大(0.69),说明择伐有利于林下树木的生长。择伐显著增加了DBH<40cm树木的径向生长率,其中胸径在20-40cm之间的树木有较大的伐后生长率,应予以保护和抚育。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绪论  7-11
  1.1 研究概况  7-9
  1.2 存在问题及发展展望  9-10
    1.2.1 存在问题  9
    1.2.2 发展展望  9-10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0-11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11-12
3 研究方法  12-14
  3.1 外业调查  12
  3.2 数据处理  12-14
4 择伐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种内种间竞争及种群结构的影响  14-24
  4.1 择伐对主要树种种群结构的影响  14-18
    4.1.1 择伐对主要树种组成和优势度的影响  14
    4.1.2 择伐对主要树种种群年龄结构的影响  14-17
    4.1.3 择伐对主要树种空间分布结构的影响  17-18
  4.2 择伐对主要树种竞争压力和竞争关系的影响  18-22
    4.2.1 择伐对主要树种竞争压力的影响  19-20
    4.2.2 种内竞争变化分析  20-21
    4.2.3 种间竞争变化分析  21-22
  4.3 本章小结  22-24
5 择伐对主要树种纵向与径向生长的影响  24-32
  5.1 主要树种的径向生长  24-27
  5.2 择伐对主要树种纵向生长的影响  27-28
  5.3 树高、胸径、树龄与径向生长之间的关系  28-30
  5.4 本章小结  30-32
    5.4.1 主要树种的径向、纵向生长  30-31
    5.4.2 树高、胸径、树龄与径向生长量之间的关系  31-32
结论  32-34
参考文献  34-3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8-39
致谢  39-40

相似论文

  1. 天龙山濒危植物丽豆的环境生态学研究,Q948
  2. 黄丰桥国有林场经营可视化系统研建,F326.2
  3. 气候变化对中国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影响,S791.248
  4. 国际生产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研究,F224
  5. 基于互利作用的植物生长建模及仿真,Q948
  6. 小兴安岭原始阔叶红松林生物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Q948
  7. 阔叶红松林内五角槭更新的时空格局与过程,S792.35
  8. 红松天然林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经营研究,S718.5
  9. 阔叶红松林凋落物对模拟大气N沉降的响应,S714
  10. 基于群体决策的微粒群算法,TP301.6
  11.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下颌生长发育的研究,R783.5
  12. 华北落叶松林更新过程与枯落物蓄水功能对经营措施的响应,S714
  13.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F752.68
  14. 血清骨形成标志物与骨骼纵向生长关系的研究,R68
  15.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种子雨及幼苗更新,S791
  16. 阔叶红松林主要组成树种树冠特征及其对更新的影响,S718.5
  17. 阔叶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的凋落物分解研究,S714
  18.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粗木质残体的基础特征及对地形的响应,S791.247
  19. 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叶面积指数季节动态及特征,S718.5
  20. 北京山区油松侧柏人工风景林林分密度确定,S718.5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生物学 > 森林生态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