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地震诱发滑坡(碎屑流)成因机理及运动学特性初步研究

作 者: 黄河清
导 师: 赵其华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地质工程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高速远程滑坡 碎屑流 成因机理 运动学特性
分类号: P64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5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I汶川地震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影响范围最广、伤亡最为严重的地震灾难。地震最终造成87150余人遇难,大量房屋和基础设施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强烈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的数量和规模都极为巨大。汶川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表现出与重力作用下地质灾害迥异的动力学特征。这些巨型滑坡灾害受强烈地震动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出现高速度、强动能以及强烈的流体化特点。文家沟滑坡—碎屑流就是其中之一。强烈地震过程,尤其是在发震断裂附近,往往具有极为复杂的动力环境。因此,强地震诱发的高速远程滑坡一般具有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也具备一些在非地震条件下较为罕见的动力学特性。本文以汶川地震诱发的文家沟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为典型案例,在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家沟滑坡—碎屑流堆积体不同部位的堆积物结构特点,分析了文家沟滑坡的激发—启动—加速—碎屑化—停积各阶段的成因机制和运动特点,并对提出的激发—启动机制进行了二维振动台物理模拟验证。最后,本文对包括文家沟滑坡—碎屑流事件在内的66个全球范围的地表滑坡典型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了地震诱发和非地震诱发滑坡在运动学特征上的联系与差异。本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简述如下:(1).文家沟滑坡—碎屑流事件是由特大地震直接诱发的高位、远程、超高速的中—深部岩质巨型滑坡—碎屑流过程。整个事件历时1min左右,滑体厚度20~30m,初始体积约2.750×107m3,并最终在文家沟沟谷中留下总体积达5×107m3的堆积物,最大堆积厚度近150m。(2).文家沟滑坡—碎屑流堆积体不同位置的颗粒直径含量是与其运动过程相对应的,表现为:随高程下降总体呈现大直径颗粒含量减小,中等颗粒直径含量上升。(3).分析计算表明,滑坡—碎屑流体运动全过程依据运动学特征可分为五个冲程,并经历了明显的先加速后减速直至停积的过程。其中,第一冲程为启动和加速阶段。滑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启程剧发速度高达8.32m/s。在凌空飞行阶段结束时,滑体在地震力和重力作用下被加速到143.80m/s,并在随后的剧烈碰撞中解体和碎屑化。根据山体遗留的多处撞击和超高痕迹,沿途堆积物结构特征,以及撞击区与堆积垄岗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本文重建了滑坡—碎屑流运动路径和运动过程。(4).文家沟滑坡—碎屑流的运动特征值为0.326,较一般高速远程滑坡偏大。这是滑体/碎屑流体与文家沟山体多次发生碰撞而引起的动能损失所导致的。(5).文家沟中,滑坡和碎屑流这两种运动状态分界较为清晰。在半圈闭的沟谷中,滑体解体后形成的碎屑物迅速和空气混合为由气固二相物质组成的气溶胶体系(即G-S体系)。而由于此时碎屑物质依然具备的高速度,使得这样的混合物质集合体得以继续运动,成为高速“干碎屑流”。由于气态成分的散逸和四次撞击导致的速度减低,使得碎屑流体的运动能力和速度迅速下降并停积在文家沟沟口。(6).文家沟周边的特殊地形,导致强烈地震波在山体转折、坡度突变部位产生“应力集中”,并与在高耸山脊顶端产生的“尖端放大效应”相叠加,最终形成“地形能量汇聚效应”,控制了滑源区岩体的破坏边界。(7).滑源区呈顺向坡产出的中厚层灰岩、白云岩岩体在周期往复的强烈地震波长时间持续作用下,被切割成规模不等的板状块体,外倾结构面(包括层面)发生“钝化”,粘聚力迅速丧失。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的破碎岩体最终在纵横波共同作用下向凌空面方向“跳起”,进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整个岩体的崩溃。(8).对66个地面大型滑坡案例的统计分析表明,滑坡体积与其运动特征值μ联系较紧密,前者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大运动距离。而滑坡的运动距离与它的破坏范围(即滑坡面积)相关度较高。对于发生在地表的高速远程滑坡而言,尽管相同成因的滑坡往往具有相似的运动特征,但是具有相同运动特征的滑坡则往往因触发因素和发生环境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成因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1章 引言  11-25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典型案例  12-21
    1.2.1 地震滑坡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4
    1.2.2 高速远程滑坡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0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1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25
    1.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1-22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2-25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  25-33
  2.1 地理位置  25
  2.2 气象与水文  25-26
  2.3 地形地貌  26-27
  2.4 地层岩性  27-28
  2.5 地质构造  28-29
  2.6 水文地质条件  29-30
  2.7 汶川地震对研究区的影响  30-33
第3章 文家沟滑坡—碎屑流基本特征及其分区  33-53
  3.1 滑坡概况  33-34
  3.2 滑坡区域岩体结构特征  34-36
  3.3 滑源区地形地貌特点  36-37
  3.4 文家沟滑坡—碎屑流堆积物结构分区  37-53
    3.4.1 滑源区(I)  40-41
    3.4.2 铲刮区(II-1)  41-42
    3.4.3 主堆积区(II-2)  42-46
    3.4.4 停积区(II-3)  46-47
    3.4.5 撞击区(III)  47-50
    3.4.6 各堆积区堆积特征的变化  50-53
第4章 文家沟滑坡—碎屑流的运动全过程分析  53-64
  4.1 文家沟滑坡—碎屑流体的运动速度反演计算  53-59
    4.1.1 滑体启程剧发速度  53-54
    4.1.2 滑床行程速度  54
    4.1.3 滑体飞行速度计算  54-57
    4.1.4 碎屑流体运动速度计算  57-59
  4.2 文家沟滑坡—碎屑流的运动特征值  59-60
  4.3 文家沟滑坡—碎屑流运动全过程分析  60-64
第5章 文家沟滑坡—碎屑流成因机制分析  64-74
  5.1 映秀—北川断裂与研究区的位置关系及其影响  64-65
  5.2 滑源区地形特点对滑坡的影响  65-66
  5.3 文家沟滑坡的强震激发和启动机制  66-68
    5.3.1 文家沟滑坡的强震激发机制  66-68
    5.3.2 文家沟滑坡的启动机制  68
  5.4 文家沟滑坡激发机制的物理模拟验证  68-71
    5.4.1 物理模拟实验概况  68-70
    5.4.2 物理模拟试验成果分析  70-71
  5.5 强震条件下的滑体加速机制  71
  5.6 文家沟滑坡的碎屑化及高速远程运动机制  71-74
    5.6.1 滑坡向碎屑流的转化机制  71-72
    5.6.2 碎屑流体高速远程运动机制  72
    5.6.3 滑坡—碎屑流的停积机制  72-74
第6章 地震诱发高速远程滑坡的运动学特征研究  74-81
  6.1 国内外主要的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  74
  6.2 地震诱发滑坡(碎屑流)成因机制及运动特征的相关因素分析  74
  6.3 地震诱发滑坡(碎屑流)成因机制及运动特征各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74-79
  6.4 地震诱发高速远程滑坡运动特征的一般规律  79-81
结论及展望  81-84
  1 结论  81-82
  2 展望  82-84
致谢  84-85
参考文献  85-92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2

相似论文

  1. 什邡市洛水镇灾后永久性住宅重建研究,TU241
  2. 从西方修辞的角度评析新华网对外报道的有效性,H315
  3. 汶川灾后社会救助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632.1
  4. 灾后重建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研究,D630
  5.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研究,D630
  6. 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研究,D632
  7. 临沂市区岩溶地面塌陷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研究,P642.26
  8. 汶川地震典型框架结构震害分析和防倒塌对策研究,TU352.11
  9. 从汶川5·12特大地震学校建筑倒塌看我国工程伦理问题,B82-057
  10.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电视现场报道研究,G222
  11. 汶川地震报道中电视新闻特写研究,G222
  12. 新闻专业主义视野下的电视灾难新闻研究,G220
  13. 危机传播中媒体议程设置的作用,G206
  14. 澳大利亚Vulcan次盆南部Puffin组深水沉积体系展布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P618.13
  15. GPS非差相位精密单点定位研究,P228.4
  16. 冰雪、地震灾历后典型结构分析及减灾措施研究,X43
  17. 全自动平压平模切机模切机构特性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TB486
  18.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D632.9
  19. 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中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D630
  20. 政府危机管理能力提升问题研究,D623
  21. 5.12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什邡市师古镇灾后重建发展乡村旅游研究,F327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 工程地质学 >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 滑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