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评估及设计方法研究

作 者: 周彦斌
导 师: 廖莎
学 校: 湖南大学
专 业: 结构工程
关键词: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push-over分析 非线性动力分析 能力谱法 楼板
分类号: TU352.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大,近年来的震害表明,虽然减少了人员伤亡,但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去却越来越大,建筑物使用功能的丧失和震后重建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将大大超出社会和业主所能承受的限度。学者们结合震害分析了现行规范的不足。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并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现已成为21世纪各国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的主流方向。本文针对抗震分析方法中简便而有效的能力谱法,结合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评估和设计理论,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近年来地震带来的巨大损失说明了我国现行规范抗震设计方法的不足,介绍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阐述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目的、内容和设计方法,并总结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有待解决的问题。(2)介绍了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分析)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关系,及push-over分析的主要功能、优点和缺点,以及push-over分析理论的发展、实施步骤和侧向荷载分布方式。(3)将push-over分析和反应谱相结合可以看成是能力谱法。本文介绍了能力谱法的基本理论、实施步骤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建筑结构各性能水准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对能力谱法进行了改进使之能与性能水准结合更紧密、更方便的对结构各性能水准做出评估。通过算例说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并与非线性动力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显示了此法的有效性。(4)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是实现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有效手段,其能直接利用各性能水准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对结构进行设计。若根据本文提出的能力谱法对结构进行评估后,结构不满足某一性能水准,则可以采用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对该性能水准进行基于位移的重新设计。本文对两个算例进行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并用非线性动力分析对其进行抗震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按本文采用的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5)根据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较普遍的“强梁弱柱”破坏形式,考虑楼板对梁端强度和刚度的影响,采用整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分别按不考虑和考虑整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参与框架作用进行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通过结构的抗侧能力、塑性铰出现的顺序来考察结构的抗震性能,并分析了考虑楼板作用时柱配筋的变化情况,今后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研究方面考虑楼板作用应是值得注意的一点。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1章 绪论  12-25
  1.1 引言  12-13
  1.2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提出  13-15
    1.2.1 震害反思  13
    1.2.2 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不足  13-14
    1.2.3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思想  14-15
  1.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提出的目的及内容  15-19
    1.3.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目的  15-16
    1.3.2 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内容  16-19
  1.4 国内外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研究  19-22
  1.5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22-23
    1.5.1 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  22
    1.5.2 基于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  22
    1.5.3 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22-23
    1.5.4 能力谱法  23
  1.6 用能力谱法进行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有待解决的问题  23-24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内容  24-25
第2章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25-35
  2.1 引言  25-26
  2.2 结构静力弹塑性Push-over分析的主要功能  26-27
  2.3 Push-over分析的基本原理  27-28
  2.4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建立  28-30
  2.5 Push-over分析的实施步骤  30-31
  2.6 水平荷载加载模式的确定  31-33
    2.6.1 固定侧向荷载分布模式  31-32
    2.6.2 适应性侧向荷载分布模式  32-33
  2.7 能力曲线的建立  33
  2.8 弹塑性静力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33-34
  2.9 本章小结  34-35
第3章 对能力谱法的改进  35-55
  3.1 引言  35
  3.2 能力谱法简介  35-38
  3.3 需求谱的建立  38-43
    3.3.1 用弹性谱建立非线性需求谱方法研究  38-41
    3.3.2 强度折减系数R_μ的确定  41-42
    3.3.3 弹性谱与非弹性谱间的转换关系  42
    3.3.4 基于规范弹性反应谱的需求谱的建立  42-43
  3.4 对形状向量选取方法的改进  43-44
  3.5 本文提出的改进的能力谱法实施步骤  44-46
  3.6 算例  46-53
    3.6.1 算例一  46-50
    3.6.2 算例二  50-53
  3.7 本章小结  53-55
第4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  55-71
  4.1 引言  55
  4.2 基于位移抗震设计方法的优点  55-56
  4.3 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基本理论  56-59
  4.4 本文采用的抗震设计方法  59-61
  4.5 算例及分析  61-70
    4.5.1 针对第三章中的算例一  61-66
    4.5.2 针对第三章中的算例二  66-70
  4.6 本章小结  70-71
第5章 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考虑楼板作用的Push-over分析研究  71-89
  5.1 引言  71
  5.2 "强梁弱柱"破坏形态原因分析  71-72
  5.3 国内外研究概述及规范规定  72-73
  5.4 现行设计规范对RC框架结构破坏机制的判别  73-74
  5.5 分析模型的建立  74-75
  5.6 塑性铰定义和设置  75-76
  5.7 性能评价指标  76
  5.8 分析实例及性能评价  76-82
    5.8.1 十二层框架分析结果和性能评价  78-80
    5.8.2 八层框架分析结果和性能评价  80-82
  5.9 考虑楼板作用时柱的配筋变化  82-87
  5.10 本章小结  87-89
结论与展望  89-91
参考文献  91-96
致谢  96

相似论文

  1. 底部钢筋网改性砂浆层加固石楼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TU363
  2. 现浇楼板对框架结构实现“强柱弱梁”的影响研究,TU375.4
  3. 基于PUSH-OVER分析方法的混凝土曲线梁桥抗震性能分析,U442.55
  4. 工程结构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TU755
  5. 赣州市住宅楼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控制与应用,TU755
  6. 薄壁C型钢—竹胶板组合楼板力学性能研究,TU398.9
  7. 钢框架整体结构在火灾下的热—结构响应分析,TU391
  8.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研究,TU398.2
  9. 大跨度拱形立体桁架自适应推倒分析方法研究,TU323.4
  10. 一种新型SMA阻尼器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中的研究和应用,TU352.11
  11. 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基于三维APA和IDA的抗震性能评定,TU311.3
  12. 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TU352.11
  13. 三角形混凝土构件拼装组合楼板研究,TU375.2
  14. 基于性能的摩擦摆基础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TU352.12
  15.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剪切粘结性能研究,TU398.9
  16.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抗弯刚度的研究,TU398.9
  17. 顶张紧式立管冲程能力分析及相关参数研究,P756.2
  18. 管中管结构非线性时域分析,P756.2
  19. 组合楼板在防火措施下的抗火能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TU398.9
  20.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鉴定方法的应用研究,TU746.3
  21. 乌鲁木齐多层钢结构大开间节能住宅体系研究,TU39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结构 > 特种结构 > 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 > 耐震、隔震、防爆结构 > 抗震结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